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473191
[75]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第197页。
1705473192
1705473193
[76]南北朝石围屏的典型例子是北齐崔芬墓和北周的安伽墓(见韩伟:《北周安伽墓围屏石榻之相关问题浅见》,《文物》2001年第1期)。
1705473194
1705473195
[77]唐代日常生活中普遍实用床屏虽是一个事实,但不可忽略在墓室壁画中出现的大量孝子、高士的母题,实际上与人世生活并非全然一致,而是反映出象征性的空间意义,并且以高度概括的方式表现出实际的建筑模式。见赵超:《从太原金胜村唐墓看唐代的屏风式壁画墓》,陕西历史博物馆编:《唐墓壁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199页。
1705473196
1705473197
[78]“山字”的说法可能不早于南宋。陆游诗中有数次提及山字屏,如“纸屏山字样,布被隶书铭”(《暖阁》)、“水纹藤坐榻,山字素屏风”(《初夏幽居杂赋》)、“水短榻水纹簟,虚斋山字屏”(《溪园》)等,皆将山字屏的叙述置于文人的闲适生活中。而在南宋之前的文献中,并未见“山字屏”的记述。
1705473198
1705473199
[79]王泠然:《汝州薛家竹亭赋》,《文苑英华》卷一百二十八,第587页。
1705473200
1705473201
[80]李白著,瞿蜕园等校注:《李白集校注》,第1432页。
1705473202
1705473203
[81]朱熹:《家礼》第五祭礼,《朱子全书》(七),第941—942页。
1705473204
1705473205
[82]文震亨:《长物志》,《长物志考槃馀事》,第87页。
1705473206
1705473207
[83]高濂:《遵生八笺》卷八,明万历刻本。
1705473208
1705473209
[84]苏颂:《苏魏公集》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7页。
1705473210
1705473211
[8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页。
1705473212
1705473213
[86]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五。
1705473214
1705473215
[87]李昉:《太平御览》卷七百零一,《四部丛刊三编》景宋本。
1705473216
1705473217
[88]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六十九,第1202页。
1705473218
1705473219
[89]祝穆:《事文类聚》续集卷二十一,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05473220
1705473221
[90]程颢、程颐:《二程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74页。
1705473222
1705473223
[91]程颢、程颐:《二程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41页。
1705473224
1705473225
[92]徐复观:《中国人性史论·先秦篇》,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73页。
1705473226
1705473227
[93]陈淳:《北溪大全集》卷四,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05473228
1705473229
[94]陈傅良:《止斋文集》卷五十一,《四部丛刊》景明弘治本。
1705473230
1705473231
[95]苏辙:《苏辙集》,第244页。
1705473232
1705473233
[96]韩淲:《涧泉集》卷十八,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05473234
1705473235
[97]曾几:《茶山集》卷八,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1705473236
1705473237
[98]苏泂:《泠然斋诗集》卷四,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05473238
1705473239
[99]杨万里:《诚斋集》卷十四,《四部丛刊》景宋写本。
1705473240
[
上一页 ]
[ :1.70547319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