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672906e+09
1705672906
1705672907 [85] A. Kašina-Evreinova:Podpol’e genija. Seksual’nye istočniki tvorčestva Dostoevskogo. Petrograd 1923:56 f.,66 f.
1705672908
1705672909 [86] 斯特拉霍夫称,文学史学家Pawel Wiskowatow是这件事的证人。但是,鉴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涉及个人隐私问题上一向讳莫如深,而且他与Wiskowatow只有一面之交,因此斯特拉霍夫的说法并不具有可信性。
1705672910
1705672911 [87] Perepiska L.N.Tolstogo s N.N. Strachovym,Bd. 2. Sankt Petersburg 1914:307-310.
1705672912
1705672913 [88] S.V.Belov,V.A.Tunimanov:A.G.Dostoevskaja i ee vospominanija. In:Anna Grigor’evna Dostoevskaja:Vospominanija [Erinnerungen von Dostojewskijs Frau]:30.
1705672914
1705672915 [89] Kjetsaa 1985:397.
1705672916
1705672917 [90] Pascal 1970:293 f.;Catteau,Jacques:Dostoevsky and the Process of Literary Creation. Cambridge u.a.1989:94.
1705672918
1705672919 [91] Svincov,Vitalij:Dostoevskij i stavroginskij grech. In:Voprosy literatury 2/1995:122.
1705672920
1705672921 [92] Anna Grigor’evna Dostoevskaja:Vospominanija [Erinnerungen von Dostojewskijs Frau]:418.
1705672922
1705672923 [93] Letopis’žizni i tvorčestva F.M.Dostoevskogo. 3 Bände [Chronik zu Leben und Werk F.M.Dostojewskijs]:551.
1705672924
1705672925 [94] Turgenev:Polnoe sobranie sočinenij,Bd. 13. I. Moskau,Leningrad 1968:49.
1705672926
1705672927 [95] F.M.Dostoevskij:Polnoe sobranie sočinenij v tridcati tomach.[30-bändige Gesamtausgabe der Werke F.M.Dostojewskijs,aus der hier zitiert wird,einschl. Kommentare] 3:364.
1705672928
1705672929 [96] F.M.Dostoevskij:Polnoe sobranie sočinenij v tridcati tomach.[30-bändige Gesamtausgabe der Werke F.M.Dostojewskijs,aus der hier zitiert wird,einschl. Kommentare] 3:364.
1705672930
1705672931 [97] Svincov,Vitalij:Dostoevskij i stavroginskij grech. In:Voprosy literatury 2/1995:132.
1705672932
1705672933 [98] Peter von Matt:Literaturwissenschaft und Psychoanalyse. Stuttgart 2000:132-135.
1705672934
1705672935
1705672936
1705672937
1705672938 陀思妥耶夫斯基传 [:1705670121]
1705672939 陀思妥耶夫斯基传 第五章 回归之路(1871~1876)
1705672940
1705672941 陀思妥耶夫斯基传 [:1705670122]
1705672942 返回俄国
1705672943
1705672944 “眼下最要紧的事是返回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在1871年4月底从威斯巴登给身在德累斯顿的妻子的信中这样写道。[1] 那是他最后一次失败的赌场冒险,靠赌博发财的梦想从此彻底破灭。几年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债务依然堆积如山,而德国却令他越来越感到厌烦,特别是在1871年德法签订和约之后。另外,长期置身于俄国发生的一系列政治事件之外也令陀思妥耶夫斯基感觉越发压抑。就在这年7月1日,圣彼得堡法院就涅恰耶夫案件正式开庭,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正在创作中的小说《群魔》描写的主题。此外,安娜已经身怀六甲,这一次她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要把孩子生在俄国。
1705672945
1705672946 6月底,陀思妥耶夫斯基收到了《俄罗斯导报》汇来的一千卢布支票。这些钱刚好够还清余下的债,还有到圣彼得堡的火车票钱。就在启程离开德累斯顿前,陀思妥耶夫斯基交代妻子生起火炉,然后将一堆手稿付之一炬,其中包括《白痴》、《永远的丈夫》和《群魔》的草稿。身为前政治犯,再加上在日内瓦时与奥加辽夫的联系,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直是秘密警察监视的对象。为了避免入境时被俄国边防刁难,他必须小心行事。1871年7月2日(6月20日),陀思妥耶夫斯基一家坐上火车,从德累斯顿前往柏林,并于次日一早换车继续驶往圣彼得堡。在东普鲁士边境的维尔巴利斯车站,陀思妥耶夫斯基随身携带的行李受到了严格盘查。这时候,年仅两岁的小女儿柳波芙被折磨得不耐烦: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小家伙又累又饿,忍不住扯开喉咙大哭了起来。俄国海关人员只好匆匆结束了检查,放陀思妥耶夫斯基一家过了境。
1705672947
1705672948 到达圣彼得堡后,一家人租下了“两间带家具的陋室,周围住着一群讨厌的犹太商人”(1871年7月18日)。离住处不远是尤苏波夫公园,公园里的绿地为圣彼得堡的酷暑带来了一丝难得的清凉。1871年7月16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大儿子费奥多尔·费奥多洛维奇(Fjodor Fjodorowitsch)在这里降临人世。刚返回圣彼得堡的几个星期,夫妻俩忙着走亲访友,接待来客,去政府机关办理各种手续,为新家置办家当。两人离开圣彼得堡之前的家当,特别是私人藏书,都已经发霉、遗失或被继子帕沙变卖。帕沙虽然已经二十三岁,但一直没有正经职业,整天游手好闲地混日子。
1705672949
1705672950 7月底,陀思妥耶夫斯基去了趟莫斯科,和卡特科夫商量《群魔》连载的后续事宜以及稿酬的问题。不久后,《俄罗斯导报》汇来的三百卢布到了账,陀思妥耶夫斯基一家搬到了距离圣彼得堡科学中心不远、环境安静的谢尔普霍夫大街。安娜说服家具商,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为这个四居室的新家添置了价值四千卢布的全套家具。[2]
1705672951
1705672952 1871年9月,圣彼得堡一份报纸报道了著名作家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结束四年海外生活、返回圣彼得堡的消息。接下来,按照安娜的说法,一场“和债权人的搏斗”开始了。[3] 自60年代以来,俄国物价飞涨,特别是在大城市,日常生活成本与日攀升。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一家四口来说,《俄罗斯导报》的稿酬连日常基本开支都难以应付。陀思妥耶夫斯基原本希望能够从亚历山德拉·库马宁娜姨妈的遗产中分得较大份额,另外再从出版商斯特洛夫斯基那里为其非法盗印自己的作品获得一定的赔偿,但这两个计划一时都落了空:库马宁娜姨妈的案子迟迟没有进展,斯特洛夫斯基破了产,安娜原指望能够接手的其名下的出租屋,也因为欠税问题被拍卖。
1705672953
1705672954 1871年4月,阿波隆·迈科夫想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向文学基金会申请四百卢布贷款补助,帮助作家为维权继续和斯特洛夫斯基打官司。但是,作为文学基金会早年最积极的成员之一,陀思妥耶夫斯基却对好友的想法不抱任何希望。他在信中对迈科夫说,如今只有虚无主义者才有望得到文学基金会的帮助,相比之下,作家物质上的拮据并不会被人当回事(1871年4月13日)。陀思妥耶夫斯基当然知道,对文学基金会这个政治上持左翼立场的团体来说,重要的问题并不在于如何帮助作家解决经济困难,而在于面对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一位政治皈依者,必须保持态度上的疏远。在这样的背景下,1873年1月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大公、后来的亚历山大三世沙皇批准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提供救济款更显现出重要的象征性意义。作家在谈起这笔钱时,只是含糊地提到“一笔庞大的款子”(1872年2月4日)。来自皇室的经济资助不仅解决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对贷款的急迫需求,同时也让他与皇室之间建立了直接和持久的联系。如果换成亚历山大·普希金这位“俄国文学之父”的话,他一定会为与“权力场”的亲密关系感到羞耻。但陀思妥耶夫斯基却反而以此为荣。在他看来,沙皇政权或曰沙皇专制是唯一适合俄国的政体。1873年2月10日,他给亚历山大皇储寄去了一本《群魔》单行本,并在附函中写道:
1705672955
[ 上一页 ]  [ :1.70567290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