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484840
9出自湖北荆州周家台(Arrault and Martzloff 2003: 85)。中国西北的敦煌其北部的城墙还发现有1世纪的残缺日历。
1705484841
1705484842
10Arrault and Martzloff (2003: 85).
1705484843
1705484844
11D. Harper (2016), Raphaels (2013: 203-212, 412-421). 2013年在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启动了一个研究这些文本的国际研究项目。见人文科学国际联合会,“研究项目——早期中国的大众文化和算命书:战国秦汉时期的日书写本”,2013年7月5日最新更新,www.ikgf.uni-erlangen.de/research-projects/techniques-and-practices/popular-culture-and-books-of-fate-in-early-china.shtml。
1705484845
1705484846
12最早的出自睡虎地,年代为公元前217年。亦见同在湖北省的九店楚墓(Loewe and O’Shaughnessy 1999: 847-848; Wilkinson 2000: 173, 461)。
1705484847
1705484848
13Donald Harper (2016) 使用了“occult miscellanies”一词。
1705484849
1705484850
14Wilkinson (2000: 794).
1705484851
1705484852
15Nylan (1994: 83-145); Ess (1994: 146-170).
1705484853
1705484854
16“谶”由基于对经典的深奥解释的预言构成,纬书由谶构成。预言的范围包括皇帝的兴亡。“纬”指纬线,而儒家正统经典叫作“经”,对应经线。进一步的讨论,见Whitfield (1998: 10-11)。
1705484855
1705484856
17Whitfield (1998: 11).
1705484857
1705484858
18对中国书籍审查条令的调查,见安平秋、章培恒(1992)。
1705484859
1705484860
19Whitfield (1998). 七曜历,谓“日、月、五星之历”。
1705484861
1705484862
20封肃写的奏章,Tsein (1985: 151)引用。
1705484863
1705484864
21如上所述,尽管墓葬里发现有历日,例如马王堆。
1705484865
1705484866
22我们可以看到从旧稿件上裁下来的鞋底形补丁。很多敦煌文书都有大量的修补补丁,其中有一些最初是其他稿件的一部分。一位中国僧人慧远(334—416)曾提到儒生们将佛教文稿当作厕纸,他对这种亵渎行为表示厌恶。“悟灭恒沙罪,多生忏不容。陷身五百劫,常作厕中虫。”(Waley 1960: 122英译)
1705484867
1705484868
23对藏经洞功能的各种假设的概述,见Galambos and van Schaik (2012: 18-28)。
1705484869
1705484870
24翟奉达。见Teiser (1994: 102-121),亦见Whitfield (2015b, chap. 8)。
1705484871
1705484872
25大英图书馆,Or.8210/P.12;Des Rotours (1947: 681)。对这些印本历日的描述,见Arrault and Martzloff (2013: 199-207)。
1705484873
1705484874
26936年,钦天监收到皇帝的命令,编印历日向百姓出售。
1705484875
1705484876
27Whitfield (1998: 14; 2001).
1705484877
1705484878
28大英图书馆,Or.8210/P.10,纪年为“中和二年”(L. Giles 1939: 1036-1037)。
1705484879
1705484880
29一份905年的《金刚经》,注有“西川过家印真本”(大英图书馆,Or.8210/S.5534,见Giles 1940: 319)。这是由一位82岁的老人抄写的(Teiser 1994: 244)。
1705484881
1705484882
30在圣彼得堡的东方写本研究所,编号D.2880。
1705484883
1705484884
31传统认为西夏征服敦煌的年代是1036年,但见Russell-Smith (2005: 73) 对该年代修订的讨论。中国的占星文献在周边社会流行。例见Matsui (2012) 对回鹘历日的研究。
1705484885
1705484886
32她还展示敦煌和吐鲁番人的识字范围(Hansen 1995: 11-12, 45, 63)。
1705484887
1705484888
33Moreland (2001: 84). 比尔德(Beard 2015: 470)在讨论古代罗马时使用了“功能性识字”一词:“那里很多小商贩、手工业者和奴隶必须具备一定水平的识字能力和计算能力才能胜任他们的工作……‘功能性识字’让这些普通人与我们认为的高级经典文化产生了关系。”更全面的讨论,见Beard (1991)。
1705484889
[
上一页 ]
[ :1.7054848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