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599476e+09
1705599476 编者说明:
1705599477
1705599478 除非另外说明或标注,从本书中摘录的信件均是写给提奥的。大部分信件都未注明日期,估计的时间备注于括号中。本书编号系统与梵高的弟妹约翰娜·梵高-邦格编辑的版本相一致(见参考书目)。信件的影印图片和所附画作,都以信件编号为准,文中提及的画作以星号(※)标记。
1705599479
1705599480
1705599481
1705599482
1705599483
1705599484 梵高手稿:梵高书信、画作、珍贵手稿(典藏修订版)
1705599485
1705599486
1705599487
1705599488
1705599489 梵高手稿:梵高书信、画作、珍贵手稿(典藏修订版) [:1705599393]
1705599490 梵高手稿:梵高书信、画作、珍贵手稿(典藏修订版) Part One 1875—1881
1705599491
1705599492 文森特·梵高直到二十五六岁时才找到他的人生使命——成为一名艺术家。此前,他涉足过艺术品买卖,还做过老师和各类神职。但即便是早期的信件,也能揭示出某些贯穿他一生的个性特征。
1705599493
1705599494 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他总能在风景和自然中寻得心灵的慰藉和创作的灵感。他的信,无论寄自伦敦、海牙,还是欧洲北部,都充满了对周围环境诗情画意的描绘。在他的创作初期,这种田园牧歌般的情愫和虔诚的信仰结合在了一起(他父亲是一位牧师)。虽然文森特最终放弃了他的宗教信仰,但对自然的热爱却丝毫未减。
1705599495
1705599496 青年时期,他的另一兴趣点是长期着迷于描绘乡村生活和体力劳动者。在比利时的矿区博里纳日,他短暂而尴尬地担任过传教士,速写下了矿工的日常生活场景;这些画作也是他辛酸地讲述矿工艰苦生活的最好注解。事实上,正是在此期间,他对神学的兴趣逐渐转向成为艺术家的雄心。
1705599497
1705599498 在梵高的一生中,尽管作品风格几经变化,但他却始终受到同一艺术风格的显著影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对法国艺术家让-弗朗索瓦·米勒的敬仰之情,在他早期的信件和草图中以及他去世前几年成就最高的作品中,都有流露。米勒对农村生活深情而庄严的描绘,对梵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705599499
1705599500 最后,我们还能在他最早期的书信中,看到他和弟弟提奥之间的情谊。自从宣布成为艺术家之后,梵高几乎完全仰赖提奥对他的忠实支持。这份兄弟情谊,是梵高一生中意义最为重大的亲情关系,是他情感、思想和经济上的支柱,其重要程度无以复加。
1705599501
1705599502
1705599503
1705599504
1705599505 梵高手稿:梵高书信、画作、珍贵手稿(典藏修订版) [ 1875年4月18日,伦敦 ] No.25
1705599506
1705599507 附上我的一幅小画,画于上周日,那天早上,房东太太的小女儿死了(她才十三岁)。我画的是斯特里汉姆公共绿地[5] ,一大片草木丰茂的绿地,橡树围绕,鲜花丛生。前一天夜里一直下雨,土地都湿透了,春天的嫩草清新鲜绿。
1705599508
1705599509
1705599510
1705599511
1705599512 _
1705599513
1705599514 [ 1876年4月21日,拉姆斯盖特[6] ] No.62
1705599515
1705599516 我真希望你也能看到学校窗外的风景。学校的房子坐落于一个广场(周围所有的房子看上去都一样,在这儿是司空见惯的事)。广场的中间是一大片草地,四周围着铁栅栏和丁香花丛,午休时,孩子们都在那儿玩耍。我所住房间的那幢房子,也在这个广场。
1705599517
1705599518 _
1705599519
1705599520 [ 1876年5月31日,拉姆斯盖特 ] No.67
1705599521
1705599522 这个小素描画的是从学校窗户望出去的景色,男孩们时常站在窗边,目送来探望他们的父母离开去车站。他们中一定有很多人对此情此景念念不忘。这儿一周来阴雨连绵,特别是在黄昏时路灯亮起来,灯光在湿漉漉的路面上闪烁,你真该来看看。那阵子,斯多克斯先生[7] 时常发脾气,如果白天男孩们太吵,那他们晚饭时就领不到面包和茶了。
1705599523
1705599524
1705599525
[ 上一页 ]  [ :1.70559947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