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695474
1705695475
人们经常认为,亚历山大在排外问题上与亚里士多德有着根本的分歧,这位未来的世界征服者有着比“城邦”更广阔的政治眼界。有的学者甚至断言,“天才与天才的相遇……既没有更深的意义,也没有产生实际的影响”。46但是,即使假定亚历山大后来采取了某种形式的种族融合政策——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观点,我们也没有理由认为,他最初不曾由衷地支持过亚里士多德的看法。甚至他最理想主义的支持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塔恩(Tarn)说:“亚历山大之所以侵略波斯,首要原因无疑是他从未想过不去做这件事情,这是他继承而来的使命。”47
1705695476
1705695477
再者,他背后还有整个希腊文化舆论在支持他。欧里庇得斯就持有这样的看法,即“蛮族人”应当(eikos)臣服于希腊人。柏拉图和伊索克拉底都把所有的非希腊人视为天然的敌人,他们可以被随意地奴役或消灭。而亚里士多德本人则认为对抗蛮族人的战争本质上就是正义的。48这些说法可能会被认为荒诞不经而受到不屑;但是它们并没有比德·戈宾诺⑥ 的雅利安超人理念更荒诞。而且无论荒诞与否,它们都具有支配信念的力量,从而能以最根本的方式影响人们的生活。当希特勒要灭绝欧洲的犹太人时,他的行动正是基于某些人可以被当作次等人而加以清除的信念,也就是说,像亚里士多德那样,他将这些人与野兽或植物等同了起来。
1705695478
1705695479
不过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蛮族人的兽性或植物性有其特殊的性质,这种性质必定在他的学生心中激起过一阵回响。他写道,“没有人会把生存的价值简单地等同于饮食或性的乐趣……除非他是奴性十足之辈”(即奴隶或蛮族人)。另一方面,对这样的人而言,是野兽还是人毫无区别。他引用的重要例证是纵情声色的亚述人萨达那帕罗斯(Sardanapalus,即亚述巴尼拔[Assurbanipal])。可见,蛮族人之所以受到蔑视,说到底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完全沉溺于感官之乐的生活。49事实上,单纯的享乐生活正是亚里士多德教他的学生要予以鄙弃的东西。这种学说对亚历山大必定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因为他向来看重自制和克己(至少在他事业的早期阶段是这样),而且他热烈而易感的天性显示出他具有很强的英雄崇拜倾向。(对他来说,英雄是神话人物还是当代豪杰,这并无分别:他可能会以阿基琉斯为榜样,但他同样也会学习老先生列奥尼达斯快捷的步伐。)亚历山大饮食很有节制;他对金钱极为轻蔑,慷慨地把战利品分发出去,只给自己留下很少的部分;他说,他最能感知自己也是凡人的时刻是“在性爱与睡觉之时”50。显而易见,亚里士多德对他的教育和影响是根本性的。无论是好是坏,在米扎的几年给他留下了永久的烙印。
1705695480
1705695481
当然,亚里士多德关于分别对待希腊人和蛮族人的建议也可以有更加现实的解释:谁要是想最大程度利用所要利用之人,他就必须尽可能地迎合他们以赢得他们的合作。希腊人要求以平等相待,独立感——无论多么虚幻——是他们最为关切的;与之相反,亚洲人只响应、或者说尊崇严厉的威权——这也是维多利亚时代的民政事务官员的信条。不管亚里士多德是否有意设计这门课程,亚历山大学都学得再好不过了。我们会看到,他把它应用到了他后来所接触到的每个人和每个团体中。
1705695482
1705695483
他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其师无所不包的科学兴趣,以及与之相应的强烈的经验主义倾向。在一次课堂测试中,他被问及遇到某些情况时怎么办,他回答说碰上了才会知道——这个回答必定深得亚里士多德的赞许。和他的伟大前辈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一样,亚里士多德相信,经验和观察是科学发展的唯一正确基础,现代科学依然很大程度上基于这一原则。当亚历山大发动亚洲侵略行动时,他随军带了一大群动物学家、植物学家和勘探员;他们收集的材料和信息为好几部划时代的科学著作提供了基础,其中就包括亚里士多德本人的《动物志》(Historia Animalium)。同样,这一前无古人的业绩的幕后推动者是谁不言而喻。
1705695484
1705695485
此外,亚历山大对医学和生物学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二者都是亚里士多德本人特别喜爱的学科。普鲁塔克说,终其一生,亚历山大“不仅喜爱医学,而且实际上当朋友生病时他还会前去救助他们,为他们开出相应的治疗方法和饮食疗法”。51此类科学教育让他最受益匪浅的,或许是由此形成的敏锐而灵活的头脑,以及根据事情的本身、不带偏见地即时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此,我们其实已经触及了他作为战场统帅最鲜明的品质。
1705695486
1705695487
从更一般的层次上看,亚历山大学习的课程正是柏拉图所规定的,在当时的学园成员中十分流行。他阅读并谈论诗歌,特别是荷马的,我们已经看到他对《伊利亚特》有多么迷恋。他在几何学、天文学和修辞学等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修辞学的分支、通常所说的辩论术,即以同等的辩才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辩驳。亚历山大十分喜爱辩论术,在这一方面,亚里士多德的教育后来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其原因不难看出。对普通率直的马其顿人来说,“一个从正反两方同样善辩之人显然是虚伪之徒,这恰恰证明了他是一个十足的骗子”。52年老的伊索克拉底因亚历山大的教育没有委托给他、或者他修辞学校的某个成员而愤恨不已,在他眼里整个学园式的训练都是有害无益的。我们现在尚有一封他大约于公元前 342 年写给亚历山大的信,在信中他用一种委婉的外交辞藻告诫年轻的王子,那些只会钻牛角尖的智术师根本无法教他如何有效地应对残酷的政治现实。他指出,君主的职责不是说服而是命令,亚历山大应当远离辩论术。后来事情的发展证明,这是一个十分高明的建议,即便它是出于偏狭的动机。然而不用多说,它被无视了。53
1705695488
1705695489
亚历山大在弥达斯花园待了三年之久,在这段时间里,马其顿和希腊城邦、特别是雅典的关系不断恶化。当年轻的王子和他的导师在米扎的林荫中漫步时,腓力有许多更急切和更现实的事务要处理。公元前 342 年,他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色雷斯上,马其顿与之相邻的边境最为虚弱,于是他沿着赫布鲁斯河谷建立了许多军事殖民地。殖民者是马其顿的渣滓——各类惯犯、失业的雇佣兵和各种捣乱分子。其中有个地方获得了波聂洛波利斯的别名,意为“匪徒之城”:很显然,腓力这一安排可谓一举两得。与此同时,(根据他一惯的王朝政策:参见上文第 27 页)他又娶了第四位妻子——一个色雷斯君主科特拉斯(Cothelas)之女美妲(Meda)。她为他带来了一份丰厚的嫁妆和一个有力的盟友。而据我们所知,奥林匹娅斯没有任何反对。54
1705695490
1705695491
对于腓力的最终目标,德摩斯提尼不抱有任何幻想。他说,马其顿国王在那里过冬,“不是为了色雷斯人仓储中的黑麦和谷子”,而是作为一项长远计划的一部分,意在夺取“雅典的港口、船坞、战舰和银矿”。55这一前景让雅典人非常惊恐,于是他们派遣一位名叫狄奥佩特斯(Diopeithes)的雇佣兵队长前往色雷斯的凯尔索涅索斯(加利波利半岛),任务是在那里“保卫雅典的利益”——这是一种经典的委婉说法。狄奥佩特斯随行带了一些所谓的“殖民者”,看起来这些人和腓力沿赫布鲁斯河安置的那些人一样,同属无赖之徒。他本人差不多就是一个由政府赞助的海盗,以敲诈保护费为生。伊索克拉底对这种进攻性策略颇为不安,他写了一封公开信给腓力,建议马其顿和雅典达成谅解,并且再次提出共同远征波斯的方案。56
1705695492
1705695493
腓力对狄奥佩特斯的行动提出了正式抗议,雅典公民大会为此进行了一场激辩。与此同时,他开始在色雷斯征集一支大军,其中包括来自塞萨利和马其顿的援军。德摩斯提尼发表了两次激烈的演说,反对召回狄奥佩特斯,强调事态紧急,决不能让腓力在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占据上风。他还指出,与民主城邦的征兵制相比,马其顿的常备军有着巨大的优势。腓力的战士要更加训练有素得多,而腓力本人“无论冬天还夏天,不会有片刻空闲”;雅典可能无意与腓力对抗,但腓力已经向雅典开战了。57不仅如此,德摩斯提尼还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地看到,腓力是如何最有效地对雅典施加压力的。马其顿人“正在建造战船和船坞”,他们的目的已经昭然若揭。如果腓力占领了拜占庭,那么雅典的粮食供应将受到严重威胁。几年之后,在重述腓力的事业时,德摩斯提尼简要地说道:“他注意到我们比其他国家消耗更多的进口谷物,于是力图控制粮食贸易。”公元前 342—前 338 年,在错综复杂的政治诡计背后,潜藏着无时不在且非常有效的经济勒索的威胁。58
1705695494
1705695495
德摩斯提尼积极主张不要妥协,必须让狄奥佩特斯留在原地。更重要的是,应当派一个使节前往苏萨,是时候跟波斯大王和解了。希腊城邦应当消除分歧,并组建一个新的泛希腊联盟;特别是要说服拜占庭与雅典重新恢复旧日的友谊。59这些建议大部分都得到了执行。拜占庭和阿拜多斯加入了雅典同盟。狄奥佩特斯仍旧担任指挥官,同时雅典与一些希腊城邦组建了一个反马其顿联盟。当腓力将奥林匹娅斯的叔父阿律巴斯从伊庇鲁斯的王位上赶走,并代之以莫罗西亚的亚历山大时,雅典针锋相对地为阿律巴斯提供政治庇护。海军建设计划得到了扩充。雅典公民大会还举行投票,决定授予色雷斯的凯尔索涅索斯的友好城镇特别荣誉。公元前 340 年 3 月,公民大会又投票授予德摩斯提尼一顶金冠,他在大酒神节上接受了这份荣誉。60
1705695496
1705695497
重中之重的是,一个秘密使节从雅典前往苏萨,并且斩获硕果。波斯大王最终被说服,决定公开与马其顿对抗。这一举动对希腊城邦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必定相当巨大。他还为使者提供了一笔庞大的应急资金,专供贿赂希腊政客以挑起反对腓力的战争(后来单单德摩斯提尼一人便被控私吞至少 3000 金德里克)。腓力发现他面临着有生以来最严重的危机,于是他以其特有的机敏和精力立即行动起来。61作为试探,他请求拜占庭和佩林托斯(普洛彭提斯[马尔马拉海]的一个重要港口)兑现他们与马其顿达成的协议,配合他征讨狄奥佩特斯。二者至少在名义上还是他的盟友,却都直截了当地拒绝了他的请求。腓力不作过多的争论,直接调动他的新舰队;他决心在形势恶化之前教训一下这些叛逆的盟友,迫使他们回到联盟中来。这次他打算亲自指挥远征,于是他召 16 岁的亚历山大回到佩拉,正式任命他为马其顿摄政和掌印大臣,由老练的安提帕特作他的顾问。
1705695498
1705695499
① 作者说是“vagina”,而普鲁塔克的希腊原文为τῇ γαστρὶ,当为子宫(或腹部)。
1705695500
1705695502
1705695503
③ 布凯法拉斯就是牛头马或有牛头烙印的马的意思。
1705695504
1705695505
④ 近来,赫劳斯特(Chroust)提出,他早在公元前 348 年——亦即柏拉图死前就离开了雅典,并且是由于雅典反马其顿情绪的增长,而不是因为哲学抱负受挫;进而,他随后在赫尔迈亚斯和密提勒涅居留,更多是源自腓力的政治命令,而非受科学求知欲的驱使。尽管政治因素不应被低估,但这种观点似乎走到了另一极端,过犹不及。——原注
1705695506
1705695507
⑤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 年),维也纳心理治疗师,以及个体心理学派创始人。
1705695508
1705695509
⑥ 德·戈宾诺(de Gobineau,1816—1882),法国小说家,著有《论人类种族的不平等》(Essai sur l’inégalité des races humaines),宣扬雅利安种族优越论。
1705695510
1705695511
1705695512
1705695513
1705695515
马其顿的亚历山大 第三章 壮志未酬身先死
1705695516
1705695517
亚历山大的学生时代结束了。从现在起,这位年轻的王太子将在一个甚至比伊索克拉底所规定的还要更严酷的学校中接受训练,并且还要承担更大的责任。这可能就是腓力刻意安排的“刚毅训练”策略。根据特奥弗拉斯托斯的说法,1他和奥林匹娅斯都因儿子对异性恋爱不感兴趣而忧心忡忡。他们担心他会变成一个充满女儿气的性别倒错之人(gynnis),甚至为此招来了一个名叫卡利克塞娜(Callixeina)的漂亮的塞萨利名妓,以帮助激发他的男性本色。据说奥林匹娅斯本人经常求他去跟这个女人发生性关系,这表明他实在对她没有太大的兴趣;但是,谁家的孩子会乐于接受母亲为其挑选的情人呢?
1705695518
1705695519
另一方面,亚历山大作为摄政的行动却丝毫没有阴柔之气。腓力刚刚踏上他的拜占庭征途(首先是攻打佩林托斯),迈狄人就发动了叛乱,他们是色雷斯和派奥尼亚边境上的一个强大而好战的部落。亚历山大立即北上讨伐,他打败了叛军,占领了他们的城市,并将其变成马其顿的军事前哨。他将这个新殖民地重新命名为亚历山德罗波利斯,效仿的是腓力的另一个类似的军事前哨——菲利波波利斯。在他父亲操心的领域,亚历山大从不缺乏竞争精神。人们常说,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一个城邦,亦即建立一个城邦,就是一种公开的僭越,其行为与反叛无异。但话说回来,他是摄政,手握大印就足以说明他的权限之大。再者,严格说来建立一个单纯的军事殖民地原本就是他的权利之一。可是即便如此,他的行动也是一个危险信号,腓力必定会觉察到的。在奥林匹娅斯的长期熏陶之下,亚历山大对王权的渴望使他绝不会满足于做一个临时的摄政,而腓力本人正当盛年,仍是一个精力充沛之人。迟早有一天,他们俩之间一定会出现纷争。2
1705695520
1705695521
1705695522
1705695523
[
上一页 ]
[ :1.70569547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