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633709
1705633710
霍姆斯对他在巴黎岁月的珍惜,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巴黎医学界之外的所学,还有就是从在巴黎生活本身所得的东西——那里有那么多的艺术、音乐、诗歌和高雅的对话。
1705633711
1705633712
沃伦和鲍迪奇也是一样,他们一辈子也忘不了第一次走进卢浮宫看到珍宝时的感受,忘不了巴黎歌剧给人的兴奋,忘不了看到莫里哀的作品在舞台上表演,忘不了看到塔里亚尼舞蹈给人的刺激。他们知道这些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人性,以便在专业上做得更好。
1705633713
1705633714
鲍迪奇的儿子温森特后来写到他的父亲:“他永远也不会让他对病例的兴趣掩盖这样的事实:他是在面对着一个和他一样的人。”温森特自己出国学医时亨利·鲍迪奇告诉他:
1705633715
1705633716
在把医学作为你主要目标的同时,记住,我希望你尽量多了解艺术和音乐。我常想,对一些可怜的无精打采的病人来说,我坐下来和他们聊一聊让人愉快的欧洲之行,也许比我给他们吃下的所有那些药品的效果都好。
1705633717
1705633718
鲍迪奇、沃伦和霍姆斯成了一生的朋友和同行,他们都忘不了共同的巴黎。听了沃伦在马萨诸塞医学协会的讲话后,霍姆斯在给他的留言中说他很遗憾很多话没有听清楚:“我怀疑我的耳膜不像年轻的咱们在三兄弟饭店喝勃艮第葡萄酒时那么好了。”
1705633719
1705633720
他们后来都回到过巴黎,有人还不止一次。有时他们是因为健康原因去巴黎,希望在那里住一段时间有助于振奋精神,这样有时很起作用。梅森·沃伦的一生身体都不大好,但在巴黎学习期间没什么问题。他后来3次回到巴黎。第一次是1844年,他精神抑郁。从巴黎回去之后,他又精神奕奕地工作了10年。去巴黎时,他重新去了所有那些老地方,鲍迪奇和霍姆斯也是一样。
1705633721
1705633722
在1867年回巴黎时,鲍迪奇发现在原来住的拉丁区的老房子里,那个老看门人还在那里。他惊奇地写道:“见到了我的老门房约翰,他还清楚地记着我。”他又去了第一次和奥丽维娅·雅德莉见面的地方。作为此行的高潮,他和皮埃尔·路易共进晚餐,路易已经80岁了。鲍迪奇描写说路易很英俊:“你能想到一个老人有多英俊,路易就有多英俊。”五年后,路易去世了。
1705633723
1705633724
霍姆斯只回去了一次,是在1886年。他把这叫做瑞普·凡·温克尔的大梦试验。像别人一样,他也到王子街走了走,充满了回忆。根据他们后来写的那么多回忆,对于他们所有人来说,在巴黎的“医学生”生活,用小詹姆斯·杰克逊的话来说,是“最快乐的生活”。
1705633725
1705633726
1705633727
1705633728
1705633730
美国人在巴黎:重现19世纪法国大变革时代历史全景 第二部分
1705633731
1705633732
1705633733
1705633734
1705633735
1705633736
1705633737
1705633739
美国人在巴黎:重现19世纪法国大变革时代历史全景 第五章 美国热潮
1705633740
1705633741
我们在台阶上遇到六个光彩照人的守门人,他们穿着猩红色的制服,戴着油光的假发,他们领我们进门,把我们交给国王的一个随从,由他把我们带到国王面前……
1705633742
1705633743
——乔治·坎特林
1705633744
1705633745
一
1705633746
1705633747
“事物变化越多,就越是保留着老样子。”这句话是法国作家阿方斯·卡尔所说,常常被人引用。但假如生活按部就班地过着,其发生的变化往往是深刻的、不可逆的。
1705633748
1705633749
变化来了——剧烈的、前所未有的变化:按时间、班次发的汽船把横跨大西洋的时间缩减了一半;遥远的两个地方之间的通讯瞬间就可以完成,这是一个名叫路易·达盖尔的巴黎艺术家的发明,塞缪尔·摩尔斯第一次见到这一发明时就把其称为这个时代“最美丽”的东西;几个世纪的欧洲君主制被始于巴黎的政治动乱所推翻;在短短不到20年的时间内,巴黎自身也发生了让人无法想象的变化。
1705633750
1705633751
1838年标志着变化的开始。4月份,“天狼星”号明轮汽船从科克出发来到纽约。随后而来的一艘汽船是来自布里斯托尔的“大西部”号。当然两艘船全部都带着帆,但是它们全程都有“永不停歇”的蒸汽机作为动力。
1705633752
1705633753
有了蒸汽发动机,汽船就可以在海上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作直线航行,当然由于风的缘故,或多或少可能有些小弯曲。现在可以按计划时间出发了,没风时也不用再等风了,这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过去常常因为风的原因不能按时出发,造成延误,可能会一拖就是好几天。
1705633754
1705633755
5月1日,星期二,“天狼星”号从纽约起程,开始返航。这是汽船第一次从美国出发,开往欧洲。成千上万的人挤满了码头来见证这一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乘坐这条船的有詹姆斯·戈登·班尼特,《纽约先驱报》的出版商。他抵达英国时宣称:“我们正处于一个新时代的开端。”
1705633756
1705633757
这是一次艰难的航行,伴随着狂风和巨浪,但还是仅仅花了17天时间。塞缪尔·摩尔斯乘随后出发的一艘帆船从纽约出发,但是直到6月中旬才到达伦敦,整整晚了一个月。
1705633758
[
上一页 ]
[ :1.70563370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