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637973e+09
1705637973 当时混乱的局面也惹恼了利基特将军,他下令第1师后撤,而彩虹师则待在原地不动。盟军高层驳回了潘兴将军的请求,决定让法国集团军率先进入色当,一雪普法战争战败的耻辱。尽管这一决定引起了一些非议和指责,不过在我看来,法军在这场战争中表现英勇,能征善战,忠诚奉献,这一殊荣他们当之无愧。
1705637974
1705637975 同时,针对我的非议和批评也悄然而生,可我开始并没有察觉。这些非议主要针对我违反部队某些规定的个人行为,例如不戴钢盔和防毒面具,身上不携带武器,总是拿着马鞭,不愿在后方进行指挥,等等。有人将这些批评一股脑儿都呈报给总部。所有这些批评都流于表面,在个人事务方面,部队里的高级军官本来就可以按自己的喜好行事。我不戴钢盔是因为戴上钢盔让我头痛;我不戴防毒面具是因为这会让我行动不便;我不愿随身携带武器是因为我的任务是指挥士兵战斗而非直接与敌人进行搏斗;我手里拿着马鞭是我自小生长在西部形成的习惯;我在前线指挥作战是因为我无法在后方有效地调动兵力。可最后总部某位长官还是把这些蠢话放在心上,派出一名军官找我的战友谈话,就我的日常行为进行调查。在沃库勒尔的时候,我们师一名参谋被调到总部。他把这次调查报告的一部分发给我,报告中满是战友们的赞美之词,而这次调查在我心中引起的不快也烟消云散了。
1705637976
1705637977 当这份调查报告呈交给潘兴将军时,他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进行回应:“别再说这些废话。麦克阿瑟是我们部队里最优秀的军官,我还打算让他当师长。”
1705637978
1705637979 潘兴将军说到做到。11月6日他公开任命我为42师师长,此事于我而言意义重大。在军队调整组建过程中,42师原来的师长梅诺尔将军将前往新组建的军担任军长。在离开彩虹师时,梅诺尔将军给潘兴将军写了一封信,对我在他手下工作时的表现进行评价,信中满是溢美之词。他同时把这封信的副本寄给我母亲。母亲说这是她收到的最宝贵的礼物,她直到去世前都一直珍藏着这封信。
1705637980
1705637981 交战双方于11月11日签订了停战协议,实行了停火。当时42师正处在比藏西,我们师和其他三个师被选中一起执行对德国的占领任务。我们行军穿过比利时和卢森堡,前往莱茵河地区。11月晚些时候,我收到潘兴将军写给我的一封私人信件,信中说由于签订停战协定的缘故,华盛顿暂停所有将官的提拔。他遗憾地告诉我,我暂时无法升任少将。我把42师的指挥权交给克莱芒特·弗莱格勒少将(在莱文沃斯堡时他曾担任我的营长),回到84旅任旅长。我把指挥所建在辛奇希,在那里可以俯瞰莱茵河。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几个世纪以来的浪漫与传奇让此地更添魅力。
1705637982
1705637983 不久之后我就病倒了,病因是喉部感染,或许是因为在战争中吸入过多毒气而造成的。我病得着实不轻,不过多亏了军医和好运的眷顾,我终于挺过来了。在部队休整的这段时间里,全师将士都过得很开心。当地人对我们热情友好。他们过着有条不紊的生活,精打细算却又慷慨大方。我们与当地人相互尊重,友好相处。在战争中我们常常梦想有这么一天,可以耀武扬威地“饮马莱茵河”,不过等我们来到莱茵河畔,那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早已烟消云散了。我们在这里看到德国这一伟大民族与生俱来的显赫与威严。当我们接到命令回国的时候,我们竟感觉依依不舍,仿佛是即将离家而不是回家。从第一批运兵船离开霍博肯那时算起,我们现在离开美国已经整整十八个月了。
1705637984
1705637985 潘兴将军亲自授予我服役优异勋章,而法国方面授予我第八步兵团荣誉下士称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阿尔卑斯步兵营荣誉上等兵称号和军事勋章绶带。除此之外我还获得了许多外国勋章。
1705637986
1705637987 我们乘船回到美国,码头上冷冷清清,没有欢呼的人群,没有欢迎勇士归来的仪式,没有盛大的游行,什么都没有。我们走上码头,各奔前程,随风飘散,我们的“彩虹”就此消散。
1705637988
1705637989 第一次世界大战就这样结束了。
1705637990
1705637991
1705637992
1705637993
1705637994 老兵不死(麦克阿瑟回忆录) [:1705637467]
1705637995 老兵不死(麦克阿瑟回忆录) 第四部分 捍卫和平(1919—1941)
1705637996
1705637997 我于1919年6月12日出任西点军校校长,当时西点军校的状况简直是一团糟。因为战时对军官的需求激增,原来的四年学制缩短为一年。大战期间,9119名军官在法国战场上阵亡或负伤,因此当时西点军校迫在眉睫的任务是为军队造就一批新的军官。
1705637998
1705637999 “西点已经落后时代四十年了,”时任陆军总参谋长佩顿·马奇将军在正式任命我为西点军校校长时直白地对我说。即便是西点学员和员工固有的自豪感也被现实泼了一盆冷水。无论如何,必须重整西点军校,对课程安排进行重大的调整。
1705638000
1705638001 当时美国国内公众并不支持军校建设,这对重整西点军校极为不利。我们的国家有一种奇怪的习惯:当战争威胁来袭时,政府便拼命增加军备;可是时局一旦好转,政府便把国家安全问题和军备问题抛到脑后。当时许多人认为,既然上一次大战是“终结一切战争的战争”,从此往后民主制度不会再受到任何威胁,军官们有可能永远不用上战场,那为何要花费巨资培养军官呢?西点军校还有存在的必要吗?西点军校可以完全撤销。即使这场战争不是最后一次大战——当然他们认为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还可以把培训后备役军官的任务交由一般高等学府,这样岂不更好?
1705638002
1705638003 与此同时,国会一门心思削减开支,要把西点军校的预算降到最低。某些议员目睹了“为备战浪费公帑的现象”之后大为震惊,提出了“军费开支正常化”的口号。他们说:“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一定要缩减开支。”
1705638004
1705638005 面对这种情势,我首先前往华盛顿向政府要员们陈情,他们中很多人是我的老相识。美国许多民众经常批评美国国会,将所有痛苦和不幸都归咎于国会。不过在我看来,国会中大多数人都表现出耐心细致、以礼待人、办事高效的品质。如果能把实际情况向他们一一说明,他们定会暂时放下党派纷争,从大局出发,勇敢坚决地采取有益于国家的措施。这次也不例外。
1705638006
1705638007 我向他们极力陈情,最终国会做出了妥协,通过一道法案,将西点军校的学制定为三年。后来他们完全接受了我的意见,学制最终恢复为四年。
1705638008
1705638009 当时我碰到的最大问题是西点军校内部的问题。我在担任校长后的第一次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任西点校长期间的目标:培养学员们积极奋发的精神,向他们灌输“三清”原则——为人清白,生活清洁,思维清晰;营造自由的氛围,摒除狭隘的排外主义思想,让学员们主动而非被动地遵守学校纪律;学员的任务不再是一成不变,而是逐步增加学员的职责,使其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并培养其自身的人格力量;增加课程设置,让西点军校跟上时代和教育理念发展的步伐;使西点军校与美国陆军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1705638010
1705638011 定好目标虽易,执行起来却绝非易事。马奇将军并没有夸大其词,西点军校的课程设置和学制的确是一团混乱。在战争的压力下,西点军校择优录取的标准一降再降,全体学员的士气十分低落。
1705638012
1705638013 西点军校传统的纪律惩戒制度主要建立在高年级学员的威望和影响力之上,可现在西点校园里已经没有高年级学员了,这一制度难以执行。没有高年级学员给他们做出榜样,新学员们对西点军校上百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几乎一无所知。在1919年6月我上任之时,整个西点军校已经面目全非,老西点军校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要建立一个新的西点。
1705638014
1705638015 不过当时的情势毕竟还有许多有利之处。作为一所优秀的军校,西点军校拥有优良的校舍和教育设施;老西点的优良传统已经深深根植于西点军校毕业生的心中;一战中的实战经验为西点军校的发展指明了道路;西点军校的教职员工认真敬业;而国会很快就通过了恢复四年学制的决议,使我们能更快地着手改革。我们的任务是在此基础上,遵照上述原则,充分利用所有有利条件,建成一个新的西点军校。新西点保留老西点原有的优良传统,为未来的战争做好准备。西点军校培养出的军官必须具有教育引导、指挥军队、鼓舞士气等多种能力,在战争危机中使每个参战的国民都能成为高效的士兵或军官。
1705638016
1705638017 西点改革计划的基础可以文绉绉地概括为“行为民主”,凡是关注西点军校的人都以西点学员中盛行的民主而骄傲。西点的民主原则确保每位学员,无论贵贱贫富,都可凭借自身的人格力量和实际能力获得应有的地位。每位学员在西点四年间都穿同样的衣服,吃同样的食物,学同样的课程,享受同样的津贴待遇,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竞争,连起床和熄灯的时间也一样。
1705638018
1705638019 “荣誉第一”准则是军人生涯最坚实的基础。荣誉准则意味着个人行动要从全局出发,维护集体荣誉,个人对战友、社会乃至整个国家负有责任。在其他多个行业中,个人利益被摆在首位,可是对军人来说,国家安全和荣誉才是第一位的。在对西点学员的最终评价中,最看重的是其个人的品格。
1705638020
1705638021 当时针对西点军校狭隘片面的攻击主要集中在西点军校是否阻碍了学员的发展。批评者们认为,学员们在西点军校接受军校教育的四年是人生中至为重要的四年,是他们人格塑造和选择职业的关键时期,而西点军校的教育把他们的兴趣和精力局限在狭窄的范围内。在这四年中,他们本可以熟悉外面的世界,了解各种风俗习惯和社会标准,可是西点军校并没有为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当他们走上社会时,他们与其他人在知识和意识上缺乏共通之处。他们已经成年,可是他们的社会经验只相当于高中生。在这四年里,他们就像是被关进了修道院,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1705638022
[ 上一页 ]  [ :1.70563797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