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696866
不过此时,波斯的整个战线正在迅速崩溃。同样,崩溃的关键因素又是波斯大王跑了。大流士驾着战车,穿过平原,朝阿比拉方向逃窜,在身后卷起了无数的烟尘。马扎欧斯一看见他逃跑,就立即停止了跟帕美尼翁的长时间殊死搏斗。在遥远的另一侧,贝索斯早已开始相对有序地撤退。帕美尼翁的塞萨利骑兵原本寡不敌众,打得十分艰苦,现在却可以冲出去追击落败的敌人了。80不过,亚历山大杀死或俘虏大流士的企图又一次落空。当帕美尼翁虏获波斯人的辎重以及大象和骆驼时,国王却往尘土飞扬之处疾驰而去,还指望着能追上大流士的人马。当夜幕降临时,他让疲惫不堪的士兵和马匹休息了一两个小时,然后又继续追到了半夜。马其顿军队连夜追赶约 75 英里,终于在黎明时分进入了阿比拉,却发现大流士已经走了。不过,和在伊索斯一样,他把战车、弓以及不下 4000 塔兰特的钱币留了下来。这倒也是个货真价实的安慰奖;再说不管怎样,波斯大王的声望遭到了严重的打击,相对而言他个人的逃窜也就不那么重要了。阿契美尼德帝国已经一分为二,它的统治者的权威也已荡然无存。如果亚历山大此时宣布自己取代大流士成为波斯大王,那么除了贝索斯还有谁会否认他对这个头衔的权利呢?
1705696867
1705696868
马其顿的情报人员很快就整理出了有关波斯大王逃窜的情况。他和随从们匆忙撤到了阿比拉,甚至都顾不上摧毁逃跑时所经过的桥。不久,他们跟贝索斯及其巴克特里亚骑兵、2000 名忠诚的希腊雇佣兵和皇家卫队的少数幸存者在这里会合。这位战败的国君把他们聚集在身边,在继续逃亡之前发表了一个简短的演讲。他正确地预言说,亚历山大将会直扑伊朗南部的富庶城市,“因为那里有人居住,道路也便于运送辎重,此外巴比伦和苏萨无疑就是这次战争的奖赏”。他还说,他本人打算翻过山岭进入米底和东部行省,从那里再招募一支军队。让马其顿人去尽情地搜刮金银,尽情地在妾婢和奢华中消磨时光:没有什么比这些更容易削弱一支劲旅了。
1705696869
1705696870
有人或许会怀疑,大流士的听众是否会认真对待这种辩解,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他也只能做到这些了。他们遭遇了一次惨重而耻辱的失败,㉓ 这是任何言语都难以抚慰的。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放弃巴比伦都将会再添耻辱。然而,希腊人依旧忠心不二;甚至连贝索斯现在都不敢完全抛弃大流士。作为名义上的领袖,他还有一定的价值。所以,午夜过后不久,这些波斯大军的残兵败将一起从阿比拉出发,往东翻越亚美尼亚山脉,最后从北进入埃克巴塔那。大流士在此稍作停留,以便其他散兵能与之会合。他做了一些零星的努力来重新组织和武装他们;同时,他也给巴克特里亚和其他高地行省总督和将领发去明显充满忧虑的公文,要求他们保持忠诚。但是,高加美拉一役摧毁了他的勇气,而他再也没能恢复过来。81
1705696871
1705696872
① 至少有 4000 雇佣兵在巴比伦和大流士会合,因而是可以直接服役的。在伊索斯之战后,约有 12000 多人整齐有序地撤退,并且沿着腓尼基海岸到达特里波利斯港;而把他们从爱琴海运过来的舰队仍然停泊在那里(Arrian 2.13.2-3;Diod. 17.48.2;QC 4.1.27)。他们登上所需船只并烧毁其余的以免其落入亚历山大手中,然后航行出海。马其顿叛徒阿敏塔斯带着 4000 人到达塞浦路斯,在那里他争取到了一些地方驻军(Diod. 17.48.3;QC 4.1.27);从那里又到了埃及,但在孟菲斯他连同整支军队被波斯驻军全部消灭(Arrian 2.13.3;Diod. 17.48.2-3;QC 4.1.29-33)。这是大流士的希腊军队中唯一叛变的一支。(作为一个马其顿人,阿敏塔斯属于非常特殊的一类人。)其他大多数都尽忠到底,即便波斯大王已经明显不可能翻盘了。——原注
1705696873
1705696874
② 德卡德拉克马(decadrachm)即十德拉克马之意。
1705696875
1705696876
③ 墨尔卡特(Melkart),意为“城市之王”,是提尔城的守护神并被当作提尔王族的祖先。
1705696877
1705696878
④ 埃及和塞浦路斯(正如亚历山大对他下属指出的那样)尚在波斯的控制之下。斯巴达已经处于反叛的边缘,而雅典则只是由于恐惧而保持着观望态度,并不是因为她有丝毫的忠诚。如果马其顿军队不拿下提尔城就朝内陆前进,那么大流士就能毫不费力地重新夺回整个腓尼基海岸,之后从海上对希腊发动全面进攻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不过,亚历山大感到惊慌的事未必会触动到他的部将,参见上文第 214 页)。另一方面,倘若提尔城沦陷,腓尼基海军由于丢了基地,很快就会向胜利者投降——随后发生的事情自会证明这一精准的预判,参见下文第 254 页。——原注
1705696879
1705696880
⑤ 库尔提乌斯(Curtius,4.4.3-4)和狄奥多罗斯(Diodorus 17.41.5)都记载说,在这攻守期间,有一只巨大的海怪从深海中出现并撞到了防波堤上,不过没有造成任何损坏。提尔人和马其顿人都把这当作吉兆,前者为了庆祝此事甚至彻夜狂欢,当第二天早晨要上船时,他们依然半醉半醒,头上戴着花环。——原注
1705696881
1705696882
⑥ 希拉姆(Hiram),传说中提尔城的国王,统治年代可能在公元前 980—前 947 年。
1705696883
1705696884
⑦ 菲拉勒珊德尔即“爱亚历山大的”之意。
1705696885
1705696886
⑧ 原文为 Knox Bible,是一个天主教圣经英译本,故中文采用思高本,内容与常见的和合本有所不同。提洛即提尔,和合本中为推罗。
1705696887
1705696888
⑨ 亚历山大在征战腓尼基的过程中伤亡必定非常惨重,而且肯定比宣传所披露出来的要严重得多,因为(举个例子)在提尔之战中,他们公开承认的马其顿军队的伤亡人数仅有 400 人。所以,在继续前进之前,他派安德洛美涅斯(Andromenes)之子阿敏塔斯带着 10 艘三层桨战船回到佩拉,以便再招一些新兵(Diod. 17.49.1;QC 4.6.30-31)。当地不缺自愿者和雇佣兵;但是,亚历山大军队的主力仍是方阵,而且只有马其顿人——至少在那时——才有资格填补方阵中的空缺。——原注
1705696889
1705696890
⑩ 古埃及法老的王冠,是由下埃及国王的红冠和上埃及国王的白冠组合而成的。
1705696891
1705696892
⑪ 埃及的底比斯和希腊的忒拜在英文中是同一个词,即 Thebes,但埃及的 Thebes 国内可能更多译作“底比斯”,而希腊的则更多是译作“忒拜”。译者遵从这种习惯,同时也是为了便于区分。
1705696893
1705696894
⑫ 希腊神话中阿伽门农之子。阿伽门农被妻子克吕泰涅斯特拉伙同奸夫谋杀后,他为父报仇,杀死母亲,最后受到复仇女神的惩罚。
1705696895
1705696896
⑬ 二战期间阿拉曼战役的发生地。
1705696897
1705696898
⑭ 喀新风(khamsin),指 3 月底到 5 月初从撒哈拉沙漠上吹来的席卷埃及的热南风。
1705696899
1705696900
⑮ Heptastadion, 即七斯塔狄昂。
1705696901
1705696902
⑯ 斯塔狄昂(stade),古希腊长度单位,约合 180 米。
1705696903
1705696904
⑰ 弗隆(furlong),英国长度单位,约合 201 米。
1705696905
1705696906
⑱ 不过,阿吉斯国王在伯罗奔尼撒的活动还是让亚历山大有所担忧。安提帕特所送来的援军之少——只有 400 雇佣兵和 500 名色雷斯骑兵(Arrian,3.5.1)——也足以说明这位将军对当前的局势并不乐观。——原注
1705696907
1705696908
⑲ 亚历山大显然预料到了此次行军军需供应的困难:他命令叙利亚总督阿里马斯(Arimmas)先行为军队设立好补给站,并且当总督没能提供充足的粮草时便将其撤职(Arrian 3.6.8,这段文字描述了从提尔到塔普萨科斯的旅程)。在哈马-阿勒颇地区还有一段 60 英里的无水地带。——原注
1705696909
1705696910
⑳ 小居鲁士,大流士二世之子,曾率希腊雇佣军与其兄阿尔塔薛西斯争夺王位,最后在库那克萨战役中被杀,希腊雇佣军成功撤回希腊。详情可见色诺芬的《长征记》(Anabasis)。
1705696911
1705696912
㉑ 马尔伯勒(Marlborough,1650—1722),英国军事家、政治家,在 1704 年的布伦亨战役中大败法国与巴伐利亚联军。
1705696913
1705696914
㉒ 后来,这件跟帕美尼翁相关的事情,被卡利斯特涅斯和其他人改写得不太可信。他在战斗中的指挥被说成“反应迟钝且很不称职”;他“嫉妒而且憎恨”亚历山大,他的报告——可能在国王确定发起冲锋的时间之前就已经预先安排好了——无耻地向亚历山大求援,从而耽搁了亚历山大太长时间,以致他没能抓到大流士;参看 Marsden,p. 62。——原注
1705696915
[
上一页 ]
[ :1.70569686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