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696466e+09
1705696466
1705696467 正当他舒服地坐下准备就餐时,附近的营帐里却传来哭泣和哀悼之声。亚历山大派了一个侍从去查看吵闹声是怎么回事。原来,波斯宫廷的一个宦官看到波斯大王的战车和皇家仪仗,于是妄下结论说大王已经死了;此刻,大流士的母亲、妻子和子女正为他哀恸。亚历山大赶忙去澄清这不幸的误解。他一开始是想让密特里涅斯去走一遭,因为这是个波斯人。不过有人提醒他,叛徒(密特里涅斯以萨尔狄斯城投降[参见上文第 184 页],现正与马其顿人勾结在一起)的出现可能会使那些妇人更加难受。于是,他便改派近身护卫官列昂那托斯前往,此人同时也是他的密友。
1705696468
1705696469 当列昂那托斯及其侍卫来到王太后的营帐门前时,王太后的侍从尖叫着跑了进去。她们想当然以为,所有被俘妇女就要被处决了,而来人就是行刑队。列昂那托斯有点尴尬地走了进去,大流士的妻子和母亲立即扑倒在他脚下,请求让她们在临死前先把君王的遗体安葬。列昂那托斯通过翻译官之口告诉她们不要害怕,大流士没有死,而且亚历山大不是出于个人的敌意而反对他,他是在“为亚洲的统治权而合法地战斗”。她们将保留所有与其皇室身份相称的头衔、礼仪和标志,并且还会得到与她们从大流士那里得到的一样多的津贴。正如塔恩所注意的,“后来的作家们不厌其烦地渲染亚历山大是如何对待这些妇人的,对他所作所为的赞美恰恰直截了当地表明了人们对他所做之事的期待。”63
1705696470
1705696471 另一方面,这种宽宏大量不太可能完全是出于利他的动机。亚历山大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学到了许多有关波斯习俗和宗教的知识。他想必知道,在阿契美尼德王室中,王位继承权很大程度上要通过母系方面来建立64——这就是在波斯的宫廷政治中王太后会有如此大权力的原因之一。因而,毫不奇怪他会对大流士的家人这么好:当时机一到,她们就是他将自身篡夺者身份合法化的唯一机会。他对她们的怜悯既是值得称赞的,也是充满政治意味的。当他经过长途奔袭回到营地后,他对一个侍友说道:“走,我们去大流士的浴盆里清洗战斗的汗污”——别人却提醒他,浴盆现在不属于大流士,而是他的了。不用说,相同的道理自然更加适用于这些极为宝贵的人质。
1705696472
1705696473 伊索斯之战是一场巨大的胜利,但还不是真正的决战。这场胜利使亚历山大摆脱了极度危险的处境。它带来了丰厚的战利品,而且宣传意义极大。不过,有超过 10000 名雇佣兵有序地逃脱了,他们将构成另一支波斯军队中的希腊人部分的核心;巴克特里亚等东方行省也尚未触及;而最重要的是,只要大流士还没被擒获,战争就不可能结束。
1705696474
1705696475 ① 原文如此,但帕美尼翁的女婿是科伊诺斯。
1705696476
1705696477 ② 原文如此,疑为帕美尼翁。
1705696478
1705696479 ③ 亚历山大的交通线有多么不稳当,我们可以通过这一事实看出:安福特洛斯及其队伍必须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穿行内陆地区,还得装扮成当地人的模样以免被人认出(Arrian 1.25.9)。——原注
1705696480
1705696481 ④ 时间在 4 月底。参见缪里森的研究(Murison, Historia 21 (1972), 404),作者是根据季节的天气状况推算出来的。——原注
1705696482
1705696483 ⑤ 在此背景下,有两个与货车最初之奉献相关的传说特别有趣,二者都是从弗里吉亚人那里流传下来的。第一个是这么说的。很久以前,在一次国内的斗争中,神谕曾预言会有一个驾着货车的人来结束弗里吉亚人的不和,并从此统治他们。弥达斯——一个贫穷的农民,他在民众集会争论这个神谕时驾着牛车过来,于是就成了国王。而根据第二个故事,弗里吉亚人最初居住在马其顿的边境上——其实就是弥达斯花园(参见上文第 55 页),该花园以他们的国王的名字命名。后来,他们移民小亚细亚,在戈尔狄昂附近定居了下来。这意味着他们成功征服了土著居民,而这个故事亚历山大在米扎做学生时必定已经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听说过了。当弥达斯把他的货车奉献给宙斯时,其实就是回报他得以统治弗里吉亚一事(大概也象征着他与其人民四处漂泊的游牧生活的结束)。——原注
1705696484
1705696485 ⑥ 也可以这么认为——毫无疑问这正是亚历山大所理解的:神谕的措辞是很模糊的,因为希腊语中的“luein”不仅指“解开,松开”,也指“分解,打破,分解”。不管怎样,他用剑劈开就是一种正确的象征手法,因为如果要成为亚洲之主,他只能依靠武力。——原注
1705696486
1705696487 ⑦ 另一可能的地点是稍稍偏南的哈桑贝利山口,那里现在铺设了一条主干公路:参见前引缪里森(Murison)著作第 408 页。由此出发,有一个稍小一些的卡勒科伊山口可以通往伊索斯平原。——原注
1705696488
1705696489 ⑧ 亚历山大受塔伦敦之邀前往意大利;他带着 15 条船和众多的马匹渡过海峡,而留下克里奥帕特拉(亚历山大大帝的妹妹)作为摄政。在公元前 331 年之前,他一直征战顺利(有证据表明他的冒险得到了他妻舅的同意,如果不说积极支持的话),但最后却死在了战场上。据说他曾评论道,他在意大利遇到的都是男人,而亚历山大在亚洲打的都是女人。参见本章注释 55,在下文第 538 页。——原注
1705696490
1705696491 ⑨ 据说,由马其顿叛徒阿敏塔斯统领的希腊雇佣兵曾劝他留在平原作战,在那里他将具有人数上的优势。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大流士的大军(据某些史料说有六十万之多)纯属虚构,是马其顿宣传人员编造出来的。在伊索斯,他所指挥的军队不会比亚历山大的多多少,甚至可能还没那么多,因为他行动过于匆忙,都来不及等待边远行省的军队到来。不管怎样,即使专业人士也不得不佩服波斯大王的策略。参看 Arrian 2.7.1;QC 3.8.11-13;Plut. Alex.20.1-3。缪里森(前引著作第 400—403 页)很欣赏大流士那受人低估的战略天分,不过他对此事的叙述在一些重要方面与本文有所不同。——原注
1705696492
1705696493 ⑩ 把卡尔达凯斯部署在前线是一种新的尝试,不过也仅此一次。至于战前他多大程度上信赖这些人的战斗勇气,可以从他安排在他们前方及两侧的强大弓箭兵中做些推测。参见塔恩的论述(Tarn, vol. II, pp. 180-82)。据说大流士的雇佣兵有 30000 人,而卡尔达凯斯更是多达 60000 人;这一数字遭到了波利比奥斯的批判(Polybius, 12.18),他认为狭窄的海岸不可能容纳如此之多的士兵。这一反对意见对于许多现代学者来说很有吸引力,不过它忽视了方阵纵深这一因素。这些部队的各个单元会排成多少行呢?这一问题仍有待探讨。——原注
1705696494
1705696495 ⑪ 然而,在战后他写给安提帕特的信件中(Plut. Alex. 20.5, Moral. 341C),亚历山大只提到:“我碰巧被一把匕首击中大腿。不过,这一击并没有导致什么严重的后果……”
1705696496
1705696497
1705696498
1705696499
1705696500 马其顿的亚历山大 [:1705693782]
1705696501 马其顿的亚历山大 第七章 永生的宣示
1705696502
1705696503 大流士一刻也不停地逃跑,不顾崎岖的山路,也不管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一心只想在黎明之前尽可能把亚历山大甩得远远的,而陪在他身边的只有少数几个参谋军官和侍从。次日早晨,他和其他散乱的逃跑部队会合,其中包括 4000 名希腊雇佣兵。他带着这些残兵往东奔跑,一路马不停蹄,直到渡过幼发拉底河进入巴比伦为止(参见 Arrian 2.13.1; QC 4. 1.1-3;Diod. 7.39.1)。此时此刻,波斯大王完全吓坏了。大流士估算着亚历山大几天内就能赶来攻打巴比伦的城门,而他那被击溃的部队根本没法再打另一仗。帝国的管理彻底乱了套;波斯大王的御前会议成员大多也是战场指挥官,天知道他们此刻到底在哪儿。
1705696504
1705696505 因而,大流士没有其他选择,只能靠自己主动采取行动。既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再打一仗,他决定尝试一下外交手段。虽然还有很多疑虑,这位逃亡的、忧心忡忡的亚洲之主还是草拟了一份外交备忘录给亚历山大,提出了一些和谈条款。如我们所见(下文第 240 页),大流士所提出的条件极为慷慨:他大概想不到他的对手竟会断然拒绝。他还不了解亚历山大的野心之大和抱负之强。
1705696506
1705696507 在战后的某天早上,亚历山大在他的挚友赫淮斯提翁的陪同下,亲自去会见大流士的女眷。两人都只穿着马其顿战袍,赫淮斯提翁更高大、帅气。王太后希绪冈比斯(Sisygambis)自然而然把他错认成了亚历山大,于是匍匐在他脚下哀求。当侍从指出错误时,她满脸尴尬,不过她鼓起勇气“重来一遍,对亚历山大表示礼敬”。国王对她的道歉并不在意,只说:“老太太,没关系的。你没有弄错,他也是亚历山大。”接着,他亲自重申了他让列昂那托斯传达的承诺:他甚至答应为大流士的女儿们提供嫁妆,并以与其皇室身份相称的礼遇抚养波斯大王六岁的儿子。这个孩子一点也不害怕,当亚历山大叫他过去时,他立马跑了过去,搂着国王的脖子亲吻。亚历山大被这一举动打动了,他对赫淮斯提翁说,多可惜啊,做父亲的却没有儿子那样的勇气和镇定。1
1705696508
1705696509 此后,根据惯例他去看望了伤兵,还为牺牲将士举行了隆重的军事葬礼,整支军队都为他们游行致敬。而那些英勇作战者则各自得到了勋章。尼卡诺尔之子巴拉克洛斯(Balacrus)被任命为奇里乞亚总督,因为哈尔帕罗斯而空缺出来的财政官和军需官这两个职位,亚历山大则分派给了菲罗克塞诺斯(Philoxenus)和科厄拉诺斯(Coeranus)。除了其他职责,他们还负责监管各地的铸币厂(在奇里乞亚和密里安德罗斯,后来又增加了阿拉多斯、比布罗斯和西顿的),作为普遍的政策,亚历山大开始从这些铸币厂发行自己的钱币。
1705696510
1705696511 马其顿人第一次实际体验到东方的奢华,一个个都陶醉于其中:大流士的营地(哪怕最重要的辎重已经运到了大马士革)所提供的战利品完全超乎他们的想象。亚历山大自己可能不屑一顾,但将士们可不会。从今而后,他们对舒适生活的向往日渐增长。在经过马其顿的近乎斯巴达式的艰苦生活后,他们很容易堕入挥霍无度的放荡之中。有个军官在自己靴子上钉满了银钉。还有一个在御用的紫色地毯上接见自己的部下。他们还占有了大量的波斯妾婢和随营人员,随着亚历山大军队不断深入亚洲,这类人员的数量日益膨胀。有时,这倒也不见得是好事。安提戈涅(Antigone)被帕美尼翁之子菲罗塔斯纳为情妇,后来被唆使去监视菲罗塔斯,报告他的私下谈话(参见下文第 339—340 页)。不过,正如普鲁塔克所说,马其顿人现在“就像狗一样渴望追逐和扑抢波斯人的财富”,这也不足为奇。
1705696512
1705696513 战役甫一结束,亚历山大就告诉他们,“除了用亚洲的主权来为他们的辛劳加冕以外,再无他事”。最终,这成了一项无限拓展的计划。如果他们以为将很快追上大流士,在抢得另一堆波斯战利品后胜利回国,那么注定会失望。实际上,在这征战的关键阶段,亚历山大必须仔细思考未来的战略方向。他所打败的波斯军队并没有被彻底击溃,同时也绝非大流士最后的后备兵力。这支军队的幸存者四散而逃。其中有些人,包括骑兵在内,往北跑到了托罗斯山;他们很可能会切断亚历山大那一向脆弱的安纳托利亚交通线。东部的行省未曾受过侵犯,它们的军队也根本没到伊索斯来,而在这些行省中大流士将征募新防御军队的主力。
1705696514
1705696515 眼下谁也无法说清波斯大王到底去哪儿了,而亚历山大也不想掉进广袤亚洲的危险的游击战当中,去面对一群游离不定的敌人。此外,腓尼基舰队依旧逍遥海上,波斯仍然控制着爱琴海的大部分地区。尽管伊索斯之战必定会对希腊城邦产生极大的心理震撼,但这种影响很容易受到高估。而小亚细亚的局势依旧极不稳定,亚历山大的下一步战略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亚历山大能够最终击败大流士的方式是诱引他再次正面交战,而且这一仗波斯帝国还得把全部力量都投进来。因此,他很精明地决定,暂时先去应对其他事务。波斯大王的自尊心摆在那里,等时机一到,他自会来决一死战。在此期间,大流士将有足够的时间来重整和加强已然残损的军队。
[ 上一页 ]  [ :1.70569646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