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558483
1705558484
一天,迈克和我一起下楼,走到楼层之间的楼梯间时,迈克鼓励我要跟为我工作的那个年轻人解释清楚,我在我的ARMs提前还款率的回归模型上已经进展到哪一步了。“要尽快把年轻一代培养起来!”他令人怀疑地笑着,其实他是想确保我离开后不会有什么损失,但我还没能意识到这一点。我继续以为我能坚持住,直到我能找到更好的工作,但我还没有真正去找工作。
1705558485
1705558486
后来,在1989年感恩节那周周初的某天下午,我在办公桌旁收到迈克的电话,他让我下几层楼去一个办公室见他。我感到心脏一下子往下坠。我赶紧给埃娃打电话,告诉他我觉得“那件事”就要发生了。她温柔地安慰我不要过于担心。然后,我离开我的办公室下楼去。
1705558487
1705558488
当我敲那间我被传唤的、不熟悉的办公室的门时,迈克来开的门。里面坐着雇我来的汤姆·科拉夫基、负责整个债券组合分析小组团队的马蒂·利伯维兹,还有一些来自人力部或法律部的同事,他们在这里是为了确保所有的事情都运行得比较合适。我坐下来,说一些我现在回忆不起来的话,他们告诉我我被裁员了,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仍会继续拿到薪水(薪水水平降低了,没有分红)。他们让我把手边项目的进展向为我工作的员工交接一下,然后离开这幢大楼。
1705558489
1705558490
当你被告知要离开时,你会觉得做了什么亏心事,只好偷偷溜走。我花了一点时间跟为我工作的年轻人交接了工作,他明显已经提前被告知了即将发生的事。然后,我没有跟任何人说再见,起身离开去找我的妻子和女儿桑娅,他们预约了一位小儿科医师。幸好有了件分散注意力的事情。最终,这件事就这么结束了。
1705558491
1705558492
几天后,我们和几位朋友一起在纽约北部庆祝感恩节。然后,在节日放假的那个星期天,我早上7点钟开车去所罗门公司的办公室,这么早去是为了确保没人会看到我,我用箱子把书打包以便运走。几天后,我收到了马克和艾蒙德打来的充满困惑的电话,他们还不知道我为什么不去上班了。
1705558493
1705558494
最重要的是,事情并没有那么坏。我乐于认为有一种“业”一直伴随着我:如果我没有离开金融策略小组去所罗门兄弟公司,如果那年我没有在所罗门兄弟公司经历那种因为某种不足而带来的羞辱,最终我也不会回到高盛,找到一个如此适合我的专业和性格的职位。
1705558495
1705558496
我再也没有见过迈克·沃德曼,尽管之后的一年里,我总是想象如果我们在街上遇到会谈些什么。6年后,固定收益分析师协会把已经故去的费希尔·布莱克列入该协会名人纪念堂。在那次会议上,我应邀做了一个关于费希尔的演讲。在答谢午宴上,我发现自己的座位被安排在贵宾席,紧挨着马蒂·利伯维兹。那时,他是TIAA-CREF(教师保险和年金协会—高校退休股票基金)的首席投资官。1989年11月的一天,在所罗门兄弟公司作为沃德曼上司的上司,他宣读了对我的判决。而这一次,他态度诚恳、热情,我们谁也没有提起我们上一次交谈时的情形。
1705558497
1705558498
1705558499
1705558500
1705558502
宽客人生:从物理学家到数量金融大师的传奇 第13章 高盛优劣
1705558503
1705558504
■像家一样的高盛■领导量化策略小组■权益类衍生品
1705558505
1705558506
■东京证券交易所的看跌期权和奇异期权
1705558507
1705558508
■与交易员亲密合作,所向无敌■金融工程成为一个真正的行业
1705558509
1705558510
1989年12月,当我走在街头,逐渐略感恐慌。我去拜访猎头,参加工作面试,给我认识的绝大多数人打电话。曾出现过几个工作机会,但没有一个让人满意。我无意于陷入错误的职位之中,我见过太多人每年都要换工作,他们虽然赚了钱却输了名声。
1705558511
1705558512
经过反复思量后,我将费希尔视为我最后的求助对象。他对我当初离开高盛丝毫没有介意,并介绍我去面试股票业务部他所领导的量化策略小组。在那里,我又重新结识了杰夫·维克和比尔·托伊,当时杰夫·维克正掌管着量化策略小组开发的交易系统。我还遇到了鲍勃·格拉诺夫斯基,他是一位权益类期权交易员,长着黄色胡须,脸上总是一副困惑的表情。所有人都叫他“格莱尼”(Granny),他在那里从事期权交易的时间很长,没有人能够记得到底他是从何时开始期权交易的了。然后,费希尔录用了我。
1705558513
1705558514
我曾经是金融策略小组(FSG)中一个小组的领导,在所罗门兄弟公司也是领导,但量化策略小组是一个小型的、扁平化的组织,没有空余的管理职位给我。尽管如此,我仍觉得这个职位与我的能力很匹配——至少我很喜欢做研究。我对报酬稍稍有点担心——比尔·托伊现在已经离开宽客世界而实现了转行去做业务的梦想,那时他提醒我说权益类领域的报酬水平要低于固定收益领域。我曾就此问询过费希尔,他打消了我的顾虑。既然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在12月中旬的时候,我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同意重返高盛,并从1990年1月22日起,开始为费希尔工作。
1705558515
1705558516
事情并未按计划发展。就在我即将开始工作的几天前,费希尔出乎意料地从家里打电话给我,说他要离开股票业务部门而去高盛资产管理公司,他说他已经建议杰夫·维克和我共同管理量化策略小组。此后不久,股票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向全部部门成员发了一封备忘录,宣布费希尔的离开以及我们晋升他以前的职位。备忘录里没有提到,那时我甚至还不是高盛的员工。之后的几年里我了解到,公司最喜欢的莫过于表现出来的平稳过渡。
1705558517
1705558518
对于费希尔来说,高盛资产管理公司可能并不是最适合他的地方,我猜测是公司管理层硬拉着他去那里的。作为全世界最著名、最有用的金融模型的共同发明者之一,费希尔更多的是一位思想家,而不是高盛资产管理公司所需要的管理人员或销售人员。尽管他对变化的态度总是非常积极,尽管他对公司永远是褒扬之辞,但我感觉到公司管理层并没有想清楚到底应该怎样利用费希尔才能发挥他的最大作用。
1705558519
1705558520
而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非常幸运的尝试,是我曾经有过的几年非常吸引人工作的开端,也是一段陶醉于快乐之中的岁月,尽管远在下曼哈顿区那充满电话铃声的地方里,也掺杂着我和同僚(以及上司)之间的斗争。我非常高兴,也非常幸运能回到高盛。根据华尔街的标准,这里是一个有教养的地方。在不好的机构和不好的日子里,我有时曾幼稚地盼望着惩罚,只要我的雇主也受到伤害,宁愿自己受到伤害。而对于高盛,我从来没有这种感觉。这是唯一的一个我从来没有暗自希望它会破产、垮掉的地方。
1705558521
1705558522
杰夫认为他和我能步费希尔的后尘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并预测我们在几年后能够成为高盛的合伙人。我因为年纪稍长,略微悲观,以往吃过苦头,所以对我们的前途并没有太大把握。不论如何,在做了这么多年的固定收益业务后,我开始逐渐去适应我的新家。
1705558523
1705558524
1990年,股票事业部在高盛里还是最老式的部门。这个部门里的人都表现出一种举止文雅的白领、白鞋阶层的气质,他们看不起那些工作在杂乱喧嚣、暴发户式的固定收益债券领域的交易员;而固定收益债券交易员认为自己又比J.Aron公司的人要好一些。J.Aron公司是高盛在20世纪70年代收购进来的、从事大宗商品和外汇业务的公司。那年我遇到一位从J.Aron公司过来的女士,她不像很多高盛的员工那样,拥有那种明显的哈佛或沃顿商学院的贵族血统。她毫无顾忌地跟我说,在他们公司被收购的时候,如果她不是在J.Aron公司工作,她永远都不会来高盛。Aron公司有一种争强好胜的权宜文化。到了2004年的时候,高盛绝大部分交易部门的负责人都是来自于Aron公司,其中包括股票业务部。
1705558525
1705558526
杰夫和我接手的量化策略小组是一个由4位雇员和5位长期顾问组成的大杂烩。在百老汇大街85号第29层股票业务部的一个角落里,大家都挤在拥挤的共用办公室区域和卡位里。我喜欢我的新电话号码902-0129所暗含的预兆,它的后4位被我迷信地解释为,它的主人是29层的一号人物。
1705558527
1705558528
我们办公室的位置非常理想,距离衍生品交易部门只有约40英尺距离。如果你想安静地专心工作,这个距离足够远;如果你想感受一下交易部门的气氛,这个距离又足够近。每天快下班的时候,你可以溜达到交易部去,跟交易员聊聊今天的市场,而不会显得那么有目的性。但这种与交易部的近距离接触只维持了6个月。此后,由于量化策略小组和衍生品业务都扩张了,我们搬到了其他地方,距离他们有几层楼的距离,不再有那种团队感了。从那时起,学会如何与交易员交流的技巧越来越难了,而这也是一名新宽客所面对的更为艰巨的任务。
1705558529
1705558530
我们的办公室非常拥挤、凌乱,成堆的文件堆满了卡位之间的过道,这种无序的状态给偶尔来拜访销售和交易楼层的客户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时不时就有一位股票业务部的负责人走过来,威胁说如果再不整理,他就要给予惩罚。导致这种情况的根源是比尔·托伊,他把所有自己读过的或写过字的文章都收藏起来,他的办公桌上和办公室的地板上到处堆满了一两英尺高的文件,他不舍得丢掉任何一份。当比尔习惯性地抱怨希望赚更多钱的时候,杰夫就会告诉他,获得5万美元加薪的最简单途径就是清理他的办公桌,我想他说的一点没错。
1705558531
1705558532
费希尔任职时留下来的唯一金融建模人员就是皮奥特·卡拉辛斯基,那时他还在忙着撰写关于布莱克-卡拉辛斯基收益率曲线模型的论文。小组里的绝大多数其他成员都是富有才华的硬件和软件咨询顾问,他们都是由杰夫雇来的,也是由杰夫管理,专注于开发股票电子交易软件。远远超前于其他人,费希尔早就预见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交易。1971年,他就撰写了一篇非常有影响的文章,题目叫《走向全面自动化交易》(Toward a Fully Automated Exchange)。当时,他与杰夫一道,正推动公司向这个方向发展。这是一项非常有先见之明的工作,只是有点过于超前;如果费希尔能再多活10年的话,他就能见证计算机化交易的发展,他肯定也会有一个更为成熟的实验室来检验他的想法。
[
上一页 ]
[ :1.70555848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