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473333e+09
1705473333 [146]米芾:《画史》,第6—7页。
1705473334
1705473335 [147]贺铸著,王梦隐等校注:《庆湖遗老诗集校注》,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55页。
1705473336
1705473337 [148]相关研究也可参考Richard Barnhart,Marriage of the Lord of the River:a Lost Lanscape by Tung Yuan, Ascona, Switzerland:Artibus Asiae, 1970。
1705473338
1705473339 [149]冯山:《安岳集》卷七。
1705473340
1705473341 [150]郭祥正:《燕待制秋山晚景》,《郭祥正集》,合肥:黄山书社,1995年,第197—198页。
1705473342
1705473343 [151]郭题之前,画上已有王安石的题跋:“往时濯足潇湘浦,独上九疑寻二女。苍梧之野烟漠漠,断垄连冈散平楚。暮年伤心波浪阻,不意画中能更睹。燕公侍书燕王府,王求一笔终不与。奏论谳死误当赦,全活至今何可数。仁人义士埋黄土,只有粉墨归囊褚。”(《王荆文公诗笺注》卷一,第9页)从这首诗的语气看,此画并不是为皇家所作,应是王安石通过与燕肃的私交看到后题写于画上的。
1705473344
1705473345 [152]毕仲游:《西台集》卷十九,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1705473346
1705473347 [153]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全宋笔记》第二编第三册,第127页。
1705473348
1705473349 [154][英]杰西卡·罗森:《祖先与永恒——杰西卡·罗森中国考古艺术文集》,邓菲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第382页。
1705473350
1705473351 [155]这种四时设置的方式可能也与粟特人的祆教信仰有关。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四曾记载突厥对祆神的崇拜:“突厥事祆神,无祠庙,刻毡为形,盛于皮袋,行动之处,以脂苏涂之,或系之竿上,四时祀之。”而粟特人与突厥人一样是崇拜祆教的民族。倘若如此,这张图中时间的流序描绘应该也与祭祀信仰有关联。但是围屏这种形式的确是源自汉文化。因此,这张图可以看作是粟特本土的信仰与汉族墓葬文化形式的一种结合(参考韩伟:《北周安伽墓围屏石榻之相关问题浅见》,《文物》2001年第1期)。
1705473352
1705473353 [156]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1705473354
1705473355 [157]朱景玄:《唐朝名画录》,《美术丛书》第二集第六辑,第26页。
1705473356
1705473357 [158]《图画见闻志》卷二中说是“窗边小壁四堵”,这个小壁不是墙壁,不然不会是“窗边”,而应指四扇屏风。这种以“堵”作为屏风数量词的用法,在唐宋并不罕见。如《初学记》“屏风”一节载“纳妃二合列女四堵”,言东汉刘歆作《列女图》屏风四堵。“堵”应是指相互分离的四面屏风,若彼此相连,则应称为“牒(叠)”。
1705473358
1705473359 [159]郭熙:《林泉高致》,第26页。
1705473360
1705473361 [160]程颐:《伊川易传》卷五,元刻本。
1705473362
1705473363 [161]韩拙:《山水纯全集》,《美术丛书》第二集第八辑,第30页。
1705473364
1705473365 [162]释惠洪:《石门文字禅》卷二,《四部丛刊》景明径山寺本。
1705473366
1705473367 [163]普济:《五灯会元》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26页。
1705473368
1705473369 [164]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之“四时之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5—209页。
1705473370
1705473371 [165]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全宋笔记》第二编第三册,第126页。
1705473372
1705473373 [166]陈思:《两宋名贤小集》卷七十七。
1705473374
1705473375 [167]赵希鹄:《洞天清禄集》,《美术丛书》初集第九辑,第254页。
1705473376
1705473377 [168]北宋杜绾《云林石谱》记有“零陵石燕”,这种石燕由山岩天然形成,文人多以笔识之。不过《石谱》中没有这种石头被当作砚屏的记录。南宋舒岳祥《阆风集》中一首咏砚屏的长吟中有相关的考证:“君言此物出零陵,远近来去皆天成。是中能著元次山,刻诗勒颂留孱颜。后来柳子曾作守,铭记摹写无遗闲。二子去后精魄在,文章散落水石间。鬼神往往窃余巧,戏弄笔墨留斑斑。赠我以作书砚屏,林风石月秋冷冷,萧斋静对如有聆。元子柳子突出也大奇,今日之事我为之。”从此诗来看,砚屏出自永州零陵,在今天的湖南省永州市;而零陵石最早因中唐散文家、古文运动先驱元次山刻诗于其上而闻名,后来柳宗元在此地做太守时,曾铭记摹写次山之诗文,不过,那时此石并未被称为砚屏。
1705473378
1705473379 [169]欧阳修:《月石砚屏歌序》,《欧阳修全集》卷六十五,第951页。
1705473380
1705473381 [170]杜绾:《云林石谱》中卷,《美术丛书》第三集第九辑,第84—85页。
1705473382
[ 上一页 ]  [ :1.70547333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