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540732e+09
1705540732
1705540733 一些火箭工艺设备已在美国领先的民航工业中应用,从市场直接购买就行,无需再像其他国家那样独立研发,降低了开发费用。买到航天级精炼煤油和液氧在美国也不是难事。
1705540734
1705540735 航天发射,长期以来给外界尖端神秘的感觉。但实际上,从1926年戈达德测试人类第一枚现代火箭至今,这门技术早已不再神秘,材料学的进步也使很多困扰前人的技术门槛可以被普通人轻易跨过。
1705540736
1705540737 伊隆要做的就是用成熟的技术,打造出市场上最低价的商用航天器。
1705540738
1705540739 SpaceX借鉴了NASA 50年的现成技术,加以简化。
1705540740
1705540741 2004年,布什总统推出了星座计划,按计划,NASA将退出地球轨道的发射任务,全面转向深空,地球轨道运输则转交商业公司,“商业轨道运输服务”项目(COTS)应运而生,为SpaceX这样的公司开启了不可估量的商业空间。
1705540742
1705540743 NASA对SpaceX鼎力相助,开放了阿波罗计划的部分技术。
1705540744
1705540745 SpaceX采用了成熟技术和成熟设备,主力发动机默林系列技术源自阿波罗登月时代的指令舱主引擎,NASA向他们开放了技术。
1705540746
1705540747 “默林”至关重要的喷注器来自于NASA提供的阿波罗计划登月舱下降段发动机。主发动机的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的,整体设计源自TRW公司。该发动机使用无毒无害、贮存方便的煤油燃料,技术成熟,简单可靠。
1705540748
1705540749 NASA也允许他们使用测试台架,美国空军也给他们提供了测试发射场地。
1705540750
1705540751 SpaceX借鉴已有的技术,“我们节省了三倍到四倍的火箭研发成本”。
1705540752
1705540753 “猎鹰1号”运载小卫星的最终报价是590万美元,是当时美国市场价的1/3。
1705540754
1705540755 整个火箭的设计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即使这样,整个设计时间还是历时3年半,其间经历了无数挫折。
1705540756
1705540757 穆勒、汤普森和设计师们克服了不少难题,如电脑控制部分、轻量级碳化纤维物质和GPS辅助的导航系统。
1705540758
1705540759 美国航空航天专家霍华德·迈克库尔迪告诉媒体:“伊隆·马斯克的秘密不在技术,而在预算控制。不像NASA,他不受巨型组织和固定合同商的约束,也不受政府一年不如一年的航空项目预算的拖累。”
1705540760
1705540761 伊隆就像太空领域的亨利·福特。福特并不曾发明汽车,他只是发明了商业化批量生产汽车方法。
1705540762
1705540763 很多年了,NASA试图降低火箭费用,但都消减不下来。
1705540764
1705540765 “我们在机体、发动机、电子设备和发射操作的技术,一个长长的清单上,都下调了75%的成本。”
1705540766
1705540767 从一开始,SpaceX只有一条神圣原则:简单。这样既能保证最大的安全性,也能节省成本。
1705540768
1705540769 2003年12月,SpaceX在华盛顿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外,展出了“猎鹰1号”。机动发射系统的七层高火箭,在馆外“亮相”。
1705540770
1705540771 1903年12月,第一架飞机首次飞行。恰好100周年纪念。
1705540772
1705540773 伊隆·马斯克在“猎鹰1号”前对媒体发表演说。“我们非常自豪地让猎鹰1号在华盛顿亮相。下一款是猎鹰5号,它将是美国三十年来第一枚运载火箭。”
1705540774
1705540775 伊隆·马斯克站在“猎鹰1号”前,介绍这枚火箭的几大优势。
1705540776
1705540777 “猎鹰1号”采用了全新的节能型引擎。
1705540778
1705540779 “猎鹰1号”是一枚两级(普通火箭是3至4级)运载火箭采用液氧和火箭级别煤油推动。
1705540780
1705540781 在德州麦克格雷格300英亩的试验场地,SpaceX的工程师们使“默林”万无一失。引擎推力不仅达到7.5万磅,也具备随时关闭的能力。
[ 上一页 ]  [ :1.70554073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