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533380
令我吃惊的是,对于我出任大使这个决定外界的反应很正面。在我的预计里,中国民众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想不到的是,报纸以及社会上的其他声音也一致赞同。在这里,几乎所有的高官都是我的朋友,就算不是朋友也是熟人,新的职位并没有影响我与他们的关系。我对于中国教育做出的贡献,和对中国民族主义的支持和同情,大家都是知道的。其实,我早已经被很多中国人当成了自己人。
1705533381
1705533382
而美国那边则让我没信心,东方传教士和非传教阵营一直都保持着疏远的关系。因为身处异国,彼此眼中对方的负面都被无限扩大,而经济生活标准和社会风俗则让这个矛盾进一步加深。也许我的上任会引来商业界的不满,我对商业一窍不通,并且也没兴趣,他们对传教士向来有成见,我们在他们眼中是宗教狂热分子,并且对中国人还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和感情。
1705533383
1705533384
1705533385
1705533386
1705533387
担任大使的司徒雷登
1705533388
1705533389
庆幸的是,美孚石油和英美烟草早已经在内陆经商,而教会也在内陆传教。如果美国民众也感兴趣的话,他们可以像提出异议的专栏作家那样,好奇于为何“一个老态龙钟的传教士”会被美国政府派来做大使。也许是大家把我保护了起来,在华的不管任何行业的美国人对我都非常友善,美国方面传来的评论也不至于太过难看。于是,我顺利适应了环境变化。我之前过着朴素的生活,而如今生活方式、工资报酬、名望威严都有了变化。过去,宗教和世俗的区别,在我看来是需要以是否参加宗教活动、不吸烟喝酒来决定的,但是现在却成了生活质量上的变化:言行举止是善是恶,是否为神所接受,是否伤害他人,生活质量成了试金石。不过,我始终都要对自己忠实,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就像黑夜跟随白昼,他也不会欺骗他人。”[78]
1705533390
1705533391
1705533392
1705533393
1705533395
原来他乡是故乡(司徒雷登回忆录) 第十章 希望破灭
1705533396
1705533397
1.归 去
1705533398
1705533399
马歇尔将军用一整年的时间试图帮助中国建立一个联合政府,这个饱受摧残的民族应该接受和平、繁荣和民主。马歇尔将军彬彬有礼,耐心细致,睿智机敏,坚韧不拔,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友好和关心,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即便是在会议停止的最后两个月,我们也在不断地和共产党代表沟通,希望能够达成共识。可惜,马歇尔将军不得不面临失败的结局,他打算在新年后回到美国去。
1705533400
1705533401
1705533402
1705533403
1705533404
杜鲁门
1705533405
1705533406
1947年1月6日,马歇尔将军接到杜鲁门总统的正式诏令,回国接替贝尔纳斯担任国务卿。那天下午,我们拜访了委员长,并告知他,再过一天将军就走了,但是并没有向他泄露将军的新职务。委员长很坦诚地表达了自己对雅尔塔协议的不满——中国没有参与制定,吃了大亏。虽然他本人能够原谅造成这样结果的人,但是中华民族对此深恶痛绝,他希望杜鲁门总统能够感同身受。后来,他询问将军是否愿意回到中国做他本人的最高顾问。蒋夫人负责会议期间大部分的翻译工作。四人同意第二天下午再见面,为将军举行告别晚宴。
1705533407
1705533408
委员长在最后一次见面时异常激动。他再次邀请将军出任最高顾问,继续为中国效力。委员长十分诚恳,并保证交出自己所有的权力,全心全意合作。他对将军说,留下来协助他将中国建设成为中美都期盼的梦想国家,对双方来说,没有比这更有意义的事了。按照委员长的说法,他亲手创立的陆军顾问团将由将军负责,此外还让将军管理政府中的一群美国顾问。对此,马歇尔将军深受感动,但是因为国事原因,他只能深表谢意,并且感谢委员长提供的宝贵机会,他告诉委员长他会在有时间时仔细考虑。
1705533409
1705533410
在回去的路上,将军请我一有机会就向委员长解释为什么不能接受他的邀请。第二天,包括委员长和蒋夫人在内的很多人为将军及夫人送行,这其中也有中共代表。在众人的注目下,将军离开了中华大地。他离开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沉浸在失落中。不过一想到他在华盛顿已经担任新的职务,并且我们的关系一如既往,我的心情总算好了一些。
1705533411
1705533412
2.美国对中国的政策
1705533413
1705533414
马歇尔将军在辞行那天上午向我咨询:和平谈判现在已经破裂,美国对中国应该采取怎样的政策?我回答他,有三条路线:一、积极支持国民政府,尤其是在提供军事建议方面,制订计划推动改革,每一个阶段按改革进度提供资金;二、美方不制定任何明确政策,袖手旁观,等待时机出现,即持观望策略;三、从中国内部事务中完全撤出。我对他讲,我本人最支持第一条路线,如果从后面两条里选,我选择第三条。
1705533415
1705533416
他沉默许久,而后告诉我,他基本同意我的看法,并能够理解我的“补偿政策”。
1705533417
1705533418
3.解说“三条路线”
1705533419
1705533420
在这里,我详细解释一下三条路线。
1705533421
1705533422
制定国家政策时,本国利益乃是基础。多年以来,我们美国人始终坚持认为:中国能够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统一、进步的国家,政府得到人们的拥护,对美国始终友好,对太平洋地区起到稳定的作用,这对美国来说是最重要的。之所以被迫和日本开战,也是考虑到了这个原因。在和日本的交战中,中国接受了美国海量的金钱和物资,并且我们在这个地区也有人员伤亡,这就让美国对中国的未来更加关注。以小博大,这无疑是“赚钱生意”。
1705533423
1705533424
美国在二战期间是中国的盟友,并且积极参与中国事务。为了中国的和平,赫尔利大使和马歇尔将军做出了不懈努力。很早以前,美国人就卷入了中国事务,美国人不应该逃避责任,而应该帮助中国人结束内战。
1705533425
1705533426
我希望美国能够向中国提供无偿的军事援助,特别是以技术建议这种形式支持,如果这样,我们就可以帮助国民党夺回长江以北的土地,这样中国民众就可以在政治和经济上恢复信心,并进行地方行政上的改革。当时,我还构想搭建几条铁路,从南京到天津,从奉天到北平,如果再延续下去还可以到东北,其中一条线穿过山东省到达青岛,铁路尽可能地与东西走向的陇海线连接起来。这个构想并不主要是为了打击共产党,而是要将共产党遏制住,救民于水火之中,并且在一段时间内可以缓解守卫漫长前线的压力。这样可以把国共双方的敌对情绪转移到和平竞争上,双方为各自区域的民众谋求福利,最后看哪种制度可以获胜。马歇尔将军听完了我的想法,我对他说任务到最后一定能成功。可今天看来,那时的我对共产党的目的和竞争手段都缺乏清醒的认识,到最后,只是空欢喜一场。不过,那时的我却看到了形势在往和平的方向发展着。
1705533427
1705533428
如果我们有一个强有力的“补偿”政策,我将更倾向于政治方面全面撤出中国,仅保留正常的外交关系。只要国内的内战不停,至少在两方进行纯边境防御之前,任何形式的人道主义援助、经济复兴和货币稳定都起不到太大的作用。战争款项占据每年预算的8%,支出通常是收入的三四倍。交通、生产等完全陷入瘫痪状态。因为不是军国主义入侵,所以要提前完成任务,加速平息武装暴力冲突,早日休战。不管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大家都渴望和平,他们都只是默默承受痛苦的劳苦大众中的一员。他们并不是党派的党员,而是渴望过上自己的生活,拒绝政府干涉和镇压的中国人。没人喜欢驻扎在这里的陆海军顾问团,援助在中国人的翘首期盼中落空。我们在这里所做的一切,对于中国的时局也只有帮倒忙的份儿。我们被政府首脑指责甩手不管,而共产党则指责我们党同伐异,我们还被为劳苦人民奔走的知识分子指责成具有帝国主义野心。
1705533429
[
上一页 ]
[ :1.7055333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