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629375
1705629376
[7] 路德维克·瓦楚里克,《斧头》。(Ludvík Vaculík,La Hache,Gallimard,«Du monde entier»,1972.)
1705629377
1705629378
[8] 拉迪斯拉夫·姆尼亚奇科,《权力的滋味》。(Ladislav Mňačko,Le Goût du pouvoir,Plon,«Feux croisés»,1968.)
1705629379
1705629380
[9] 《被权力陶醉、抛弃》,同前。
1705629381
1705629382
[10] 与本书作者的谈话,2017年11月。
1705629383
1705629384
[11] 马西莫·里赞特,《我不再讨厌的布拉格和俄罗斯人》,同前。
1705629385
1705629386
[12] 哈谢克的小说《好兵帅克历险记》的主人公。——译注
1705629387
1705629388
[13] 贝尔纳·米歇尔,《布拉格美好时代》。(Bernard Michel,Prague Belle Époque, Éditions Aubier,2008.)
1705629389
1705629390
[14] 《捷克文学的赌注》,《自由》杂志,同前。
1705629391
1705629392
[15] 阿兰·芬基尔克劳,《智者仅在颤抖中发笑——读〈玩笑〉》,《一颗智慧的心》。(Alain Finkielkraut,«Le sage ne rit qu’en tremblant. Lecture de La Plaisanterie»,in Un cœur intelligent,Stock/Flammarion,2009.)
1705629393
1705629394
[16] 乔治·费多,法国著名剧作家,特别擅长写滑稽剧。——译注
1705629395
1705629396
[17] 阿兰·芬基尔克劳,《智者仅在颤抖中发笑——读〈玩笑〉》,同前。
1705629397
1705629398
[18] 安东宁·J. 利姆,《米兰·昆德拉》,同前。
1705629399
1705629400
[19] 《与诺尔芒·比龙的谈话》,同前。
1705629401
1705629402
[20] 与维维亚娜·福雷斯特的电视谈话,法国电视二台,1976年11月9日。[Entretien télévisé avec Viviane Forrester,Antenne 2.(www.ina.fr/video/CPB76065770)]
1705629403
1705629404
[21] 《被背叛的遗嘱》。
1705629405
1705629406
[22] 《昆德拉闲谈录》,乔治·叙费尔的采访,法国电视一台,1980年6月。(«Milan Kundera à bâtons rompus»,interview par Georges Suffert,TF1,juin 1980.)
1705629407
1705629408
[23] 弗拉基米尔·扬科列维奇,《反讽》。(Vladimir Jankélévitch,L’Ironie,Flammarion,1964.)
1705629409
1705629410
[24]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机智与无意识的关系》(1905)。
1705629411
1705629412
[25] 奥尔佳·卡丽斯勒,《与昆德拉的交谈》,《文学评论》1985年9月。(Olga Carlisle,«A Talk with Milan Kundera»,Literary Review,septembre,1985.)
1705629413
1705629414
[26] 菲利普·罗斯,《与米兰·昆德拉在伦敦及康涅狄格州的交谈》,同前。
1705629415
1705629416
[27] 同上。
1705629417
1705629418
1705629419
1705629420
1705629422
米兰·昆德拉:一种作家人生 第七章报春的燕子
1705629423
1705629424
“啊,可爱的20世纪60年代。那么我想玩世不恭地说:理想的体制,是一种瓦解中的专政;压迫人的机构运行得越来越糟,但它仍旧在那里,刺激着批判和嘲弄的精神。”[1]2009年,这段略带怀念意味的文字发表在《相遇》中,它提及了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一段特别丰富的时期——从三十岁到四十岁。这一时期不仅属于作家个人的人生轨迹,也涉及某种黄金时代,那时,尽管承袭自斯大林主义的意识形态控制仍在持续,但捷克文化的各个方面——特别是文学与电影——经历着蓬勃的复兴,事后来看,可以说这种复兴预示了“布拉格之春”的政治沸腾。
[
上一页 ]
[ :1.70562937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