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578892e+09
1705578892
1705578893 我则兼取两者之长,交替以东方和西方的观点处理事务。中国文化对我的影响至深,对中国文学和历史的兴趣也随年岁的增长而转强;悲喜之际,闲暇之时,不免写些旧体诗词来抒发情怀。
1705578894
1705578895 生活上离不开的这些传统习惯和嗜好,使我和美国的同事很不相同。但毕竟在美国生活了差不多五十年,我和中国的同事也不相同。中国文化的精粹继承自父母,父亲教我儒家之道,还有他的伦理观。友云和我也将部分思想和价值传给了儿子。喜见他们长大后心地善良而事业有成,也成家立业了。
1705578896
1705578897 “敬老”推得过了头,会对后生一辈造成不必要的障碍,但它确也有正面的影响。中国的小孩从小就学会忠于家庭和朋友。老年人一般都较受社会包容,不会不瞅不睬,因此能安享晚年。西方则不然,老年人往往独自生活。在不太远的将来,当自己进入所谓黄金的岁月,我也期望由此得到慰藉。
1705578898
1705578899 根据个人经验,中国人注重历史,这有好有坏。清朝的时候,大概是从1600—1900年,学者很少研究数学,反而把精力专注于数学史上。研究数学史当然很有价值,你可以知道前人(对我来说,如高斯、黎曼等几何学家)的工作,这是十分有用的。很多美国人不喜欢回头看,有时花了很长时间在某个问题上,当我告诉他们问题是从何处和从何人来的,他们会觉得很惊讶。
1705578900
1705578901 “天人合一”的概念也是传统中国思想中可取的观点。我们视己身为大自然的一部分,是以征服自然不是我们要做的事。美国人不会采纳这样的观点,他们研究大自然,目的在于控制它。现今社会上,相信“天人合一”的人在中国也不多了,但至少这是文化上悠久的传统。把这两种不同的观点糅合起来就最理想了。一方面我们锐意了解自然,这本来就是有价值的事;另一方面则与它和谐共处,并生和齐一,即是成为“道”的一部分。
1705578902
1705578903 我常常觉得奇怪,为何中国培养的科学家和西方相比,无论质和量皆不如。本人之所以比大部分中国数学家更有成就,或许乃得益于以先父教导的历史和思想为根基,再加上在美国多年,承袭了彼邦的自由思想之故。
1705578904
1705578905 在过去差不多半个世纪中,美国对我不薄,我对美国感激良多,对美国数学界尤其如此。我非常赞赏它大力培养后进的传统。再者,全世界的研究人才来到美国,都有宾至如归之感。因此之故,我有幸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思想,从而大大地丰富了我对数学的看法。还有一点,那就是在美国我可以畅所欲言,在中国则不然,大家出言都会谨慎些。另外,学生和同行对我蹩脚的口音都非常宽容。最后,在美国令人赞赏的一点就是,只要你的工作出色,升迁差不多是没有悬念的。但在中国就不同了,个人工作上的成绩未必足够,还要看其他条件。
1705578906
1705578907 虽然如此,我仍然心系祖国,决心改变她在教育和研究上的积习。聊堪告慰的是,尤其是近几年,情况渐渐出现了变化,其中在下或许也有点功劳。
1705578908
1705578909 经过这么多年,我的身心何在?纵使我对中国怀着深厚的感情和强烈的使命感,事实上,我大部分时间却居住在美国。虽然对美国的情感没那么深厚,但那是孩子出生和成长的地方,而且我的家和工作还在那里。正如前面说过,这令我有不知何处是吾家的奇怪感觉,我真正的家似乎介于两者之间(在太平洋中部曲折地经过的国际日期变更线)。说到底,只有一样事物能不受这两个国家和不同文化的支配,它就是数学,它早已变成我真正的护照了。
1705578910
1705578911 我在数学的长路上走了很久,从伯克利当研究生起计,差不多有五十年了。然而,我尚未有高挂直尺和圆规的打算。一些已经开始了的题目会继续探究下去,同时还有些尚未着手,但列在“可研究”的项目中有待探索呢。
1705578912
1705578913 另一方面,我也不想赖着不走,到老来发表一些不及格的证明,令同事和朋友尴尬。当再无法做研究时,我会专注教学。至今我培养了七十个博士,还有几个在攻读中。汉密尔顿曾说我已“组织了一批俊才……让他们攻克难题”。希望他说的对吧。无论如何,值得告慰的是,他们已完成的和将要完成的,肯定比我个人能完成的多得多。到了再不能教书的时候,我只能退下来,但愿到时是心甘情愿,不会变成我一直与之争斗的老顽固吧。
1705578914
1705578915 经过早年的折腾,我还能踏上数学这条路,实在很感恩。到了今天,数学依然令我内心激动,好像一条奔腾的河流。我曾有幸在河上航行,乘时清理支流上的一两件障碍,从而使水流到以前未到的地方。我会再继续探索一会,然后站在河岸,退后一点,观赏风光,或为别人打气。
1705578916
1705578917 至少对我来说,这是多姿多彩的旅程。这个从汕头来的穷孩子,一头扎进了对自然奥秘的探求,又有幸在其中有所收获。这是他的传记,希望你觉得有趣。
1705578918
1705578919
1705578920
1705578921
1705578922 我的几何人生(丘成桐自传) [:1705576456]
1705578923 我的几何人生(丘成桐自传) 附录
1705578924
1705578925 我的几何人生(丘成桐自传) [:1705576457]
1705578926 研求之乐
1705578927
1705578928 我年少时,并不喜欢读书,在元朗的平原、沙田的山海之间嬉戏游玩,与同伴在一起,乐而忘返,甚至逃学半年之久,真可谓徜徉于山水之间,放浪形骸之外。在这期间,唯一的负担是父亲要求我读书练字,背诵古文诗词,读近代的文选及西方的作品。当时我喜爱的并不是这些书籍,而是武侠小说,从梁羽生到金庸的作品都看了一遍。由于这些小说过于昂贵,只能从邻居借来,得之不易,借到手后,欣喜若狂。父亲认为这些作品的文字不够雅驯,不许我看,所以我只得躲在洗手间偷偷阅读。除了武侠小说,还有《薛仁贵征东》《薛仁贵征西》《七侠五义》和一些“禁书”,都是偷偷地看,至于名著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则是父亲认为值得看的好书,可以公开阅读。他要求我看的同时,还要将其中的诗词熟记,这可不容易。虽然现在还记得其中一些诗词,例如黛玉葬花诗和诸葛亮祭周瑜的文章,但大部分还是忘记了。
1705578929
1705578930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很快就引起我的兴趣,但是读《红楼梦》时仅看完前几回,就没法继续下去。一直到父亲去世后,才将这本书仔细地读了一遍,也开始背诵其中的诗词。由于父亲早逝,家道中落,与书中的情节产生共鸣,从而欣赏和感受到曹雪芹深入细致的文笔,丝丝入扣地将不同的人物情景逐步描写出旧社会的一个大悲剧。四十多年来,我一有空就会看看这部伟大的著作,想象作者的胸怀和澎湃的感情,也常常想象在数学中如果能够创作同样的杰作,是如何伟大的事情。
1705578931
1705578932 我个人认为,感情的培养是做大学问最重要的一部分。汪中在《汉上琴台之铭》中有句云:“……抚弦动曲,乃移我情。”《琴苑要录》:“伯牙学琴于成连,三年而成,至于精神寂寞,情之专一,未能得也……伯牙心悲,延颈四望,但闻海水汩没,山林窅冥,群鸟悲号,仰天长叹曰:‘先生将移我情。’”这一段话,我深有感触。立志要做大学问,只不过是一刹那间事,往往感情澎湃,不能自已,就能够将学者带进新的境界。
1705578933
1705578934 父亲去世以前,我学习了不少知识,也读了不少好文章。但他的去世,深深地触动了我的感情。我读《红楼梦》,背诵秦汉六朝的古文,读司马迁的传记,《报任安书》、李陵《答苏武书》、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等文章,这些文章的内容都深深地印记在我的脑海中。文天祥说:“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足可以描述我当时读书的景况。除了中国文学外,我也读西方的文学,例如歌德的《浮士德》。这部歌剧描述浮士德博士的苦痛,与《红楼梦》相比,一是天才的苦痛,一是凡人的苦痛,描写苦痛的极致,竟可以说得上是壮美的境界,足以影响人的性情。就这样,父亲去世和阅读文学,这大半年感情的波动,使我做学问的兴趣忽然变得极为浓厚,再无反顾。凡人都有悲哀失败的时候,有人发愤图强,有人则放弃理想以终其身。黄仲则诗:“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茫茫来日愁如海,寄语羲和快着鞭。”诗虽感人,思想毕竟颓废,使人觉得乌云蔽天,难怪黄仲则一生潦倒,终无所成。反观太史公司马迁,惨受腐刑,喟然而叹“身毁不用矣”的同时,却完成了传诵千古的《史记》,适可藏诸名山大都。他在自传中说:“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太史公的挫败和郁结,反而使他志气更为宏大。四十年来我研究学问,处世为人,屡败屡进,未曾气馁。这种坚持的力量,当可追索到当日感情之突破。我一生从未放弃追寻至真至美,可以用元稹的诗句来描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当遇到困难时,我会想起韩愈的文章:“苟余行之不迷,虽颠沛其何伤。”我也喜欢用《左传》中的两句来勉励自己:“左轮朱殷,岂敢言病。”此句出自《左传》晋齐鞍之战:“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败君之大事也。’”
1705578935
1705578936 做研究生时,我有一个想法,微分几何毕竟是涉及分析(即用微积分为工具)和几何的一门学问,几何学家应该从分析着手研究几何。况且微分方程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这个研究方向大有可为。虽然一般几何学家视微分方程为畏途,我决定要将这两个重要理论结合,让几何和分析都表现出它们内在的美。在伯克利的第一年我跟随莫里教授学习偏微分方程,当时并不知道他是这个学科的创始者之一。从他那里我掌握了椭圆形微分方程的基本技巧,研究院的第二年我才开始跟随导师陈省身先生学习复几何。毕业后,在我的学生和朋友孙理察、西蒙、郑绍远、乌伦贝克、汉密尔顿、陶布斯、唐纳森、李伟光等人的推波助澜下,逐渐将几何分析发展成一个重要的学科,解决了很多重要的问题。
1705578937
1705578938 这是一种奇妙的经验,每一个环节都要花上很多细致的推敲,然后才能够将整个画面构造出来,正如曹雪芹写作《红楼梦》一样:“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尼采也说:“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我和众多朋友开拓的几何分析,也差不多花了十年才成功奠基,虽不敢说是“以血书成”,但每一次的研究都很花费工夫,甚至废寝忘食,失败再尝试,尝试再失败,经过不断的失败,最后才成就一幅美丽的图画。
1705578939
1705578940 简洁有力的定理使人喜悦,就如读《诗经》和《论语》一样,言短而意深。有些定理,孤芳自赏。有些定理却能引起一连串的突破,使我们对数学有更深入的认识。每一个数学家都有自己的品位和看法,我本人则比较喜欢后一类数学。当定理证明后,我们会觉得整个奋斗的过程都是有意思的,正如智者持竿,往往大鱼上钩后,又将之放生,钓鱼的目的就是享受与鱼比试的乐趣,并不在乎收获。从数学的历史看,只有有深度的理论才能够保存下来。千百年来,定理层出不穷,真正名留后世的却是凤毛麟角,这是因为有新意的文章实在不多,有时即使有新意,但是深度不够,也很难传世。当年我看武侠小说,很是兴奋,也很享受,但是很快就忘记了。在阅读有深度的文学作品时,却有不同的感觉。有些武侠小说虽然很有创意,但结构不够严谨,有很多不合理的元素,与现实相差太远,最终不能沁人心脾。
1705578941
[ 上一页 ]  [ :1.70557889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