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632998
他的第一部书《警惕》是一本言情小说,故事发生在英国,有点儿像简·奥斯丁的风格。这部书写得一般,成就不大,在英国被当作了英国人写的小说。不过,库柏发现他喜欢这个工作,喜欢想象作为一名作家可能造成的影响。书是不同凡响的东西,他没有耽搁,又拿起了笔。
1705632999
1705633000
他写道:“按照库柏夫人的建议,我又开始写另一个故事。”(他把妻子称做他“愿望的法官”,“对任何事情都有一流的判断力”。他把所写的都朗读给她听,她给他审看了每一页手稿。)这一次结果大不一样,《间谍》是一部完全的冒险小说,以美国独立战争为背景,库柏说小说的主题是爱国主义。这部小说一炮打响。
1705633001
1705633002
从此,成功对于他就成了家常便饭。下一部小说《拓荒者》在发行的当天中午就卖出了3500册,不到一年就有了法语译本。
1705633003
1705633004
《拓荒者》于1823年出版,那是库柏生活最困难的年代。他建的房子着了火,他两岁的儿子费尼莫尔死了,他有日射病和自称为严重的脾气暴躁症,还有可能是疟疾的发烧。
1705633005
1705633006
在《拓荒者》中,他描述的世界很像他的童年,主要是自己喜欢的情景。小说以库柏镇为背景(小说中称为泰普敦),故事的时间是1793年。在《拓荒者》中,他向读者推出了纳蒂·班波,一位消瘦的老西部人,他长年累月穿着鹿皮制成的护腿,因而获得了“皮袜子”的外号。这个人物很像几年前才去世的丹尼尔·布尼。
1705633007
1705633008
随后又有两部历史小说:《舵手》是一部航海小说;《莱昂内尔·林肯》的背景是独立战争时期邦克山战役时的波士顿。
1705633009
1705633010
在《最后一个莫希干人》中,纳蒂·班波又出现了,背景还是纽约以北,不过这次是60年前纽约的荒野,法国人正和印第安人进行战争,当时的班波正值壮年,是侦察员。库柏写出《最后一个莫希干人》的速度极快,只用了三四个月。这部小说气氛紧张浪漫,充满了暴力和血腥,讲述了当时被称为鹰眼的纳蒂和一个莫希干朋友卿格古柯,在战斗中护送英军将军的两个女儿穿越森林的故事。大段的美国荒野景色的描述——河流、瀑布,还有“遮天蔽日的大森林”,打动了美国读者。其他的美国作家没有进行过这样的描写。小说一发行就在大西洋两岸都获得了成功。
1705633011
1705633012
这部小说是1826年出版的,那年库柏出发去法国,而另一部关于纳蒂·班波的小说《大草原》的创作已经开始。库柏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觉得《拓荒者》《最后一个莫希干人》和这部书会构成一个连续的系列。我承认就目前发展而言,我最喜欢《大草原》……”
1705633013
1705633014
等他和家人在巴黎安顿下来的时候,他已经成为美国最著名的作家。摩尔斯后来写道,他在巴黎的各家书店的橱窗中都能看到库柏的书。自从本杰明·富兰克林以来,还没有哪位美国人受到如此的欢迎和喜爱。库柏喜欢受到关注,这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为了他的祖国。
1705633015
1705633016
他和苏珊经常是拉法耶特位于圣奥诺雷郊道官邸宴会上的贵宾,得到款待,可以通宵参观城南的谷仓、将军塔和15世纪的城堡。在外交宴会和许多奢华的场合,他们都成了人们关注的中心。库柏在事后会用满满几页的信纸来描绘那种“富丽堂皇”——布置的场景、食品以及华丽的礼品。他被称为“美国的沃尔特·司各特”,这是对他很高的恭维,但他私下里并不喜欢这个称呼。画家要为他作画,雕刻家要为他塑像。
1705633017
1705633018
库柏虽然享受人们对他的关注和欢呼,但他远没有沉醉于巴黎社会的“浮华”。拉法耶特把他引见给路易·菲利普国王。他发现国王是那么得平易近人,他很乐意听国王饶有兴趣地讲述其在美国的日子。不过,对于他遇到的其他人,库柏倒不大佩服。他私下里写道:“害怕有失身份或架子,让许多傻瓜举止不爽。”
1705633019
1705633020
不过,库柏还是喜爱巴黎,这一点无可置疑。他喜欢在那里生活和工作——觉得在巴黎要比在纽约干扰少一些,特别满意孩子们在那里受到的教育。
1705633021
1705633022
作家的豪宅及其生活方式和他的作品《大草原》中背景的质朴之间的反差简直是天壤之别。这次,在《大草原》中纳蒂·班波已经是一个老人。他冲在了西进浪潮的前沿,一直向西,就像丹尼尔·布尼晚年所做的那样,穿越了森林,跨过了密西西比河。以前还没有人这样演绎过美国的历史。库柏通过纳蒂之口说道:“这的确是一条让人精疲力竭的道路,我一路上看到了许多,路途中也饱受苦难。”纳蒂发现即便是辽阔的大草原也变得越来越“拥挤”了。
1705633023
1705633024
对于有些读者来说,在巴黎这样的环境中创作这样背景的故事,描写那些空旷的、没有人迹的荒野,有点儿不可思议。而对库柏来说,无论在什么地方,“严格地奉行自己是美国作家的原则是一种荣誉”。
1705633025
1705633026
与此同时,他正在得到美国作家从未获得过的回报,法文版的《最后一个莫希干人》不断“攻城拔寨”,影响越来越大。他以从未有过的速度在赚钱和攒钱,到1832年,他估算了一下未来一年的财产收入,大约有2万美元,而在欧洲2万美元是一大笔财富。
1705633027
1705633028
对于其他在巴黎的美国人来说,他的出现、他的成功和声望是一种令人骄傲的事情,他是“我们的同胞库柏”。更让他们骄傲的是,他是那么明显地以美国人的方式处事,比如,从不掩饰自己的财富。库柏交的一位朋友是北卡罗来纳的学医的学生,名叫安什贝尔。他写道,库柏是“最优秀的美国人”。他还写道:“重要的是,他在巴黎潇洒地生活着。”
1705633029
1705633030
的确,库柏和他的家人——他的妻子、四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再加上三四个佣人——在路易十六大厦占用了两层宽敞的、设备齐全的房间。这是位于巴黎第七区的圣日尔曼区的圣铎米尼克大街59号的宾馆。苏珊在给她姐姐的一封信中写道第七区是“这个城市很出名的地方”。库柏的故事是美国人成功故事的全新版本。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是梦寐以求的!库柏写道:
1705633031
1705633032
客厅有30英尺长,17英尺宽。木质装饰上雕刻着各种图案,特别是门上的雕刻更是千姿百态……门窗的框上都绘制着各种精美的图案。四面固定在墙上的大镜子把大厅照得一片明亮,高大雅致的落地窗让大厅显得更加宽敞。
1705633033
1705633034
根据苏珊的描述,客厅长长的法式窗户在第二层,“挨着库柏先生的书房”;一层是餐厅,窗外对着公园。“我们非常舒服、安静地俯瞰着我们公园周围的五六个公园,非常宜人,这让我们心旷神怡。”
1705633035
1705633036
孩子们的音乐课和艺术课也上得非常好。五个孩子可以像“本族人那样”使用法语、意大利语和德语闲聊。即使是最小的、只有7岁的保罗也可以轻松地讲这三种语言,并用这三种语言阅读。这使得他的父亲十分骄傲,到处炫耀。
1705633037
1705633038
不过,他们第一年在巴黎社交界的风光很快就过去了。“我们几乎隐居起来,不怎么出去,不怎么见人”,苏珊写道。她的健康是他们避人的习惯借口,他们都不喜欢上层社会的浮华。除了苏珊时好时坏的健康状况以外,库柏一到人多的地方就不舒服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不去参与社交,而是尽量躲开,我的健康和追求都让我不得不这样做。”他对法国人对他的大惊小怪感到越来越厌倦了。
1705633039
1705633040
“人们似乎认为美国人会写作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大多数人似乎对美国人出版的图书一无所知,“除了他们称为美国的富兰克林博士和库柏先生的之外”。
1705633041
1705633042
尽管他们很少接受请柬,库柏和苏珊却经常宴请“美国圈子”里要好的朋友,摩尔斯、纳撒尼尔·威利斯、霍雷肖·格里诺(只要他在巴黎就请),还有阿什贝尔·史密斯以及那些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只要是拥护波兰解放的朋友。波兰的解放一直是库柏热切支持的事业。威利斯常描述库柏家早餐会上波兰人和美国人大方和好客的气氛。也许在大西洋东岸再没有其他地方用荞麦煎饼来待客的了。
1705633043
1705633044
似乎每一位受邀请到库柏领地的美国人都非常珍视这次经历。爱玛·薇拉德写道:“和库柏先生及其家人度过了几小时极其愉快的时光,我在他身上发现了并不是所有被称为美国人的人身上都有的东西,那就是真正的美国精神。”
1705633045
1705633046
摩尔斯总是出现在这里,好像他是这个家庭的成员一样。每天在卢浮宫的工作一结束,他就会和库柏一起步行到圣日尔曼区,和库柏的家人一起共进晚餐并一直谈论到夜间。摩尔斯开始教库柏的女儿苏画画,这自然使得一些人觉得他对苏的感情超过了一时的兴趣。这些传言很快传到了纽约,也可能包含了几分真实。苏珊·库柏在1832年给她姐姐的信中特意强调:“我们真诚的朋友摩尔斯先生,对父亲的兴趣远大于对女儿的兴趣。”库柏坚持认为,虽然摩尔斯是一个“优秀的人”,但他不是一个“对20岁的年轻女士有魅力的人”。
1705633047
[
上一页 ]
[ :1.70563299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