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564663e+09
1705564663
1705564664 [56] MA Ⅴ,S. 266.
1705564665
1705564666 [57] MA Ⅴ,S. 267.
1705564667
1705564668 [58] MA Ⅴ,S. 294.
1705564669
1705564670 [59] MA Ⅴ,S. 297.
1705564671
1705564672 [60] MA Ⅴ,S. 296. 席勒的这一论断引自哈勒的哲理诗《关于理性、迷信与无信仰的哲思》(Gedanken über Vernunft,Aberglaube und Unglaube ,1729)。
1705564673
1705564674 [61] MA Ⅴ,S. 290f.
1705564675
1705564676 [62] MA Ⅴ,S. 315.
1705564677
1705564678 [63] 荷马,古希腊盲诗人,其史诗《伊利亚特》(Ilias )与《奥德赛》(Odyssey )记述了特洛伊战争(Der trojanische Krieg)以及希腊英雄奥德修斯(Odeysseus)在战后历经漂泊终得返乡的故事,是整个西方文学的起点。
1705564679
1705564680 [64] 维吉尔(前70~前19),古罗马诗人,其史诗《埃涅阿斯纪》(Aeneis )记叙了特洛伊英雄埃涅阿斯(Aeneas)在特洛伊战争后流落拉丁姆(Latium),即今天的意大利中部,并在此处建立罗马城(Roma)的故事。
1705564681
1705564682 [65] 约瑟夫·弗里德里希·格拉蒙特(1759~1819),法国—符腾堡公国教育家,席勒同学与好友,在结束于卡尔学校的学习后,曾在法国、瑞士、俄国从事教育事业,与瑞士著名教育家约翰·裴斯泰洛齐(Johann Pestalozzi,1746~1827)结下友谊,最后回到斯图加特,任斯图加特高等文理中学法语教授、校长。
1705564683
1705564684 [66] 克里斯多夫·狄奥尼索斯·封·西格男爵(Christoph Dionysius Freiherr von Seeger,1740~1808),曾向卡尔·欧根公爵倡议建立卡尔学校,并任校长;后被提升为上校。
1705564685
1705564686 [67] MA Ⅴ,S. 279.
1705564687
1705564688 [68] MA Ⅴ,S. 269.
1705564689
1705564690 [69] MA Ⅴ,S. 269.
1705564691
1705564692 [70] MA Ⅴ,S. 344.
1705564693
1705564694 [71] MA Ⅴ,S. 269.
1705564695
1705564696 [72] Zit. n. Berger 1924,Bd. 1,S. 125.
1705564697
1705564698 [73] Zit. n. Berger 1924,Bd. 1,S. 125.
1705564699
1705564700
1705564701
1705564702
1705564703 德意志理想主义的诞生(席勒传) [:1705563464]
1705564704 德意志理想主义的诞生(席勒传) 第六章
1705564705
1705564706 席勒回顾《强盗》岁月——殉道者舒巴特——愤怒与缺乏经验——强盗世界与《强盗》:哲学理念和极端个性的实验场——理念戏剧与激情艺术——“美也终会消亡”——戏剧天空下的幸福时刻
1705564707
1705564708 1785年,在《莱茵塔利亚》(Rheinische Thalia )[1] 杂志的发刊词中,席勒回顾了在卡尔高等学校度过的岁月,描绘了《强盗》一剧诞生的种种情状。正是这部剧让席勒一夜成名。“我的热情与军事纪律斗争了整整八年,但对于文艺的激情却如火焰一般强大,仿佛是人的初恋。原本要叫它熄灭的东西,却让它燃烧得更加猛烈。为了逃离那对我而言已成酷刑的境遇,我的心在一个理想世界中徜徉——却不了解真实的世界,因为一道铁栅栏将之与我隔开——不了解真正的人,因为我周围的这400人,是用同一个模具忠实地浇铸而成,而生动的自然早已庄严地与这模具分道扬镳——不了解自由而独立之存在的喜好……不了解女性之美——只有在女性变得有趣之前或是不再有趣之后,这所学院的大门才向她们打开——对人类与人的命运一无所知,我的笔必然会错过位于天使与魔鬼中间的那条线,必然会造出一个怪物,幸而世界上并无此类。我之所以愿这怪物能长生不死,是为了使‘服从’与‘天才’二者那违背自然的交媾所诞下的产物能够永恒——我指的是《强盗》。”[2]
1705564709
1705564710 席勒写下这几句话时,已经逃离了公爵的统治疆域。他可以更加明确地谈论卡尔学校中的悲惨,但或许还不能太清楚,因为父亲还在为公爵效力。
1705564711
1705564712 在校期间,席勒服从了军事化的秩序,只是滑稽地、时常是讽刺地流露出他的不满。督学带着诧异一一做了记录,但正如弗里德里希·封·霍文所描述的,“他的同学们却更能理解”。学生们互相在题词册中写下诗句或格言;此时,他们就可以冒险采用不加遮掩的语言。同学们的题词册中留下了席勒的手迹。有一回,他模仿克洛卜施托克的颂歌,写道:“哦奴役,/是耳中的雷声,/是理智的黑夜和思想的蹒跚,/是折磨心灵的感受!”[3] 而另一行符腾堡圣歌集中的诗句,则被他改编为:“某人得病静养休息/病床满是奢侈黄金/装饰如同王公贵族,/可他到底厌恶浮华/于是他在夜里整晚/过着一种悲惨生活/心里数着每个钟点/叹息期盼美好明天。”(1779年3月4日)
[ 上一页 ]  [ :1.70556466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