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618816e+09
1705618816
1705618817 玻利瓦尔于1813年8月6日进入加拉加斯。[113]对尤里乌斯·恺撒多有研究的他知道征服者应该如何登场。他安排在加拉加斯的城门口接受迎接,就像恺撒的战车在罗马受迎接时一样,迎接他的是穿着白衣、戴着花环、光鲜亮丽的花季少女。[114]当年恺撒进城时,战车由白马牵引;玻利瓦尔进城时,战车是由加拉加斯最显赫家族的女儿们牵引的。该市3万名居民中很多都在现场,熙熙攘攘地排列在道路两旁。过去6个月的战争被称为“惊人的战役”,人们尽其所能地热烈庆祝它的胜利。礼炮声此起彼伏,大教堂敲响钟声,向自由致敬;最后,这位归来的英雄被授予“独裁官”和“解放者”的称号。[115]
1705618818
1705618819 玻利瓦尔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一点毋庸置疑。他从8个月前不足500人的部队起家,击败了西班牙强大的战争机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拥有50万大军的拿破仑几乎在同一时间狼狈离开西班牙,在欧洲战场上节节败退。当玻利瓦尔带着浓密的小胡子和灿烂的微笑进入城里,踏出马车拥抱故乡居民时,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爱戴。[116]色彩斑斓的丝绸从阳台上垂挂下来,号角奏出欢快的旋律,窗户里抛出的玫瑰如雨点纷纷飘落,人们争相目睹这位伟人及其军队的风采,欢呼声响彻方圆数公里。[117]欢迎是如此的热烈而荣耀,梦想终于得以实现,玻利瓦尔禁不住喜极而泣。[118]某个细心的目击者可能曾看到一只亮眼睛的狗跟在玻利瓦尔身边小跑,这只忠实的马士提夫犬内瓦多(Nevado)是战争期间别人送给玻利瓦尔的,[119]还将陪伴他8年。那个旁观者或许还注意到了其中一个19岁的白衣姑娘,她头发光泽,眼睛乌黑,明显被车上那个英雄迷住了。玻利瓦尔本人也注意到了她脸上飞扬的神采。
1705618820
1705618821 她就是何塞菲娜·“珀皮塔”·马查多(Josefina “Pepita”Machado),是加拉加斯一个富裕中产家庭的女儿。她既不是曼图亚诺,也不是有爵位的西班牙人,并没有与生俱来的社会垂青。这样一位成长于动乱时代的少女很可能明白,革命中的世界是变动不居的,而她身后那位杰出的战士可能会提供一个难得的机遇。[120]我们无从得知谁是更主动的那一方,但随着地牢里的革命犯人被释放一空,[121]加拉加斯人欢庆到深夜,在点亮夏夜的烟火下,珀皮塔成了玻利瓦尔的情人。她还会和他继续纠缠6年。
1705618822
1705618823 历史学家们并不认为她是美人。她嘴唇丰满,笑声爽朗而富有感染力,无可否认,她的身材很有吸引力。她会跳舞。不过,除了卖弄风情之外,她的脸蛋平平无奇。她还很执拗、直言不讳、争强好胜,日后将引起玻利瓦尔军官们的厌恶。她拖着母亲和姐妹,跟随玻利瓦尔去到各个地方,必要时甚至还会去战场。[122]
1705618824
1705618825 从玻利瓦尔的巴黎岁月到1813年8月加拉加斯把他当作救世主迎接的那天,其间几乎没有证据表明玻利瓦尔有过浪漫史,可传闻却绘声绘色,流传甚广。他是个公然调情的单身汉,是个热烈但善变的追求者,况且,他每解放一个城市,都有可爱的少女前来迎接,还有野心勃勃的父母在她们背后怂恿。毕竟,他不仅是个英雄,还是个非常富有的人。可以肯定,在那些自由自在的岁月里,珀皮塔·马查多并不是唯一引起他注意的“白衣少女”。但从珀皮塔身上,他看到的是一个作为革命者和奋斗者的女人。她在他的战争世界里待得很自在,也敏锐地意识到她与解放者的浪漫关系所带来的社会荣耀。另一边,作为一名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士兵,一个历经艰难困苦终于重返家乡的浪子,玻利瓦尔精神抖擞地投入了这段风流关系。最终,珀皮塔赢得了他的信任,甚至还参与了国家事务,这令诋毁她的人颇感失望。其中一人抱怨道:“最重要的事务,最终都会落入奉承他的人手中,尤其是他臭名昭著的情妇何塞菲娜小姐,世上最工于心计、睚眦必报的女人。我与那个女妖打过上百次交道了,我必须承认,我想象不出他看上了她身上的哪一点。”[123]
1705618826
1705618827 [1]SB,in Larrazábal,Vida,I,580.
1705618828
1705618829 [2]SB to Iturbe,Sept.10,1812,Curaçao,O’L,XXIX,13.
1705618830
1705618831 [3]Ibid.
1705618832
1705618833 [4]Ibid.,14.
1705618834
1705618835 [5]O’L,XXVII,83.
1705618836
1705618837 [6]Mancini,187.
1705618838
1705618839 [7]玻利瓦尔是1812年11月中旬到达的卡塔赫纳(O’L,I,85),12月1日就去执行他的第一次军事任务(Mancini,187)。他很有可能是在库拉索甚至是在船上撰写的《卡塔赫纳宣言》。
1705618840
1705618841 [8]German Arciniegas,Bolívar,de Cartagena a Santa María,10.
1705618842
1705618843 [9]波哥大此时被立为昆迪纳马卡的首都。1810年7月20日波哥大起义爆发后,成立最高执政委员会,新格拉纳达其他省份也纷纷效法。同年12月各地爱国者代表在波哥大举行会议。会上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的波哥大与主张联邦制的其他省份发生分歧。1811年3月,波哥大宣布其所在省份为“昆迪纳马卡州”(Estado de Cundinamarca),主张中央集权制的纳里尼奥任州总统。同年11月新格拉纳达联合省建立后,昆迪纳马卡拒绝加入。双方发生战争。1813年7月建立共和国。1814年12月,玻利瓦尔率联合省军队攻占波哥大,次年1月昆迪纳马卡共和国被并入新格拉纳达联合省。——编者注
1705618844
1705618845 [10]新格拉纳达联合省:哥伦比亚独立战争时期爱国者建立的国家机构。1810年7月20日波哥大起义爆发后,成立新格拉纳达最高执政委员会,随后,新格拉纳达各省都成立执政委员会。1811年11月27日,安蒂奥基亚、内瓦、通哈等省代表签署《联邦法案》,宣布成立新格拉纳达联合省,试图仿效美国成立联邦制国家。12月制订宪法,卡米洛·托雷斯任联合省总统。1816年5月,莫里略率西班牙军进入波哥大,联合省灭亡。——编者注
1705618846
1705618847 [11]J.de la Vega,La federación en Colombia(Bogotá,1952),106–10.
1705618848
1705618849 [12]Isidro Beluche Mora,“Privateers of Cartagena,”Louisiana Historical Quarterly,39(January 1956),74–5,79.
1705618850
1705618851 [13]据雷斯特雷波(Liévano Aguirre,93)的记载:新格拉纳达有88.7万白人,委内瑞拉有20万;新格拉纳达有14万自由黑人和帕尔多人,委内瑞拉有43.1万;新格拉纳达有31.3万土著和混血儿,委内瑞拉有20.7万。因此,与邻国委内瑞拉相比,新格拉纳达绝大多数是白人。正如莱瓦诺所言,新格拉纳达的“各阶层有更多的共同点……同情多于仇恨”。
1705618852
1705618853 [14]O’L,XXVII,86.
1705618854
1705618855 [15]Masur,Simón Bolívar,156.
1705618856
1705618857 [16]虽然罗德里格斯是他的姓氏,但这是一个很常见的名字,所以人们用他母亲的姓氏托里塞斯来称呼他。德尔·托罗一家也是如此,其实他们也姓罗德里格斯。
1705618858
1705618859 [17]Masur,Simón Bolívar,98.
1705618860
1705618861 [18]Yanes,55.
1705618862
1705618863 [19]“Généalogie et Histoire de la Caraïbe,”87(Nov.1996),1786,http://www.ghcaraibe.org/bul/ghc087/p1786.html.
1705618864
1705618865 [20]O’L,XXVII,96–97.
[ 上一页 ]  [ :1.70561881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