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490349
本书的形式直接借鉴马尔库斯·奥勒利乌斯(Marcus Aurelius)的《沉思录》,这本《沉思录》涵盖了公元2世纪的思想、沉思录和格言警句。马尔库斯·奥勒利乌斯不是一位多么伟大的哲学家,也不是作家,但他是国家领袖、罗马皇帝、政治家、勇于行动之人、战士,他很清楚沉思录、笔记和日常自省对自己的益处。他的写作是在斗争中进行的,他的书也充满了智慧。这本书最初的书名按照字面意思翻译过来是“献给他自己”。因此,无论是从内容性质还是从作者身份的角度看,这本《沉思录》与生活在18个世纪之后的一个男人和另外一本书都有着极大的关联。
1705490350
1705490351
凡尔纳·哈里斯(Verne Harris)
1705490352
1705490353
纳尔逊·曼德拉记忆和对话中心项目负责人
1705490354
1705490355
2010年8月
1705490356
1705490357
1705490358
1705490359
1705490361
与自己对话(曼德拉自传) 第一部分 田园生活
1705490362
1705490363
1705490364
1705490365
1705490366
警察突然搜查了曼德拉在家乡索韦托奥兰多的房子,后来在1985年,房子又因着火被烧毁,曼德拉在乡村泰姆布兰德(Thembuland)保存的童年时光记录也就丢失了,或许也是永久地消失了。这些记录包括母亲传下来的一本家庭回忆录,里面没有父亲的照片,但是有母亲的照片。
1705490367
1705490368
曼德拉许多优秀的品质是从童年时期形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倾听。他生活在泰姆布兰德,习惯于认真倾听长者的言语或是部落集会上的发言,他亲眼目睹国王、酋长或是首领带领着大家,把不同的意见统一起来。传统的部落要求人们遵守纪律和秩序,拥有良好的自控能力,并保持对他人的尊重,而为曼德拉提供深造的教育机构也极力提倡这些良好的行为方式。
1705490369
1705490370
7岁时,曼德拉进入库奴村(Qunu)的小学读书,学校离他的出生地姆维佐(Mvezo)不远,但是学校只有一间教室。之后,他进入位于库科尔韦尼(Qokolweni)的克拉基伯雷寄宿学院(Clarkebury Boarding Institute)学习,后来进入希尔德顿卫理公会教会学院(Wesleyan College of Healdtown)深造。之后,他在位于小镇艾丽斯附近的福特哈尔大学(University College of Fort Hare)获得他一生中的第一个学位。这所大学吸引了南非众多显赫黑人家族的年轻人,多年来,众多和曼德拉生活在同样世界里的同辈人来到这里学习,其中最著名的是凯泽(K·D)·马坦齐马(Kaiser Matanzima,曼德拉的侄子,比曼德拉年长)和奥利弗·坦博(Oliver Tambo),后者后来成为曼德拉的政治伙伴、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和终生密友。
1705490371
1705490372
1941年,曼德拉离开位于东开普省(Eastern Cape)的泰姆布兰德,去追求不同的生活和命运。离开家乡之后,他从来没有与家乡的传统文化脱离。但是,他所选择的是与家乡人民不同的生活方式,而他参与的组织——非洲人国民大会(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的政策也阻碍了他与家乡的联系。他与马坦齐马的私人关系就是最好的证明。曼德拉很喜欢他,也很尊敬他,但是在与推行种族政策的政府的关系方面,他们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被囚禁期间,曼德拉渴望接受马坦齐马的探访,但是狱友们认为,接受他的探访就意味着政治上的妥协,曼德拉最终放弃了与他见面。之后,在他囚禁岁月的最后几个月,他们终于在监狱会面了。
1705490373
1705490374
曼德拉获释后,在库奴村建立了自己的家园。每当曼德拉回到故乡,部落里的首领就会过来拜访他,向他请教。他的孙子就任姆维佐领导人职位时,他还兴致勃勃地参加了就职仪式。2007年,曼德拉在福特哈尔大学投资设立了纳尔逊·曼德拉教育和乡村发展学院(Nelson Mandela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and Rural Development)。
1705490375
1705490376
1705490377
1705490378
1705490380
与自己对话(曼德拉自传) 第一章 时间的深渊
1705490381
1705490382
1705490383
1705490384
1705490385
“我将坚守我们的誓言: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说出任何不利于其他人的话……但是,问题是,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极容易犯虚荣的毛病。在他们的生命中,总会有那么一段时间向公众吹嘘自己的功绩,在他们看来,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英语语言进化得还真可以,对于自我吹嘘,竟然有这样一个甜蜜的名称——自传……”
1705490386
1705490387
选自曼德拉在1971年3月1日写给法蒂玛·米尔的信,见第9页。
1705490388
1705490389
1.选自曼德拉在1971年3月1日写给法蒂玛·米尔的信[1]
1705490390
1705490391
我将坚守我们的誓言: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说出任何不利于其他人的话……但是,问题是,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极容易犯虚荣的毛病。在他们的生命中,总会有那么一段时间向公众吹嘘自己的功绩,在他们看来,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英语语言进化得还真可以,对于自我吹嘘,竟然有这样一个甜蜜的名称——自传,他们是这么称呼的。这是一种不断地夸大别人的缺点,以衬托和强调作者值得夸耀的成就的东西。我很怀疑,我能不能安静地坐下来,去思考一下我的经历。我没有什么值得吹嘘的成就,也没有让我能够自我夸赞的技能。即使每天痛快地喝上几大杯甘蔗酒,我相信自己也没有勇气去尝试写本自传。有时候,我甚至相信,上帝创造我的本意就是向这个世界展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我就代表了普通人的本来模样。没有什么东西能诱惑我,让我去给自己做广告。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不得已必须去写一本自传,那这本自传也应该是在我入土之后才能出版。或者,我会在离开之前提前暗示一下,可能我无法继续遵守我的誓言了。反正死人也没有什么可顾虑的,如果哪天背后的事实浮出水面了,而且是完全真实的绝对真实的事实,那么我多年安安静静保持的形象也就被毁了,不过,这就是子孙后代的事了,与我们也没有关系了……我就是那种什么都知道一点,但是什么都不专业的人。我确实是懂得很多领域的知识,但那都是表面的碎片式的知识。应该往深层次里研究一下南非和南非人民的历史,但是至今我还是没有掌握到这方面的专业知识。
1705490392
1705490393
2.选自曼德拉在1986年2月17日写给乔伊·莫西洛(Joy Mosieloa)的信
1705490394
1705490395
当一个人按照他自己的生活方式走过了45年后,即使在每一次危险来临前他都能够清晰地预知,但是对于那些影响他整个生命的事件的真实发展的过程和方式,他无论从哪个方面都永远无法清晰地预知。不过,如果我可以提前预知到这些年来发生过的所有事情,我还是会作出同样的决定,至少我这样认为。但是,在作这样的决定的时候,我可能会有一点望而生畏的感觉,那些我明知道要发生的人生悲剧足能够融化我内心钢铁般的意志。
1705490396
1705490397
3.选自曼德拉与理查德·施腾格尔的谈话
1705490398
[
上一页 ]
[ :1.70549034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