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618326e+09
1705618326
1705618327 你们看,先生们,世道就是这样。几分钟之前,我们还很安全:现在一切都变得不确定,充满风险。昨天,蒙特韦德还没有火药,没有铅,没有枪。今天,他就大丰收了。有人催促我向敌人进攻,但敌人已经掌握了大势。这里的邮戳是7月1日,现在是7月5日的日落时分。让我们看看明天会发生什么。[90]
1705618328
1705618329 但是明天太晚了。7月6日,玻利瓦尔和5名衣衫褴褛的军官及3名士兵组成的小分队——他部队的仅存力量——别无选择,只能逃离卡贝略港。[91]他们沿着海岸偷偷溜到附近的巴布拉塔港,[92]悄悄登上一艘开往拉瓜伊拉的船。等蒙特韦德的人到达卡贝略港时,保王军已牢牢控制了这个港口及其巨大的仓库。他们刚把这一切收入囊中,一大群满载新兵的西班牙船只又赶来增援。[93]现在他们完全有机会夺取加拉加斯。
1705618330
1705618331 玻利瓦尔沮丧又屈辱,他很清楚共和国势力最重要的立足点之一丢在了自己手上。他要承担责任。他怎么能预料到,作为卡贝略港镇子的指挥官——一个与要塞指挥官相比相形见绌的职位,他最终也要对要塞负责呢?他给米兰达写了两封饱受煎熬的信和一份对灾难事件的详尽报告。他对自己的失败感到痛苦,也对手下人的反复无常和缺乏经验感到厌恶。“我的将军,”他写道,
1705618332
1705618333 我的情绪很低落,我觉得我现在没有勇气指挥哪怕一个士兵。我的虚荣心曾使我相信,单凭胜利的渴望和爱国热情就能弥补我经验的不足。如今我请求您把我的军衔降至最低,或者给我几天时间让我冷静下来……在经历极端条件下的13个不眠之夜后,我已处于罕见的精神崩溃状态……我尽职了,将军,但凡我的士兵有一个愿意留下,我也会战斗到最后,但他们抛弃了我……唉,整个国家都在我手中失去了。[94]
1705618334
1705618335 事实上,就在他7月12日在加拉加斯的共和国军总部写下这番话时,一系列事件正在迅速破坏革命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就在这几天,在玻利瓦尔递交报告并为自己没有与卡贝略港共存亡而痛心疾首之前几天,[95]米兰达已决定把独立抛到九霄云外。
1705618336
1705618337 ***
1705618338
1705618339 “委内瑞拉伤在了心脏。”米兰达在向部下通报卡贝略港事件时这样说。[96]也许这是一种幻灭感的真实表达。也许这是他采取下一步行动的借口。第二天一早,在曙光穿透夜色之前,[97]他的军官们就看见他在住处外面的走廊里踱来踱去。他穿着制服,剃了胡子,梳洗妥当,仿佛在为一个重要场合做准备。“他们现在可能已经攻占广场了,”他对手下说,这里的“他们”指的是玻利瓦尔在卡贝略港的对手,“我们势必要采取非常措施来拯救委内瑞拉。”[98]这话的意思并不是要给军队注入新鲜力量。像大多数手下士兵一样,米兰达早就对这个即将破产的共和国不抱多大希望了。然而,他的下属怕他发火,因此没敢劝他投降,直到米兰达在与新任财政部部长卡萨·莱昂侯爵(Marquis de Casa León)的短暂交谈中亲自提出这一可能性。[99]卡萨·莱昂立即抓住米兰达含糊提到的停火可能,建议大元帅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此事。[100]这位侯爵是生于西班牙的富有地主,他挂心自己的大量财产,而且对命途多舛的共和国冒险丧失了信心。他只想与西班牙和解。[101]
1705618340
1705618341 就在当天,米兰达召集他能聚起的少数几位领导人开会——其中包括两位执政委员会成员弗朗西斯科·埃斯佩霍(Francisco Espejo)和胡安·赫尔曼·罗斯希奥、国防部部长何塞·德·萨塔—布西(José de Sata y Bussy)、司法部部长弗朗西斯科·安东尼奥·保罗(Francisco Antonio Paúl)和卡萨·莱昂侯爵——提议与敌人进行谈判。他认为,共和国陷入了绝境:西部地区、奥里诺科河沿岸、平原地区以及整个海岸线都在西班牙的控制之下。在国家的粮仓,即东南部肥沃的山谷,奴隶们正以费尔南多国王的名义屠杀他们的主人。甚至在他们脚下的拉维多利亚街道上,也有人看到蒙特韦德的士兵在小巷里奔跑。共和国军队每天都因士兵逃跑而减员。现在,随着卡贝略港的陷落,他们已经没有多少武器可供作战了,是讨论停战的时候了。[102]众人表示一致同意。卡萨·莱昂侯爵很高兴,自告奋勇充当中间人。[103]
1705618342
1705618343 与蒙特韦德的谈判于7月12日在巴伦西亚开启,当时玻利瓦尔刚从拉瓜伊拉抵达加拉加斯,并向大元帅呈交了第一封道歉信。为了在与西班牙人谈判之前展示一下自己的实力,共和国军发动了一场适度的攻击。[104]但每个人都心知肚明,下一步要讨论的是板上钉钉的投降事宜。当谈判还在进行时,米兰达从拉维多利亚来到拉瓜伊拉,租了一艘船以备撤离。[105]他设法让卡萨·莱昂侯爵为他的航行预留了2.2万比索。[106]正如一位历史学家所说,这是一个无可辩驳的证据,表明大元帅为了自己的事业而放弃了共和国的事业。[107]
1705618344
1705618345 7月25日,几乎没经多少争论,共和国方面就同意了蒙特韦德提出的条款,甚至任由他来制定所有的细节。该协议似乎确保了最重要的几点:爱国者的生命和财产将得到保护,政治犯将得到大赦,任何想要离开这个国家的共和派都可以获得护照。[108]这份协议被签署并盖章。尽管米兰达没有发表正式声明,但相关消息开始慢慢传到共和派在加拉加斯的大本营。
1705618346
1705618347 米兰达当即下令终止在拉瓜伊拉的一切军事行动,以便有中立船只可供他和其他试图逃离这个摇摇欲坠的共和国的领导人使用。他在确保自己的士兵有组织地解除武装的同时,还强令那些造反的奴隶交出了武器。[109]他试图在拉维多利亚有序组织撤退,但麾下军队几乎有一半已经投靠西班牙一方;其余很多人在返回加拉加斯的长途跋涉中失散在森林里。米兰达于7月29日进入首都,蒙特韦德的部队就紧随其后,这令翘首等待的民众陷入恐慌。独立的旗帜被降下,费尔南多国王的旗帜在城市广场升起,从那一刻起,一种隐现的恐惧笼罩了整个城市。[110]
1705618348
1705618349 恐惧之后紧接着就是愤怒。那些向来不喜欢米兰达的克里奥尔人,现在被他轻易的屈服激怒了。在他们看来,这位大元帅没有发动过一次有力的进攻,没有展现出任何气魄或技巧来部署他的6000名战士。难道激战到底不强过这份屈辱吗?在这座城市被西班牙士兵包围之前,加拉加斯政府没有一名成员接到过投降的预警。米兰达没有和城里的任何领导人协商过;他没有把自己的计划透露给手下军官;[111]另外,尽管外籍士兵为他出了那么大的力,他却没有在投降协议中拟定条款来保障他们的安全通行。[112]在共和国的捍卫者们忙着逃跑,或者忙着取悦蒙特韦德之际,几乎没人想到要捍卫米兰达,尽管投降者显然不止他一个。
1705618350
1705618351 玻利瓦尔对领袖突然单方面辞职感到震惊,随即,他的惊讶变成了愤怒。当初在卡贝略港,如果有这么多听命于米兰达的枪炮和人马能供他差遣,不知会取得怎样的成就?况且,如果米兰达自己坚持不下去,何不把权杖交给能胜任的人?[113]可现在,大元帅的公告张贴在加拉加斯各处,宣布爱国军已不复存在:不到300名蒙特韦德的士兵[114]如今控制了这座1.4万人口的城市。[115]对玻利瓦尔来说,米兰达的大转变只有一个可能的原因:这是最高级别的叛国罪,需要予以迅速而强硬的惩罚。
1705618352
1705618353 玻利瓦尔立即寻求其他共和派人士的支持,希望重建军队,组织一个反对蒙特韦德的新战线,但他逐渐明白,时机已经错失。[116]这些人中有许多都已携家带口奔赴港口。共和国的迅速崩溃和蒙特韦德随处施暴的传闻把他们吓跑了。但是,当玻利瓦尔赶回拉瓜伊拉见证这一情况时,他很快发现,争先恐后的移民大潮被米兰达亲手堵截了:4天来,共和派人士翻山越岭,拥入码头,准备登船,却得知米兰达已下令封港。港口指挥官曼努埃尔·马里亚·德·拉斯卡萨斯(Manuel María de Las Casas)上校明确告诉他们,在米兰达本人出航之前,任何船只不得离港。[117]玻利瓦尔及其支持者们又气又恼地等待着大元帅的到来,并考虑用什么办法能阻止他逃跑。
1705618354
1705618355 7月30日,也就是米兰达打算出逃的那天晚上,拉瓜伊拉港口的废墟上尘土飞扬,充斥着焦躁的人群。令人窒息的热浪终于开始消散,透过临时旅馆敞开的大门,可以看到一大堆人聚集在一起。[118]他们踱着步子,紧张不安,急于逃跑。昏暗的灯光映出一派悲惨景象:船只被禁航的水手,被剥夺武器的士兵,权威尽失的军官,忧心忡忡的母亲,不停哭泣的孩子。在外面嘈杂的街道上,仆人拖着行李箱,骡子在瓦砾中蹒跚而行,身材粗壮的搬运工上前揽活。骤起的晚风吹得海面波涛汹涌,船只在海面上颠簸,考验着水手们的双腿。[119]
1705618356
1705618357 米兰达的行李早在15天前就被送到了拉瓜伊拉,就在“蓝宝石号”上等着他;[120]当年玻利瓦尔正是搭乘这艘船心潮澎湃地从伦敦归来。两年过去了,一场革命也过去了,如今这艘小型护卫舰的舰长亨利·海恩斯(Henry Haynes)只想赶紧接上那位老革命家,逃离共和国的废墟。当晚7点,米兰达刚到港口指挥官家,海恩斯舰长就去恳求他解除封港令,立即登船。大元帅回答说,他太累了,不能马上出海。一进入指挥官拉斯卡萨斯宽敞宏伟的住所——曾经的吉普斯夸公司大厦,他便备感舒适。拉斯卡萨斯邀他共进晚餐,劝他留下过夜。米兰达得到保证,先前允诺他的2.2万比索[121]已运上了“蓝宝石号”,在一名英国特工手中。主人向他保证一切都已就绪,但绝对没有理由非要在天亮之前离开。
1705618358
1705618359 米兰达与拉斯卡萨斯和拉瓜伊拉市长米格尔·培尼亚(Miguel Peña)共进晚餐。作陪的有米兰达的副官卡洛斯·索夫莱特(Carlos Soublette)和前秘书佩德罗·瓜尔(曼努埃尔·瓜尔的侄子)。他们讨论了投降协定条款,瓜尔固执地怀疑西班牙是否会履行这些条款。[122]米兰达粗暴地打消了他的顾虑。他生硬地表示,西班牙被战争搞得心烦意乱,根本没有余力严控委内瑞拉。他希望日后能与新格拉纳达结盟,从卡塔赫纳重返加拉加斯。前任大元帅就带着这样的梦想走向床榻,索夫莱特为他引路,并答应次日一大早会叫醒他。
1705618360
1705618361 但是,一场背叛的噩梦即将降临在米兰达身上。拉斯卡萨斯上校为了讨好新主子,已经事先联系了蒙特韦德。[123]指挥官知道西班牙人很快就会到达并控制港口。这些他也向培尼亚市长透露过。但正在上演还有其他密谋。几天前,愤怒的玻利瓦尔一行找到拉斯卡萨斯和培尼亚,说服他们阻止米兰达离开委内瑞拉。[124]现在,行动已见成效,米兰达正在另一个房间熟睡,包括玻利瓦尔在内的12个同谋者聚集在拉斯卡萨斯家里,决定下一步行动。一场热火朝天的讨论接踵而至,他们对米兰达积怨已久,大倒了一番苦水。他们谈到了他对自己同胞的蔑视,[125]他为法国和英国效力的经历,以及在“蓝宝石号”上等待他的潜在利益。怎么这么巧就从海上冒出个英国船长,急着接米兰达脱险?考虑到英国和西班牙是盟友,谁能确定米兰达没有与之勾结呢?为什么要找卡萨·莱昂侯爵(他从那时起成为蒙特韦德最看重的顾问之一)搜罗这么大一笔钱?也许最令人费解的是:如果米兰达相信蒙特韦德会遵守投降的条件,那为什么不愿意留下来监督这些条款的执行呢?
1705618362
1705618363 到了凌晨3点,12人已经做出决定。他们将逮捕前任领导人,以叛国罪起诉他,并且利用他们在拉瓜伊拉的人手对蒙特韦德发动进攻。[126]拉斯卡萨斯似乎也同意了。他让部队进入警戒状态,士兵们包围了房子,一个同谋者跑上山去安排圣卡洛斯要塞里的地牢。[127]玻利瓦尔和一群人把卡洛斯·索夫莱特从睡梦中叫醒,命令他把他们带到米兰达床边。索夫莱特敲门时,大元帅正在酣睡。“太早了!”米兰达咆哮着,完全误解了副官的意图。[128]但他很快就明白,需要重点关注的是索夫莱特身边的人。“叫他们等着。”米兰达说。玻利瓦尔和托马斯静候在旁,确信已有足够多的士兵包围了这座建筑,不必担心任何埋伏。几分钟后,门打开了,他们看到大元帅衣着打扮一丝不苟,表现得异常镇定。玻利瓦尔开门见山地告诉米兰达,他被俘了。米兰达抓住索夫莱特提灯笼的那只手,把它高高举起,挨个儿端详来抓他的人的面孔。“流氓!流氓!”他叹道,随后把手放下,“你们就知道惹麻烦。”他再无二话,缓步走向吉普斯夸大厦的正门,步入温暖的夜色,顺从地跟着卫兵迈向山上的要塞。那是7月31日的凌晨,天还没破晓。
1705618364
1705618365 培尼亚市长得知米兰达被关进了圣卡洛斯地牢,立即动身前往加拉加斯向蒙特韦德报告这一消息。但是,天边刚露出第一缕微光,他就遇到了从另一个方向赶来的一队身着全套西班牙制服的信使。[129]他们送来的公报要求封锁港口,这正是两面派拉斯卡萨斯意料之中的。没有委内瑞拉新领导人的明确批准,任何船只、旅客和任何国家的公民都不得离开拉瓜伊拉。这项法令明显违反了投降条款。现在大家都成了蒙特韦德的俘虏。
1705618366
1705618367 拉斯卡萨斯上校不失时机地命令手下士兵降下共和国三色旗,升起西班牙国旗。“您可真是出人意表,”海恩斯舰长对拉斯卡萨斯冷言道,“短短几小时就完全改变了效忠对象。”[130]海恩斯的“蓝宝石号”最终成功潜逃,顺便带走了米兰达的钱。在地震后负责运送救援物资的美国军舰“玛蒂尔达号”也成功脱险,不过事前经历了一番猛烈的炮击。[131]在混乱中,玻利瓦尔也成功逃脱了追捕。[132]他匆忙伪装了一番,趁夜色骑马遁入森林,翻越悬崖峭壁,直奔加拉加斯。[133]
1705618368
1705618369 米兰达就没那么幸运了。在圣卡洛斯这座铜墙铁壁的堡垒里待了几个月后,这位曾与杰斐逊和华盛顿等人共进晚餐、与俄国女皇传出风流韵事的梦想家,被人从囚室带出来,塞进了卡贝略港潮湿的地牢里,在那里他又苦熬了半年,感慨于命运的残酷。[134]他在牢里写信给能想到的每一个人,痛斥蒙特韦德的背信弃义;为了引起重视,他甚至声称自己效忠于英国王室。1813年6月4日,他被推上一艘小破船,[135]运往波多黎各的莫罗城堡,最终被送到加的斯城外的拉卡拉卡地牢,那里老鼠出没,十分可怖。三年后,他脖套铁项圈死在了那里。他的尸体和一车普通犯人的尸体一起被扔到了乱葬岗。
1705618370
1705618371 ***
1705618372
1705618373 任何革命故事都绕不开背叛这一主题。欺骗总是位于激进变革的中心。然而,历史并不会以善意的目光看待那天早上在拉瓜伊拉发生的事情。尽管玻利瓦尔将有种种荣耀加身,但米兰达的命运是他身上永远洗刷不掉的污点。他诱导一位老人发动革命,革命失败后却把老人交到敌人手里。毫无疑问,这是骇人听闻的欺骗行径。
1705618374
1705618375 但是,各方都不乏欺骗。爱国者们被米兰达的虚张声势所骗,曾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他们现在的反应来自被出卖的愤怒。他们曾经相信米兰达能指引他们走过革命的起起伏伏,结果发现这位领导人更适应失败而不是胜利。面对明显优势,他摇摆不定,优柔寡断;面对失败,他却总是能够表现得十分出色。与他一同起义的伙伴们确信认清了他的真面目:一个只会在战斗中退缩的骗子,一个缺乏坚定意志却自命不凡的将军。来自美国的特派领事亚历山大·斯科特(Alexander Scott)当时负责监督震后救援物资供应,他向国务卿詹姆斯·门罗提交的报告反映了一种普遍看法:“米兰达可耻而阴险的投降协定将国家的自由拱手出让。如今他声称自己是英国政府的间谍,这是出于事实还是出于内心的卑劣和怯懦,我无法断定……他是一个蛮横又善变的暴君,毫无勇气、信誉和能力。”[136]米兰达的下属同样严厉指责他为彻头彻尾的懦夫,他的行为无异于叛国。对他们来说,私下谈判是不可原谅的。[137]米兰达还想拿金钱报酬,[138]更是无耻下流。
[ 上一页 ]  [ :1.70561832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