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55401e+09
1705554010 本就热爱自然的契诃夫突然萌生了要住到乡间以便专注于写作的想法。在他看来,住到乡下去有很多好处:可以大大减少家庭的开支;新鲜的空气有利于自己恢复健康;避开莫斯科文学圈子的喧闹,他可以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专心致志地从事写作。他在信中对苏沃林说:“啊,自由!自由!如果我的开支每年不超过2000卢布(这只有在乡下才能办到),我就能彻底摆脱金钱的进出给我带来的各种干扰。到了那个时候,我就可以全力工作和读书了。一句话,生活就会像果酱一样甜蜜了!”[93]
1705554011
1705554012 早在1888年6月28日写给苏沃林的信里,他就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置身于广阔的空间,会晤的多是超群之士,在这种影响下,圣彼得堡那一套就显得异常浅薄和乏味了。”[94]他在1892年3月17日的信中也表示自己离开莫斯科的真正原因是为了躲避虚荣心。那时的契诃夫已经从一个向往城市生活的青年,转变成一个追求自由的作家。他目睹了文学界和评论界的庸俗现状,不再留恋城市生活,而是向往那种“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没有半点庸俗之气的自然和纯粹的生活。
1705554013
1705554014 正如他在最后的小说《新娘》(1903年)中所描写的那样:
1705554015
1705554016 花园里安静、凉爽,乌黑而宁静的阴影铺在地上。人可以听见远处,很远的地方,大概是在城外吧,有些青蛙在呱呱地叫。谁都可以感觉到5月,可爱的5月来了!你深深地呼吸着,不由得会想:如今,不是在这儿,而是在别处,在天空下面,树林上方,远在城外,在田野上,树林里,春天的生活正在展开,神秘、美丽、丰富、神圣,而这种生活是软弱而犯罪的人所不能理解的。不知什么缘故,人恨不得哭一场才好。[95]
1705554017
1705554018 从年少起就负担了养家重担的契诃夫,一直筹划买一处属于自己的房产,过上不用交租的安稳生活。他曾对兄弟说:“我们从来没有过属于自己的角落,这是多大的遗憾!”
1705554019
1705554020 这个愿望终于在1892年得以实现,他拥有了自己的家园,也就是后来写作《海鸥》的摇篮:永远的梅利霍沃。
1705554021
1705554022
1705554023
1705554024
1705554025 梅利霍沃故居
1705554026
1705554027
1705554028
1705554029
1705554030 契诃夫和亲友在梅利霍沃书房的合影,1892年3月。前排从左到右:玛丽雅、契诃夫、莱索娃、伊万、斯玛金,后排为米哈伊尔
1705554031
1705554032
1705554033
1705554034
1705554035 墙上挂着契诃夫与父母的照片
1705554036
1705554037
1705554038
1705554039
1705554040 契诃夫使用过的摇椅
1705554041
1705554042
1705554043
1705554044
1705554045 契诃夫的藏书。契诃夫爱书,他生前购买了很多书,后来他把自己的很多藏书捐赠给了塔甘罗格图书馆
1705554046
1705554047
1705554048
1705554049
1705554050 契诃夫在梅利霍沃的书房,墙上有托尔斯泰、格里戈罗维奇以及其他重要友人的照片
1705554051
1705554052
1705554053
1705554054
1705554055 契诃夫的卧室,保持着作家生前的原样
1705554056
1705554057
1705554058
1705554059
[ 上一页 ]  [ :1.7055540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