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478370
1705478371
这块牌位至今仍在报恩寺大雄宝殿中,九龙缠绕,上施华盖,正中“当今皇帝万万岁”红底金字很是醒目。(图16-14)它祝福的是皇帝,却被当成了谋反的证据。奇怪的是,王玺创建报恩寺,明英宗亲自颁旨,史料、碑文记载确凿无疑,就算寺院的布局、楠木的数目、斗拱的种类存在僭越嫌疑,也无法得出谋逆的结论,为何民间却流传着截然相反的说法呢?
1705478372
1705478373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曾穷石博士是平武人,她在《十五世纪龙州土司修建报恩寺的纷争》一文一语中的:“(上世纪60年代)平武地区最大的封建靶子就是土司,而报恩寺这座建制恢弘的寺庙,怎么看也与破旧的平武城不协调,因此就创作出了这么一个故事。”如此说来,那些流传在大街小巷的传说,其实是因阶级斗争产生的谎言,从此,忠臣成为逆贼,寺院俨然皇宫。
1705478374
1705478375
明嘉靖年间,龙州城的确发生了一场叛乱,作乱的是薛土司,他联合番人攻入龙州,李、王土司家族惨遭蒙难。明朝大军剿灭叛乱,佑圣宫也被拆毁,龙州从此走上了改土归流之路。在平武,真正的叛乱很少被提起,倒是王玺、王鉴父子与报恩寺,却掉进了谋逆的漩涡中,朗朗上口的童谣在儿童嘴边跳跃着,几乎每一位来到平武的游客,都听说了跌宕起伏的传说。他们打量着这座“皇宫”,却忽视了它的斗拱、碑亭、转轮经藏,乃至它在中国建筑史上的意义与价值,直至今日。
1705478376
1705478377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境内有明清龙桥141座,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堪称古桥建筑一大奇观,也是中国最集中的明清龙桥群,其中的精品还引起过乾隆皇帝的关注。泸县龙桥的年代,从明初延续到清末,它们的出现,可能源于当地狂热的龙文化。
1705478378
1705478379
1705478380
1705478381
1705478382
蜘蛛桥龙头
1705478383
1705478384
1705478385
1705478386
1705478388
寻蜀记:从考古看四川 龙隐西南 中国最大的明清龙桥群
1705478389
1705478390
▼考察时间 \ 2009~2011年
1705478391
1705478392
乾隆皇帝钦命保护
1705478393
1705478394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的一天,一位朝廷差役从京师马不停蹄赶赴永宁道泸州城,带来乾隆皇帝短短23个字的上谕,上谕并非军国大事,而与一座明代古桥的命运有关:钦命永宁道泸州以北九十华里九曲河龙脑桥予以保护。
1705478395
1705478396
龙脑桥地处泸县福集镇,九曲河在这里绕了一个大弯,自北向南注入沱江。初冬,清晨的薄雾氤氲在墨绿色的九曲河上,久久难以散去,麒麟、青狮、白象、盘龙一字排开,雄踞河面之上,昂首迎着水流。自乾隆以降,龙脑桥与当地百姓一直相处甚安,村民扛着鱼竿、提着小板凳,在桥上抛钩下竿,鱼竿从威武的龙头中间伸出来,农民背着箩筐匆匆而过,一切都平常得如同历史的某个片段。
1705478397
1705478398
1705478399
1705478400
1705478401
1705478402
1705478403
1705478404
1705478405
1705478406
1705478407
17-1 龙脑桥是泸县现存龙桥中修建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桥上的龙、狮、象等瑞兽雕刻得极为精细
1705478408
1705478409
17-2 龙脑桥建于泸县九曲河上,长54米
1705478410
1705478411
龙脑桥全长54米、宽1.9米,建有十二墩十三孔,连同两边泊岸共十四墩,桥墩由四块条石垒成,最上面一块开凿凹槽,两块石梁板并排卡入凹槽为桥面,是一座典型的石墩石梁桥。中国古代梁桥多采用榫卯结构,以石灰或者糯米浆黏结填缝,时间一长灰浆剥落,影响古桥寿命。龙脑桥却独辟蹊径,工匠选用质地坚硬的青砂石,利用石料自身重量垒砌成桥。据文物部门估算,桥墩条石每块重约7吨,两块石梁重约12吨,龙脑桥一个单元重量就超过了30吨,在平缓的九曲河上可谓固若金汤。
1705478412
1705478413
龙脑桥的最高成就,在于中间八座桥墩上的雕刻:四条巨龙位于中央,左右分别是青狮、白象,两头各蹲踞着一只麒麟。青狮张口含笑,脚踏绣球;白象长鼻弯曲,饮水河中;麒麟一只嘴衔绶带,一只口吐玉书,怒目圆睁,威风八面;四条巨龙并排而立,龙首高昂,脚踏祥云欲飞欲动,宛若在云中翻滚。第七墩龙顶刻有“王”字,口中衔有一只可以滚动的宝珠,夏天九曲河涨水,洪流冲击龙头,滚珠发出“呼呼”的响声,如同龙王的吼叫,响彻天地。
1705478414
1705478415
在中国,龙是民族图腾,青狮、白象、麒麟则是民间喜爱的瑞兽,四种瑞兽同聚一桥,在桥梁史上还是第一次。中国古桥历来讲究雕栏玉砌,在栏杆雕刻花纹、瑞兽,却总是摆脱不了栏杆的桎梏,少见如此张扬的作品。从这个角度来看,龙脑桥算个异类,不过这或许正是其价值所在——龙脑桥摆脱了梁桥单调枯乏的状况,是中国桥梁从简单实用走向艺术又不脱离实用价值的开山之作。
1705478416
1705478417
141座龙桥,西南龙国
1705478418
1705478419
泸县古称泸川,长江与沱江在县城南部汇合,溪河密布,水域广阔,九曲河、马溪河、龙溪河、濑溪河、大鹿溪河及其支流纵贯全县,素有“川南鱼米之乡”美誉。与江南水乡一样,泸县明清古桥密布,不少古桥皆雕有石龙,故得名“龙桥”,直到今天,仍有141座龙桥隐藏在泸县的荒野田畴,串联着民间交通。
[
上一页 ]
[ :1.7054783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