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565364e+09
1705565364 [27] MA Ⅰ,S. 694. 语出《斐耶斯科在热那亚的谋叛》第二幕第十八场,汉译参见《席勒文集》第二卷,第301页。
1705565365
1705565366 [28] 伊壁鸠鲁(Epikouros,德语作Epikur,约前314~前270),古希腊哲学家,其学说认为情欲与享乐乃是人生之核心。
1705565367
1705565368 [29] MA Ⅰ,S. 752f. 原文作者误将《给观众的提醒》写作《后记》(Nachwort ),已更正。
1705565369
1705565370 [30] MA Ⅰ,S. 754.
1705565371
1705565372 [31] MA Ⅰ,S. 695. 语出《斐耶斯科在热那亚的谋叛》第二幕第十九场,汉译参见《席勒文集》(第二卷),第301~302页。
1705565373
1705565374 [32] MA Ⅰ,S. 695. 语出《斐耶斯科在热那亚的谋叛》第二幕第十九场,汉译参见《席勒文集》(第二卷),第301页。
1705565375
1705565376 [33] MA Ⅰ,S. 695. 语出《斐耶斯科在热那亚的谋叛》第二幕第十九场,汉译参见《席勒文集》(第二卷),第302页。
1705565377
1705565378 [34] Kant,Bd. 4,S. 506.
1705565379
1705565380 [35] Streicher 1959,S. 131.
1705565381
1705565382 [36] 《魔鬼爱神》是席勒一首散佚的诗,作于1782年。在被书商拒绝后,席勒愤怒地将诗稿丢弃,只有诗的前两句因施特莱歇尔的记录得以传世:“甜蜜的爱神请你留步/在旋律优美的飞翔中”(Süßer Amor verweile/Im melodischen Flug)。此诗未收入慕尼黑版《席勒文集》,而收入法兰克福版《席勒文集》的诗歌卷中(Friedrich Schiller:Gedichte . Hg. von Georg Kurscheidt. Frankfurt a. M. 2008,S. 725.)本诗的标题意味着爱神乃是魔鬼,恐怕是情伤之人的哀叹;原书作者误将标题写作《魔鬼的爱神》(Teufels Amor ),已更正。
1705565383
1705565384 [37] Streicher 1959,S. 140.
1705565385
1705565386 [38] Streicher 1959,S. 8.
1705565387
1705565388 [39] Streicher 1959,S. 147.
1705565389
1705565390 [40] Streicher 1959,S. 151.
1705565391
1705565392 [41] 路易金币(Lousd’or)是17~18世纪欧洲通行的一种金币,于1640年由路易十三引入。一个路易金币在18世纪末约等于9个古尔登金币。
1705565393
1705565394
1705565395
1705565396
1705565397 德意志理想主义的诞生(席勒传) [:1705563467]
1705565398 德意志理想主义的诞生(席勒传) 第九章
1705565399
1705565400 与莱因瓦尔德的友谊——捉迷藏的信——追求夏洛蒂·封·沃尔措根——被召回曼海姆——《阴谋与爱情》——遭到考验的爱之哲学——恶的社会机器
1705565401
1705565402 鲍尔巴赫,一座距离迈宁根城不远的小镇,坐落于森林之中。沃尔措根家族在17世纪末买下的那座古老的庄园已经破败,亨莉埃特为自己和孩子们又买下一座农庄,让人重新修缮一番,成了简约而舒适的住处。附近的居民大约有300人,一半是需交地租的佃户,一半是犹太人。这些犹太人交了保证金,得以在此生活,做些小生意。
1705565403
1705565404 当席勒1782年12月7日到达鲍尔巴赫时,冬天已经来临。雪积得很厚,整个村庄和周围断绝了交通。席勒被一片宏大的寂静所笼罩,就好像“一艘沉没了的船上的乘客,拼尽全力才从波浪中爬上岸”。(致施万,1782年12月8日)所有的一切都已准备妥当。屋子已经收拾干净,壁炉里燃起了火,床上已铺好了床单,食品间也堆得满满当当。
1705565405
1705565406 鲍尔巴赫的避难所让席勒得以回归自己的内心。甫一到达,他就在1782年12月8日给施万的信中写道:“我现在正处于感受自己灵魂的状态,一定会好好利用。”在这个孤寂的冬天,他与世隔绝,决定“只做一个诗人”。同一天,他在给安德烈亚斯·施特莱歇尔的信中也写道:“没有需求能再让我害怕,没有外在的干扰能侵搅我诗意的梦、我理想的幻景。”
1705565407
1705565408 他用“里特博士”的假名在这儿住下,但村里的人很快就发现,这人有些不对劲的地方。他的身上隐藏着什么秘密,让人想要一探究竟,也有些许传言,但总的来说,村民们对他很友好,也乐于给予他帮助。但人们看得很清楚,他的灯一直到深夜都还亮着,也看见他大清早就在花园里忙碌,走来走去。让农人们觉得奇怪的是,一到打雷下雨,这人就常常离开家,爬上附近的一座小山,就好像一点儿都不害怕闪电和雷鸣似的。他向周围的人详细询问当地的故事和传说。人们也能在礼拜时遇见他。没过几个星期,他就迫切地向教区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原来的赞美诗集应当换掉,改用收录更多盖勒特诗歌的新版本。
1705565409
1705565410 亨莉埃特·封·沃尔措根一开始将席勒引介给了迈宁根的图书管理员,威廉·弗里德里希·赫尔曼·莱因瓦尔德,请他为席勒提供书籍、把他介绍给有趣的人认识。很可能正是因为二人的性情完全相反,席勒很快便与这位长自己22岁、忧郁多疑的老学究成了好友。莱因瓦尔德是一个具有文学修养,但在其他方面却无可救药的胆小鬼。他做了多年抄写员的底层工作,终于混到了一个还算过得去的职位,成了迈宁根公爵图书馆的秘书。他像勤劳的工蜂,认认真真地将图书馆的馆藏整理归类,但他的付出却没有获得回报:当他理出了图书馆的秩序之后,人们就把管理的职位交给了一位年轻的硕士,而莱因瓦尔德只能继续当他的秘书。这个愤愤不平的男人身上的确有些可怜之处,但他通晓书籍世界,通过给杂志写些书评也略微参与一点文学生活,他还出版了一本薄薄的小书《诗意情调、小说、书信和杂记》(Poetische Laune,Erzählungen,Briefe und Miszellaneen ),甚至钻研各种语言。
1705565411
1705565412 和席勒的交往却让这个上了年纪又郁郁寡欢的单身汉焕发了第二春。他是这样活泼而愉快,先前认识他的人几乎认不出他现在的模样。一年之后,他甚至鼓起勇气向席勒的姐姐克里斯多芬娜求婚,并且居然一举成功。席勒对此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想要给姐姐找个不那么干瘪积灰,而是更加开朗的丈夫。
1705565413
[ 上一页 ]  [ :1.70556536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