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533209
1705533210
战时新闻是沦为阶下囚那段日子里我们最感兴趣的,当时可以订阅两份报纸,一份是当地的英文日报,但内容极为匮乏,这表明了日军强大的控制能力;另一份是英文版的《大阪每日新闻》,这上面提供了很多东西。这张报纸是专门为中国读者精心编辑的,全世界任何地方都找不出这样假的新闻。在每天晚饭前所谓的鸡尾酒会上,我们会聚在一起讨论当天的时事,当然,这样的酒会只是偶尔能够捧上一杯鸡尾酒或者别的饮料。《每日新闻》由一个人来阅读相关内容,其他人尽情评述,通常,这都是霍顿的事情。从霍顿家搬出来时,我们拿了很多书,这些书包括各种类型,一些精美的地图也派上了用场。德文版的《每日公报》在我们这里受到了尊重,因为其刊登的新闻基本属实。但是日文报刊已经到了离谱的程度。不过,不管他们如何胡乱写,都可以从中找到真实的蛛丝马迹。同盟国吃败仗的消息几乎填满了第一年,让我们感到雪上加霜的是轴心国报刊的欢天喜地。时至今日我还能记得,德国人在阿拉曼大败时,我犹如从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漫长的等待经历了几个月的时间,最终,我们读到了同盟国扭转战事的新闻。直到那时,我们三个才松了一口气,对报纸的恐惧彻底消除,并期待着每一天都迎来新的消息。
1705533211
1705533212
在这种长时间的“训练”中,我们能够沿着日本假新闻的蛛丝马迹寻找真相。有一次,日本报纸上报道美军试图在太平洋某岛抢滩,可因为损失惨重只好撤回到海上,而后,美军发起攻击。至此,关于岛屿的消息就彻底在报纸上消失了,最后,一篇描述日本战斗机轰炸岛屿的消息突然冒了出来。凭此,我们判断出美军已经成功占领该岛。在这些假消息里,我们判断出轴心国面临的困难,比如他们缺少飞机燃油、货轮、食品等物资,并且,我们预计出不管美国的表现如何,德国和日本都无法坚持太长时间,最多4到6个月就会彻底投降。对于美国的生产力我们没有把握,直到有一天报纸上一个巨大的标题吸引了我们,该报引用美国报刊的话,提到与上个月相比美国飞机的产量下降了2%,只有7500架。我们惊叹于美国战时的生产力,这速度简直惊人。如果日本人看到下降2%很高兴,那么就让他们暂时高兴去吧。1945年春天时,《每日新闻》很久才送来一份,其内容也跟着大幅度缩水,直到停刊。我们当时戏谑地说,到底该为盟军将士高兴还是该为《每日新闻》停刊而叹息呢?
1705533213
1705533214
6.有条件的投降
1705533215
1705533216
日本内阁在德国战败后迅速洗牌,新的首相将近80岁高龄[73],外相的年纪和首相的年纪差不多。毋庸置疑,日本已经开始转风向求和,但是他们用华丽的英文稿宣誓日本要加速战争,并且有这种潜力。直到后来,我才知道,在那年5月份时,日本想通过苏联跟美国和解,如果苏联拒绝,那么他们就要找蒋介石来当中间人。果然,苏联人拒绝了日本的请求,而后,日本内阁便下达了释放我的法令,一个由两名外交官组成的使团在军队护送下,以帝国诏书的形式向我传达了这个消息,并敦请我立即前往重庆,游说蒋先生同意日方的请求。据闻,来使在抵达北京的这一路上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这也让我们坚信美国的封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实际上只需要几个小时的飞行旅程,他们足足用了两个礼拜才到达。当战斗机在空中被阻截后,他们乘船穿越了朝鲜海峡,在这期间他们差点成了两艘潜水艇、三艘巡洋舰的刀下魂,为了突破美军防线,他们可谓是绞尽了脑汁。而抵达北京后,新的麻烦又找上了他们——军队不想和解,没办法他们只好先去了南京,向日军总司令讨得准许。所有问题的关键点在于,军队要求参加谈判,但东京来使只想先放我出去,并让间谍远离我。真是不明白日本人的想法,在自己的祖国即将面临生灵涂炭时,他们居然还有心情因为威望问题吵个不停。
1705533217
1705533218
我是7月24日知道这件事的,一个守卫用极为平常的口吻询问我是否想见到傅先生,仿佛傅泾波每天都会来看我一样。很快,傅泾波真的到了,他的身边还有一位东京来的官员。在解释完自己的任务后,军警匆匆离开,傅泾波介绍了事情的来龙去脉,顺便将各方面的局势也介绍了一番。当时那两位同伴并没有在场,所以我听完后就立刻进去了,免得他们等消息等得太久。我的两个同伴说,日军是用傅泾波来让我“尝到甜头”,进而强烈期望日方提出建议,日军一定以为,在这里关押已久的我已经一蹶不振。南京方面,两名外交官依旧和军方进行着激烈的辩论。傅泾波第一次来时,守卫还在房间里听我们的交谈,到了后来,守卫就再也不进来了。傅泾波领着日方负责人进来看我时,军方和外交官已经商议好了一切。我们三个人和他们两个人一起共进午餐。外交家川井先生毫不掩饰地对我说明了日本现在面临的困境,并声称日本要不惜任何代价来结束战争。我对他说起7月26日召开的波茨坦会议,会议上已经做出宣告,要求日本必须无条件投降,而蒋先生也参加了这次大会。而我或者别人,已经无法向他们提供任何帮助了,如果说能做什么,那也是劝天皇和新的内阁接受无条件投降,并能够压下军方可能会出现的顽强抵抗,要知道日本之所以被拽进深渊都是这些愚蠢的军人所为。川井先生非常赞同我的意见,并启程回国。
1705533219
1705533220
我们从《每日新闻》中推断的日本国内资源耗尽,和川井先生带给我们的消息相符。美国的参谋们如果意识到了这点,在雅尔塔会议上就没有必要敦促罗斯福总统让斯大林攻打日本。也正是因为这样,罗斯福总统答应了斯大林开出的条件,美国需要以中国为代价,在满洲问题上做出极大的让步。扎卡赖亚斯海军上将的消息要比军方的情报工作还要准确。将军通过对情报的分析,做出了和我们类似的结论。而雅尔塔会议的结果造成了后来中苏关系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的军事情报系统害的,和罗斯福总统脆弱的健康没有任何关系。
1705533221
1705533222
尾关[74]是川井先生的继任者,他在川井先生离开的第二天带着傅泾波和一位翻译来访。那位翻译的中文好得出奇,很少有日本人能够做到这样。在几个小时的谈话中,我们始终都保持着友好的气氛。这次会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初日本军人保持着东方人的矜持,并不愿意承认残酷的真相,随着谈话的进行,他濒临崩溃,并且承认了已经恶化的日本国内情况。最后,他泛着泪光道别后匆匆离开。
1705533223
1705533224
单独释放的要求被我拒绝了,如果其他两位同伴不能离开,我就不会离开。可是,这样的要求也要等东京许可后才能生效。自愿监禁的举动使我占了上风,一位拜访者轻而易举地冲破看守的阻挠进来看望我。对于我重获自由,这位中国拜访者显得非常高兴,随后,他盘问我与川井先生的对话结果,并且询问他会带怎样的报告回东京。由此我判断,这个人一定是日军特工,不然门口的看守不会轻而易举地放他进来。我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还真是希望看守能够将来访者挡在门外。
1705533225
1705533226
7.释 放
1705533227
1705533228
一个又一个的大事件传入到我们的耳朵里,最初是原子弹投放到广岛,接着是苏军占领满洲,最后,天皇宣布正式投降(分别是8月9日、10日和11日)。8月16日,尾关上校和傅泾波又一次来到这里,他们带来了我们即将被释放的消息。于是,我们马上请求能否允许瑞士和挪威的朋友前来拜访。预感到自己能得到许可的天使修女锡格娜·斯柯罗芙赛斯,在当天下午做了四个小蛋糕,来作为4点时下午茶的茶点,按照她的计划我们每人一个。可惜,她的愿望并没有实现,因为我们只获准走到大门口同她讲话,而且只有我一个人获得了殊荣。我只能在回来后向其他两人汇报,这位修女真实存在,并且和我们想的一样,她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天使。当天,我们得到了另一位瑞士朋友的探望,虽然仅仅是短暂的几分钟。第二天上午,另一位朋友也来了。
1705533229
1705533230
1705533231
1705533232
1705533233
广岛核爆后惨状
1705533234
1705533235
第二天下午,宪兵队总部忽然召唤我们。如果放在以前,我们一定又被吓得浑身颤抖,可在最近那一系列的大事件发生后,我们反而从容不迫了,并且觉得不会是太坏的消息。这段路算不上长,可是守卫却要护送我们坐车过去。进入司令部的接待室后,司令走了出来,他的身边跟着全副武装的手下。日本大使馆的两位翻译也同时在场。在正式宣布我们被释放之前,司令官做了一个简短的发言,声称为我们带来了“不便”。听完这番话后,我们三个人勉强地用得体的语言回答了他,并且分别与他和他的下属握手,就这样,仪式结束了。很快,消息传开了,现在大家都知道了,被神秘关押的美国人终于被释放了。我们回去时,一大群人已经聚集在了那里,我们的一些中国朋友也在其中。大门敞开着,守卫站在一旁,任凭着人来人往。
1705533236
1705533237
1705533238
1705533239
1705533240
日本投降仪式
1705533241
1705533242
奇怪的监禁终于在3年8个月零10天的时候结束了,在被关押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几乎对自由产生了绝望,我们以为不会再重见天日。直到今天,我们才能模糊地想出一个囚禁我们的原因。日军是不相信自己会失败的,可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将我抓了起来,万一事态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他们就要我去做调停人和蒋介石谈判。而我的身体健康问题,就交给了霍顿大夫,那是他的职责。我和霍顿本来就是各自机构的领导者,鲍文则是第三名人质。事实上,对于我们三个人来说,没有什么比中国终于摆脱了日本人的残暴压迫更重要了。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数以万计的人家破人亡、背井离乡,日军的侵略给这个国家留下了无法磨灭的阴影。美国和其他国家也为此做出了努力,他们为了击垮邪恶的军国主义,牺牲了无数的生命和财产。
1705533243
1705533244
8.重生的燕大
1705533245
1705533246
这段时间我异常兴奋,因为终于可以重见天日和旧友重逢了,这段时间里发生的每一个小细节都让我非常开心。我们三人曾经商议过获得自由后做的第一件事,我说我要好好洗个热水澡。而这个愿望最终得以实现,每天,我都将自己放在一个盛满泡沫的豪华浴盆中。北京的8月秋高气爽,风景秀丽。获得自由的我开着车到处游荡,池中盛开的莲花、重游的故地,都是我流连的风景,我像个孩子一样地欢喜。在被关押的孤独日子里,我曾经发誓,就算再唠叨的来访者,就算来再多的人,我也不会发出一句怨言。而在释放后的最初几天,我家里挤满了前来探望的客人,虽然我觉得他们很滑稽,但我还是提醒自己不要忘了誓言。
1705533247
1705533248
我同中方教职员见面是在释放后的第二天,直到那天我才惊奇地发现,这些人已经是燕大行政系统里仅有的人了。在我的建议下,他们将重新组合成立一个“校务长顾问委员会”。这些人全部遭受过日本人的拷打,但是他们拒绝同燕大断绝关系,没有一个人肯屈服。拥有这样睿智机敏、忠心耿耿的同事,是我的幸运。学校里的所有仪器设备都丢失了,并且战时学校被日军当作了军医院。于是,我马上提出恢复学校运作,可我的同事们早已经将一切规划好。我们做好了招收400名新生的准备,正式的开学典礼将在“双十节”那天举行。尽管我的计划被朋友们认为是无法完成的,尽管就连我们这些人的心里也没底,可大家信心饱满、众志成城,最后竟然完成了目标!
1705533249
1705533250
1705533251
1705533252
1705533253
司徒雷登与友人们在燕大
1705533254
1705533255
按照计划,开学典礼像以前一样精彩。但是,那天却是政府接受日本正式投降举行仪式的日子,我们典礼的主发言人和所有的达官显贵一样,都要去参加日军投降仪式。最初,我们十分失望,可后来我们安慰自己,这也算是诸多典礼上的一道里程碑。上午10点,仪式正式举行,10月10日10点,加起来就是“三十”,最鼓舞人心的是典礼上的发言。洪业教授登台演讲,他曾经发誓,在日军撤离之前他不会再登台发言。如今站在大家面前的他,用一篇慷慨激昂的讲话赢得了满堂彩。天空湛蓝,晴空万里,我们的礼堂被挤得水泄不通。4年来,日本人弹冠相庆声称“燕大已死”,而从今天开始,我们终于走出了那恐怖的生活,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1705533256
1705533257
9.感染“重庆咳”
1705533258
[
上一页 ]
[ :1.70553320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