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658849e+09
1705658849 什么是打哈欠。
1705658850
1705658851 癫痫
1705658852
1705658853 痉挛
1705658854
1705658855 麻痹
1705658856
1705658857 冷得发抖
1705658858
1705658859 流汗
1705658860
1705658861 饥饿
1705658862
1705658863 睡觉
1705658864
1705658865 口渴
1705658866
1705658867 情欲
1705658868
1705658869 然后,他继续研究人体的肌腱和肌肉系统——“关于引起肩膀到肘部运动的肌腱系统”“关于引起大腿运动的肌腱系统”,等等。这一主题可能与另一幅描绘了手臂和腿部的肌腱的早期解剖学速写有关。 106  这幅速写在技术上的缺陷表明这是列奥纳多在解剖的同时画的,因此画得更粗糙、更仓促。
1705658870
1705658871 在这个解剖学研究项目中,我们已经感受到列奥纳多对全面性的渴望,而这也成为列奥纳多科学研究的弱点:一切都必须重新解释,每个主题都会打开许多其他需要检视的主题。
1705658872
1705658873  
1705658874
1705658875 “论人体”这一研究的一部分是一系列草图,这些草图以平面图的方式描绘人体比例,并建立了人体不同部分之间的数学比例。 107  我们在此再次发现了维特鲁威的影响。维特鲁威是公元1世纪的罗马伟大建筑师和军事工程师,他的著作是一份对古典时期有关和谐比例主题的理论和实践的独特记录。温莎城堡皇家图书馆藏有一些关于这一主题的素描,年代约为1490年;另有一些草稿现已失传,但在《惠更斯古抄本》中可以看到副本,这份古抄本于16世纪下半叶汇成,可能由米兰艺术家吉罗拉莫·菲吉诺编汇,他是列奥纳多的前助手弗朗切斯科·梅尔齐的学生,因此可以接触到梅尔齐收集的大量列奥纳多的资料。
1705658876
1705658877 这些关于人体比例的速写中最著名的一幅——事实上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素描之一——即《维特鲁威人》(Vitruvian Man ),也被称为《圆形中的人》(Homo ad circulum ),它已经成为列奥纳多和他志向远大的心灵的一种标志。就像大多数非常著名的作品一样,人们更多的是在孤立的名气的聚光灯下看它,而非在其创作背景下看它。
1705658878
1705658879
1705658880 《维特鲁威人》。
1705658881
1705658882 《维特鲁威人》是一幅大尺寸金属笔素描(13.5英寸×9.5英寸),现存于威尼斯的学院美术馆。 108  它之所以存于威尼斯,可能与乔康多修士1511年在威尼斯出版的对开本《维特鲁威文集》有关,其中有一幅依照这幅素描而作的版画。素描上方和下方都有手写的文字。上方的文字这样写道:
1705658883
1705658884 建筑师维特鲁威在他关于建筑的作品中说,大自然以如下方式安排人体比例:四指为一掌;四掌为一足;六掌为一腕尺(cubit)[前臂的长度,词源为拉丁文cubitus,即肘部];四腕尺为人身高……
1705658885
1705658886 这些比例——引自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的第3卷开头——写到后面越来越精密:“从肘部到指尖的长度是身高的1/5;从肘部到腋窝的长度是身高的1/8”等。素描下方是以手指和手掌为单位画的量尺。
1705658887
1705658888 素描中画的是同一个男子摆着两种不同的姿势,与文字中的两句话相呼应。双腿并拢、双臂水平伸出的男子说明了素描下方的这个句子:“Tanto apre l’omo nelle braccia quanto è la sua altezza”——“人张开双臂的宽度等于他的身高”。因此,这名男子被封闭在一个正方形中,正方形的每条边有96指长(或24掌长)。另一个人双腿分开,双臂抬得更高,表达了一种更为专业的维特鲁威法则:
1705658889
1705658890 如果你张开双腿,使身高降低1/14,然后抬起你张开的双臂,直到中指的指尖与头顶齐平,你会发现张开的四肢的中心是你的肚脐,双腿之间的空间将是一个等边三角形。
1705658891
1705658892 画中这名男子被封闭在一个以他的肚脐为圆心的圆中。
1705658893
1705658894 这幅素描的魅力部分源于抽象几何与观察到的物理现实的相互作用。画中人的身体只画了个大概,但是轮廓优美,肌肉结实。双脚似乎真的踩在正方形的底边上,或是撑着圆环。这两个形体为观者带来一些动感,使人想到体操运动员的动作,或像鸟摆动翅膀一样上下挥动手臂的人。人的身体以简洁、图解式的线条勾勒,但面部的处理方式相当不同。人脸画得更精细,打上了富有戏剧性的阴影:这个人怒目而视。
1705658895
1705658896 我有时会想,《维特鲁威人》是否是一幅自画像。直观而言,它似乎并不是——这幅素描绘于1490年左右,画中人看起来比38岁大。同样的情况是,脸部是用来说明附加文字中所说的人体比例的,例如从发根到眉毛的距离等于下巴尖端到嘴的距离。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特征是理想的或模范的。然而,这幅素描的整体理念似乎是对这些抽象的生理—几何对称进行物理性的现实表现,因此圆圈中这个看起来严肃的人似乎不是随便的一个人,而是某个人物——某个眼神犀利深邃,留着浓密的中分卷发的人。至少我想说,《维特鲁威人》中含有自画像的元素:那个代表着自然和谐的人也代表着唯一能够理解它们的人——作为艺术家、解剖学家和建筑师的列奥纳多·达·芬奇。
1705658897
1705658898
[ 上一页 ]  [ :1.70565884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