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630637e+09
1705630637
1705630638 为躲避摄影记者,他开始采用一些很特别的手段,《雅克和他的主人》的导演乔治·沃勒介绍说:“为推出一个新剧,我们组织了一场新闻摄影会。活动那天,我看到昆德拉来了,脸上贴着橡皮膏。我一看慌了,问他究竟怎么回事。他回答我说:‘别担心。没什么。我只是不愿让别人拍照。’”[26]“什么地方都有拍照的,”昆德拉后来在《不朽》里写道,“树丛后躲着一个拍照的。还有装扮成瘸腿乞丐的。到处都有一只眼睛。到处都有一个镜头。”
1705630639
1705630640 不在公众场合露面,或者处于隐居状态。“他讨厌拍照,”阿兰·芬基尔克劳证实,“20世纪90年代,我让他的摄影家朋友卡雷尔·科西克来巴黎。他和我一起做了多场讲座,大部分在弗纳克书店。昆德拉也参加了,但一直躲在技术室。他的厌恶和拒绝后来越来越严重。有一个合理的原因:他不喜欢记者泄露隐私,他一直努力地控制一切。总之,随着时间的推延,世事变得冷酷。他过着比在80年代更为隐秘的生活。”[27]
1705630641
1705630642 如何解释作家如今过的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尽管弗朗索瓦·凯雷尔是他的朋友,但已多年没有见过他,对此他并不感到特别奇怪:“所有曾生活在专制制度下的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他们学会了提防一切,包括他们的朋友。这是一些曾在恐惧中生活的人。米兰没有摆脱这一规律。他很隐秘,他就是这样。这是我可以理解的某种东西。但因为年纪大了,这一性格特征也许有所加剧。”[28]
1705630643
1705630644 注解:
1705630645
1705630646 [1] 《快报》(L’Express),2008年10月20日。
1705630647
1705630648 [2] 就如批评家昂德里奇·霍拉克所发现的:“昆德拉无疑是一个超出捷克范围的人物。捷克范围内也许很难接受他,反之亦然:昆德拉似乎也很难接受他在自己国家所引起的理解困难。”见捷克《人民报》,布拉格电台转引,2017年11月(Lidové noviny,cité par Radio Prague,novembre 2017)。
1705630649
1705630650 [3] 米兰·荣格曼,《昆德拉的悖论》,同前。
1705630651
1705630652 [4] 菲利普·罗斯,《在布拉格的谈话》,《纽约时报·书评周刊》1990年4月12日,见《工作谈》,同前。(Philip Roth,«A Conversation in Prague»,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12 avril 1990,in Parlons travail.)
1705630653
1705630654 [5] 菲利普·罗斯,《在布拉格的谈话》,同前。
1705630655
1705630656 [6] 尤其是他发表在《辩论》上的文章:《布拉格,正在消失的诗》(1980)和《被劫持的西方或中欧的悲剧》(1983)。
1705630657
1705630658 [7] 克洛德·鲁瓦,《时光之花(1983—1987)》,同前。
1705630659
1705630660 [8] 见《红色母牛报》(第13、14、15期),1992年,《捷克国家安全局合作者完整名单》(第1、2、3卷)。[Ty Rudá krávo,2(13,14 et 15),1992,«Kompletní seznam spolupracovníků StB I.díl».]
1705630661
1705630662 [9] 《昆德拉似向共产党警察告发他的一位熟人》,《人民报》,2008年10月12日与14日。该文被缪利埃尔·布莱维引用,见《政治警察档案公开——从兹丹娜·萨里瓦洛娃到米兰·昆德拉》。(«Kundera prý udal svého známého komunistické policii»,Lidové noviny,12 et 14 octobre 2008. Cité par Muriel Blaive dans L’Ouverture des archives de la police politique de Zdena Salivarova à Milan Kundera,La Découverte,2009.)
1705630663
1705630664 [10] 《捍卫昆德拉的荣誉》,《观点》2008年10月23日。(«Pour l’honneur de Milan Kundera»,Le Point,23 octobre 2008.)
1705630665
1705630666 [11] 据兹德涅克·佩沙特所言,告密者应该是米洛斯拉夫·德拉斯卡。
1705630667
1705630668 [12] 《对昆德拉的诋毁多多》,《交谈》2008年11月6日。(«On avait dû beaucoup calomnier Milan K.»,Causeur,6 novembre 2008.)
1705630669
1705630670 [13] 《昆德拉的流亡》,《新观察家》2008年10月31日。(«Les exils de Kundera»,Le Nouvel Observateur,31 octobre 2008.)
1705630671
1705630672 [14] 《米兰·昆德拉或沉默的冒犯》,《世界报》2008年10月18日。(«Milan Kundera ou l’offense du silence»,Le Monde,18 octobre 2008.)
1705630673
1705630674 [15] 《耶路撒冷演讲:小说与欧洲》,1985年5月10日,见《小说的艺术》。
1705630675
1705630676 [16] 《小说的艺术》。
1705630677
1705630678 [17] 威廉·福克纳致马尔科姆·考利的信,1949年2月11日。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补充道:“注意:‘书’与‘印刷的’;因此不是没有完成的手稿,不是信,不是日记。”
1705630679
1705630680 [18] 扬·楚力克,《米兰·昆德拉》,同前。
1705630681
1705630682 [19] 《阿波斯托夫》,同前。
1705630683
1705630684 [20] 《不朽》。
1705630685
1705630686 [21] 与本书作者的谈话。
[ 上一页 ]  [ :1.70563063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