1705460579
1705460580
据《桃源民国志》记载,1919年,皿方罍出土于水田乡茅山峪(其行政机构经多次变更,2011年以来的地名是架桥镇栖凤山村毛山峪组)。经实地调查,具体出土地点为杉园山山坡,山坡下有艾清宴兄弟原来的住屋(现已离开)。据当地老人讲述,其发现过程是艾清宴的儿子在山坡上捡肥料,看到了露出地表的铜器,立即回去告诉父亲,艾清宴去山坡上挖出了皿方罍。当时艾清宴的儿子艾心斋在新民学校读书,提出以器盖充作学费。学校即派人搬取器盖,钟逢雨校长认出了铭文,确认为商代器物。器盖就这样到了新民学校。
1705460581
1705460582
1924年,湖南益阳人石瑜璋看到器身,出重价相买。石瑜璋谈好之后,雇当地人帮忙将器物扛走,器身和器盖就这样分开了。
1705460583
1705460584
分离:失散近百年
1705460585
1705460586
1925年6月11日,长沙《大公报》报道详尽描述了器身和器盖分离的情况,器盖因此声名大噪,成为驻军团长周磐的私藏品,后经辗转,于1956年由湖南省博物馆保存至今。
1705460587
1705460588
皿方罍器身则在海外流离近1个世纪。早在1928年,法国学者乔治·苏利耶德莫朗在著作《中国艺术史》中记载,此方罍先后经包尔禄、姚叔来、卢芹斋等古董商收藏,书中有皿方罍图片。1961年,日本人浅野刚出版《中国金石陶瓷图鉴》,其中著录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此器被其父浅野梅吉收藏。
1705460589
1705460590
1992年,上海博物馆原馆长、著名青铜器专家马承源先生在出访日本时,在收藏者新田栋一家中偶然见到了久违的皿方罍器身。
1705460591
1705460592
后来,湖南省博物馆与新田栋一保持了密切的联系,曾经试图在上海和新加坡促成器盖和器身的合体展出,但是都没有成功。
1705460593
1705460594
2001年,新田栋一因为个人原因,把皿方罍器身交于世界著名拍卖行——纽约佳士得拍卖行——拍卖。上海博物馆和保利艺术博物馆联合筹集了一笔巨资前去参与竞拍,结果被一位法国买家以高出中方近四成的924.6万美元买走,这个价格至今仍保持着中国古青铜器在世界拍卖市场的最高成交纪录。
1705460595
1705460596
合体:团圆终有时
1705460597
1705460598
国宝回家之路异常艰辛。当长沙美术馆馆长、收藏爱好者谭国斌先生得知2014年皿方罍将再次进行竞拍时,为了降低国宝回家的风险,避免进入一种不可控的拍卖程序,谭国斌想到了洽购的方式。
1705460599
1705460600
湖南省委、省政府运筹帷幄,文博界、企业界和收藏界代表组团赴纽约进行洽购。湖南省博物馆于3月15日致信佳士得拍卖公司亚洲区总裁,表达了收藏意愿。经过艰苦谈判,在全球华人的共同努力下,买家、卖家和佳士得于2014年3月19日达成了洽购协议,皿方罍器身回归家乡。皿方罍的回归创造了一种海外文物回归的新模式。
1705460601
1705460602
2014年6月12日,颠沛流离近1个世纪的中国古青铜器珍宝皿方罍器身在佳士得正式移交中国。
1705460603
1705460604
皿方罍器盖与器身分离,国宝流落海外近百年,终成功回归故土的传奇经历,令每一个中国人为之骄傲。无论是文物本身的价值,还是社会价值,都令世人瞩目。
1705460605
1705460606
——段晓明 湖南省博物馆馆长
1705460607
1705460608
今生 漂洋过海 完罍回归
1705460609
1705460610
讲述人:廖丹,湖南省博物馆文物保管部主任
1705460611
1705460612
我叫廖丹,来自湖南省博物馆,是一名文物保管工作者。这次我还带来了3D打印的器盖模型。因为当时有质疑的声音说皿方罍器盖和器身不是同一件,所以我们就带去了器盖的3D打印品和器身“滴血认亲”。
1705460613
1705460614
也许您会有疑问,为何不拿真品器盖直接去纽约?因为器盖是一级文物,出国手续非常复杂,还有出关和美国的入关手续。但是当时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两三个星期,因此我们只能另辟蹊径。当时我在网上看到有3D打印的技术,所以就跟同事商量,看能否将技术运用于我们的器盖上,打造一个3D器盖模型。当时我们的陈建明馆长非常支持,让我们着手去做。我们当时马上找到了长沙当地一家专门制作3D打印的公司,但可惜的是,那家公司的打印设备不够完善,所以打印公司的工作人员只能连夜开车,拿着所有数据到达南京总公司,花了两天两夜,加班加点将器盖模型打印了出来。我和我的同事将模型交到馆长手中,他当天就前往美国了。
1705460615
1705460616
据陈建明馆长后来跟我们讲,当时也经历了戏剧性的一幕:当佳士得工作人员第一次把器盖模型向器身上盖的时候,还盖不进去。陈馆长就提醒那位工作人员,他说:你把器盖转个180度,反个方向套进去。结果一套就完全套进去了,而且是严丝合缝。当时在场人士都非常激动,响起了一片掌声。
1705460617
1705460618
从1992年,几位老馆长在日本新田栋一先生家里见到器身为止,到2014年,皿方罍器身终于回到祖国、回到湖南,我们所有为之付出努力的人,已经准备了很多年。所以见到器身的那一刻,我们都感到非常知足、非常欣慰。
1705460619
1705460620
重逢 三个关键词讲述国宝回归之路
1705460621
1705460622
讲述人:谭国斌,长沙美术馆馆长。联合全球华人收藏家、官方机构和企业,筹资几千万,致信佳士得。历经艰难完成洽购,确保国宝器身回归
1705460623
1705460624
我是谭国斌,是一名收藏爱好者,也是长沙美术馆馆长。小时候去湖南省博物馆参观的时候,就听说了皿方罍器身和器盖分离的事情。所以当器身再次出现时,我也非常激动,我觉得它最好的归宿还是我们湖南。推动器身回归本身就不存在图名图利,因为这本就是一个中国人应该做的事情。
1705460625
1705460626
我第一次见到皿方罍器身,是在2013年香港佳士得秋拍的。当时被它纹饰之繁美、器形之大所震撼。当我听说皿方罍将于2014年3月在佳士得再次进行拍卖时,非常着急:万一又被外国人买走了,器身就更难回到我们祖国了。所以我想着一定要将皿方罍器身请回湖南。
1705460627
1705460628
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快速了解国宝回归之路,我用3个关键词向大家介绍。
[
上一页 ]
[ :1.70546057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