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596720
如果说这世上还有比“道德”更伟大的意念,那个伟大的意念便是“净心”,即驱除所有贪恋和杂念,空空如也的清净之心。
1705596721
1705596722
既然无功也能受禄,那么无罪也可以受苦,换句话说有幸福就有痛苦。没有人规定、也没有定论人生理应在快乐和幸福中度过。
1705596723
1705596724
人类历史可以说是罗列世人无数人生的史书。细看这本史书,我们会清清楚楚地看出人生绝不是只有平安和幸福的路程。我们的先辈走过的是幸福与痛苦交织的人生,我们正在走的也是这样的人生,我们的后代也不例外。
1705596725
1705596726
一心信奉上帝的神职人员,只有当他达到“净心”境界的时候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一心治理国家的政治家也一样,只有当他达到“净心”境界的时候才能履行为民奉献的职责。不管什么职业,也不管什么使命,只有“净心”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也许这是上帝将心愿分配给每个人时寄予我们的谆谆教诲。
1705596727
1705596728
不管悲伤还是喜悦,不管职位高低还是身份贵贱,只要达到“净心”的境界就可以包容一切、敢挑重任。
1705596729
1705596730
实现“净心”的人会得到上帝赠与的一个贵重的礼物。这是使人的一生恒久的快乐不灭的礼物——平安。
1705596731
1705596732
1705596733
1705596734
1705596736
朴槿惠日记:真实记录韩国首位女总统的心路历程 2.我正则世正,世安则我安(朴槿惠40岁)
1705596737
1705596738
1991年,通过一年的思索,朴槿惠终于领悟到正直生活是获得平静心态的重要条件。她总算找到了一个普通人的生活重心。
1705596739
1705596740
从1992年开始,朴槿惠的思绪向外延伸。作为正直生活的主体,自己在社会活动中与他人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关系?或者与他人建立什么样的关系才算是正直的生活?朴槿惠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对此朴槿惠得到的答案是“利他之心”。“利他之心”是正直生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可或缺的因素,这就是朴槿惠1992年思考的主题之一。
1705596741
1705596742
回看朴槿惠的经历,她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再自然不过了。一个从小热衷于服务、救济、育英事业的人,一个长期思索个人与公众人物之人生的人,一个视使命感为至高无上的人,一个拥有正派的私生活的人,这样的人在社会生活中除了“利他之心”以外还有什么可关注的呢?
1705596743
1705596744
也许是因为找到了生活的重心,这个时期的日记里频繁出现“幸福、快乐、愉悦”等词汇。朴槿惠前半生的日记,虽然引发共鸣但读起来还是让人心潮起伏。直到这个时期我们才看到朴槿惠安定的模样,读起这个时期的日记来也使我们静下心来与她共享安定后的愉悦。
1705596745
1705596746
这个时期的日记里还记载着有关政治的若干内容。朴槿惠从这一时期开始就用“利他主义”的观点来看待政治。政治简而言之就是政客与国民之间建立关系的过程,而人与人的关系自然离不开“利他主义”。
1705596747
1705596748
如果说继承母亲陆英修女士的遗志从事育英、奖学金等事业是朴槿惠对穷人的“利他之心”,那么实施阳光政治则是她对全体国民的“利他之心”。为了拯救陷入危机的国家,1997年朴槿惠接受了政界向她发出的参政邀请。我们估计这一时期朴槿惠的思索对她做出参政决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705596749
1705596750
1992年1月12日 利他之心是最高境界
1705596751
1705596752
利他之心是内心可以实现的最高技艺。因为利他之心本身就是天意,拥有利他之心就等于接受了天意。
1705596753
1705596754
1992年1月13日 利他之心,征服痛苦与虚妄的方法
1705596755
1705596756
人类很多言行看上去似乎没什么两样,可随着内心意图的不同,其言行却具有截然不同的意义,从而导致完全相反的结果。
1705596757
1705596758
同样一个热情的举止,同样一个追求的事业,只有当行为本身拥有某种使命时,或奉行天意时,或者以不计报酬、利他精神进行时,这种举止或事业才能摆脱虚妄。
1705596759
1705596760
包括人际关系在内的世间万事都是虚无缥缈的,要想征服这个虚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利他之心”。
1705596761
1705596762
凡是以私欲为出发点的事情,其结果无一例外都是以痛苦和虚妄结束一切。
1705596763
1705596764
1992年1月14日 利他的一生是奉行天意的一生
1705596765
1705596766
不计任何报酬的利他行为是无限美丽的行为,是给人以无限感动的行为。因为这是奉行天意的行为。
1705596767
1705596768
变化无常的世间万事和人间万象也有可能以无尽的痛苦和空虚来结束一切。可是,即使在同一个人世间生活,如果带着某种使命感生活就可以征服痛苦和空虚,还能得到生活的快乐。
1705596769
[
上一页 ]
[ :1.7055967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