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697033
1705697034
这就是历史(或传说)流传下来的说法,现在也没有别的证据能够予以反驳。这个场景就是非常有名。亚历山大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宴会,在宴会上喝得大醉。托勒密的情人泰伊斯(Thaïs)以雅典人的身份说,要是把薛西斯的宫殿烧了那该多痛快啊——当然,这样一来就把祸首的责任从亚历山大身上移走了。火把点燃了,一队摇摇晃晃、头戴花环的队伍在长笛和管乐的伴奏中开始行进。当来到宫殿大门时,这群狂欢者一时有点犹豫不决。有个细心的好事者大声喊道,只有亚历山大才有资格干这事。于是,国王借着酒劲扔出了第一个火把——或许他还很高兴自己又一次成为了希腊的守护者,这个角色他已经越来越不屑一顾了。火势立即蔓延开来,吞噬了华丽的挂毯,爬上了干燥的雪松木横梁。匆忙带着水桶赶来的守卫反而停下来观火取乐。很快,整片庭院都陷于火海之中。
1705697035
1705697036
这是蓄意的纵火还是酒后的意外?前者明显更有可能。就像在忒拜、提尔和加沙时那样,当亚历山大的王权意志受挫时,他的判断力就容易受到遮蔽,并由此生发最疯狂的报复。他很可能有一天会后悔,因为这意味着他将来对波斯帝国的控制将完全依赖强权政治。但是,他想要并且第一个动手摧毁波斯波利斯一事,看起来也几乎是肯定的。这跟他的性格和人生经历的其他许多方面都非常相符。15
1705697037
1705697038
在被毁之前,这些宫殿已经遭到了有组织的洗劫——这是另一条线索。马其顿士兵找到并带走了几乎所有的钱币、金器和珠宝。他们闯入武库,拿走了剑和匕首,而撇下了成千上万的青铜和铁制的箭头。无数精致但无法直接变现的石瓶,他们全都扔到庭院中打碎。他们砍掉了雕像的头,毁坏了各种各样的浮雕。现在,征讨亚洲蛮族的希腊远征军正走向最后的胜利。今天残存的东西坚实而不可辩驳,这正是那场大火——以及大火所保存下来的东西——的证据。“在台阶和雕塑上,屋顶被烧的横梁仍留有印记。那一堆堆的灰烬全是雪松的残迹。”16不过,那场大火也把成百上千的泥板烧制一遍(否则这些泥板早已化成了泥土),另外还给薛西斯的游行浮雕上了一层极好的釉。当亚历山大把烟火未绝的废墟抛在身后时,恐怕不知道他的纵火之举已经使波斯波利斯永垂不朽了。
1705697039
1705697040
这时候,亚历山大当前的战略是很清楚的。他不再指望通过向王太后献好而使自己成为合法的阿契美尼德成员(自此我们几乎再也没有听说过关于王太后的消息)。他最大的希望是活捉大流士:这至少可以给他一个极好的谈判筹码。如果波斯大王愿意退位,他就有可能说服那些顽抗的贵族以及东部的总督支持他的王权主张而非对抗到底。所以,6 月初,亚历山大从波斯波利斯北上,同时留下 3000 人的马其顿军队以驻守该城及所在行省。留下这么一支相当强大的部队并不寻常。在去往埃克巴塔那(哈马丹)的路上,亚历山大遇到了新的援军,他们肯定是通过库尔德山区抄近路赶来的:共有 5000 名步兵和 1000 名骑兵,由一位雅典将军指挥。随军而来的还有安提帕特有关希腊、色雷斯和意大利南部的局势的报告。
1705697041
1705697042
此时开始有传言说,大流士征集了 3000 名骑兵和 30000 名步兵——其中包括 4000 名忠诚的希腊雇佣兵,决心再打一仗。不过,在离埃克巴塔那还有三天路程,亦即亚历山大已经走了 400 多英里时,有个叛变的波斯贵族带来消息说,大流士正在撤退。他所期待的援军没有到来,所以他五天前就已经往东撤退了,一同撤走的有巴克特里亚骑兵、6000 名精锐步兵,还有埃克巴塔那王宫金库中的 7000 塔兰特的财富。他的直接目的地似乎是卡斯比亚关,⑦ 此前他已经把后宫和辎重先行送到了那里。亚历山大必须加快速度。(那位叛变者说)大流士打算沿里海海岸一直撤到巴克特里亚,边走边毁坏沿途地区。这样一来,马其顿军队将面临严重的补给问题,因为他们的路线正好处在大盐漠的北缘。如果他们被人引诱到叙尔卡尼亚之外的荒芜的山脉和大草原上,只需一支以逸待劳且熟悉当地地形的行省军队,就可以轻松将他们击溃。17
1705697043
1705697044
当到达埃克巴塔那时,亚历山大迅速研究了一下局势。现在,他正进入征战的新阶段。火烧波斯波利斯给希腊远征行动画上了句号,他以此为由遣散了所有的同盟部队,包括帕美尼翁的塞萨利骑兵。希腊的危机已经结束,他不再需要这些潜在的生事者作人质了。现在他所设想的是一支精干的职业化军队,一支只忠于他一人且无论去哪里都愿意追随他的军队。他从波斯波利斯得来的巨额财富也表明,征募和维持这样的帝国军队是可能的。当他遣散同盟部队时,除了远征军的薪水以外,他还付给每位骑兵 1 塔兰特的奖金(6000 德拉克马)。付给步兵的奖金虽然少了点(1000 德拉克马),但仍然相当可观。前者相当于八年的薪水,后者则相当于三年的薪水。
1705697045
1705697046
摆在这些被遣散的军人面前的是一个更加诱人的诱饵。任何有意者都可以作为雇佣兵重新加入亚历山大的部队,而加入者在登记报名后便得到至少 3 塔兰特的奖金。只有非常高傲的老兵才能抗拒如此慷慨的条件。整个协议花费了亚历山大大约 12000—13000 塔兰特的钱,但他可能认为这是一项极有价值的长远投资。几乎有同样数额的钱款被狡诈的财政官员侵吞——这是一个不祥的预兆。此时亚历山大要是知道这件事,可能还是会觉得国库有余额。对他而言,钱没有太大意义(现在更是无足轻重);但通过巧妙的使用——马其顿人似乎同样也得到了一笔丰厚的奖赏——他一夜之间给自己买来了一支雇佣军。非常关键的是,他还弱化了帕美尼翁对军事指挥结构的掌控。他盘算着,将来他的军队的首要效忠对象自然会是给他们发饷银的君王。18
1705697047
1705697048
被遣散的同盟部队由骑兵护送到地中海海岸,然后从那里乘船回国,他们可以安全航行到优卑亚岛。亚历山大也许认为,这些人将在各个希腊城邦中组成一个可资利用的亲马其顿势力,更不用说他们还可以作为免费的征兵宣传广告。这些人前脚一走,亚历山大就迫不急待地降低了帕美尼翁的地位。这位老帅被留在埃克巴塔那,担任地区军事指挥官:他副统帅的职业生涯已经结束了。亚历山大对他的处理很有策略。帕美尼翁毕竟已经七十岁了,他理当从一线作战中退下来休息——国王无疑这样安抚过他。
1705697049
1705697050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帕美尼翁无事可做:实际上,作为地区指挥官,他的首要任务是把波斯大王的财宝护送到埃克巴塔那,之后他还得进行征战——亚历山大给他留下了大概 6000 名雇佣兵——平定里海南部和西南部的部落。当他外出征战时,财宝将由四个留下来承担轻型任务的方阵兵团守卫。在他回来后,这些兵团将前去和亚历山大会合;届时他们的指挥官将是黑面的克雷托斯,目前他正在苏萨休病假。这一切听起来非常合理:表面上帕美尼翁的尊严和威望都没什么损失。但是,这位老帅的实际权力却被大大削减了,这一点他本人也很清楚。在他的近亲中,只有菲罗塔斯和尼卡诺尔还拥有重要的作战指挥权。他完全失去了塞萨利骑兵,而如今取代他们的雇佣兵则从帝国的军需首长哈尔帕罗斯那领取薪水。当财宝护卫队到达埃克巴塔那时,哈尔帕罗斯将负责管理这些财宝,并通过皇家铸币厂发行亚历山大的钱币。帕美尼翁的新副手克勒安德洛斯是国王任命的。
1705697051
1705697052
亚历山大正一步一步、冷酷无情地困住帕美尼翁;从现在起,他已掌握了所有的王牌。有人说,埃克巴塔那标志着亚历山大的悲剧的开始,“其悲剧在于日益增长的孤独,在于对那些不能理解的人们的日益厌烦”。19事实上,马其顿的将领们,包括帕美尼翁在内,对此都心知肚明。军事胜利助长了亚历山大的自信,加剧了他对权力的渴求。加冕为法老,以及随后对西瓦的神秘访问,这些都使他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神圣血统。不过说到底,一直到夺得大流士的巨额财富后,对他权力的实际约束才得以彻底解除,从此他可以随心所欲地放纵于自己的幻想之中。
1705697053
1705697054
所有手握绝对权力的独裁者都会陷于精神上的孤独,他们创造了自己的世界,创造了自己的真理:这是一条令人压抑的铁律,亚历山大也不能例外。从现在开始,那为数不多、敢于当面批评他的朋友,经常要为他们的正直而付出惨重的代价。这种状态大大助长了国王身边那些更为阿谀奉承的侍臣的粗鄙吹捧;而反过来,这也加剧了亚历山大潜意识中对伟大的幻想。于是,愤恨者便生发了各种阴谋,而阴谋的泄露或传言则引爆了亚历山大潜藏着的所有多疑情绪。公元前 330 年,这一进程尚未开始。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加之国王越来越沉溺于饮酒——事情却以惊人的速度接连爆发。
1705697055
1705697056
亚历山大在埃克巴塔那片刻时间也没有浪费。事情安排妥当之后,他便马上继续追击大流士。幸运的话,他或许能赶在波斯人通过卡斯比亚关之前追上他们。但是,现在已经是 7 月中旬了,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糟糕的炎热天气。他只用 11 天便走完了埃克巴塔那和拉格(在德黑兰附近)之间的 200 英里的路程。这速度已经很快了,但还算不上惊人:拿破仑曾在更恶劣的地区行军,平均每天行进 28 英里。即使这样,还是不断有人在路边昏迷过去,不断有马匹在他们身下死去。阿里安一直解释说,这是亚历山大行军速度过快所致。但事实上,军队一定是遭受了脱水和中暑。⑧
1705697057
1705697058
在拉格,亦即在距离关口大概 50 英里的地方,亚历山大得知大流士已经通过了关口,现在正前往赫卡通皮罗斯(达姆甘)⑨ ——该城后来成为帕提亚国王的夏日行宫所在地。若继续在烈日下不作休整或充足准备地强行军,那无异于自杀,而且毫无意义。于是,亚历山大在拉格宿营五日,然后行进到了关口面前。在关口的另一边,亦即厄尔布尔士山脉南部,有一片现在被称为达什特-伊-卡维尔的荒凉盐漠。亚历山大需要补充一下粮草,这样军队才可能继续前进。因此,科伊诺斯带着一些骑兵被派出去劫掠粮草。
1705697059
1705697060
就在科伊诺斯外出时,两位巴比伦贵族——其中之一是马扎欧斯的儿子——乘马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大流士已被废黜,现在成了阶下囚。这场政变是由巴克特里亚总督贝索斯和大维齐尔纳巴尔扎涅斯共同策划的。看起来,亚历山大并不是唯一一个想拿这位可怜的逃亡君主作政治谈判筹码的人。这个消息促使国王立即行动起来。他甚至没等科伊诺斯回来就带着他最精锐的骑兵和翊卫队前去追击波斯军队。夜里凉快了些,于是他们连夜行军,直到次日上午也不停歇。在简短地午休之后他们继续追击,途中不再休息而一直追到黄昏,赶到了大流士被拘捕的地方。
1705697061
1705697062
在此他们发现了大流士的年老的希腊翻译,此人给亚历山大讲述了许多细节。一开始,纳巴尔扎涅斯提议,波斯大王可以——当然是暂时地——把王位让给贝索斯。这个提议很有实际意义。贝索斯在东部行省广为人知且深受敬重,而且具有阿契美尼德血统;如果说存在什么民族抵抗运动,那么,比起两次战败且意气完全消沉的大流士,他可以发挥更有效的领导作用。但是,疲弱而又愤恨的波斯大王勃然大怒,拔出他的短弯刀要杀纳巴尔扎涅斯。御前会议由此陷于混乱,而且导致撤退中的军队分裂成敌对的两个阵营。巴克特里亚人和其他东部部队把贝索斯看作他们的天然领袖,而阿尔塔巴佐斯统领下的波斯人和希腊雇佣兵则坚定地忠于大流士。
1705697063
1705697064
在这当口,军队进行对决是不可能的。因此,阴谋者便在形式上宣誓效忠大流士,表面上两方就此和解。由于阿尔塔巴佐斯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说,强调统一战线的重要性,所以没人敢质疑他们的真诚。然而一两个晚上过后,他们却把大流士劫持到了巴克特里亚军营中,将其置于严密的看守之下。大流士的希腊雇佣兵将领曾警告他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但他拒绝任何保卫。效忠派只有两种选择,离开或者投降。起初,他们选择前者。阿尔塔巴佐斯、波斯人和希腊人往东前去帕提涅,他们“觉得干什么都比做叛徒的仆从来得安全”。但过了两天,大部分波斯人又跑到了贝索斯那里,一方面是受到他慷慨允诺的引诱,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没有别人可以追随”。20
1705697065
1705697066
现在,贝索斯自命为波斯大王,号称阿尔塔薛西斯四世,并受到了部下的热情拥戴。21他的前任被锁在一个老旧的有篷货车里,在行军过程中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隐藏他的关押处。当然,大流士也是反叛者的保险票:正如阿里安所说,这些人“决定如果听说亚历山大在追击他们的话,就把他交出去,借此为自己争取有利条件”。一得到这消息,亚历山大觉得现在一刻都不能耽搁。于是,他再次连夜赶路,一直追到次日上午。大约中午时分,马其顿人来到了一个村庄,前一天大流士及其拘捕者就在此歇息。照此速度,追击者在追上目标之前就会因疲惫和中暑衰竭而崩溃。亚历山大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阻截波斯人。于是,他问这里有没有近路可抄。
1705697067
1705697068
村民告诉他,有,这里有一条小道,但这条小道要穿过一个无人居住的荒漠,而且没有水源。亚历山大没有理会这些障碍,他强行征调了当地的向导,然后让 500 名骑兵下马,把马匹让给他最强悍和最健壮的步兵。接着,他穿越荒漠,连夜奔袭,以惊人的速度跑了 50 英里,就在黎明第一道曙光出现时追上了波斯军队。波斯人拖沓地走着,没有武装,连一点准备抵抗的样子都没有。显然,他们认为自己离亚历山大至少还有两天的路程,亚历山大的突然出现完全震住了他们。不过,根据普鲁塔克的记载,实际上只有 60 名骑兵跟上了国王。如果贝索斯的士兵没有陷于恐慌——他们在人数上占据优势,他们就有可能创造历史,既拘捕了大流士,又俘虏了亚历山大。⑩
1705697069
1705697070
相反,他们一心只想逃跑,越快越好。大流士的笨重货车明显拖累了他们的速度。贝索斯和纳巴尔扎涅斯催促里面的囚徒上马和他们一块逃跑。但波斯大王拒绝了。如果说他没能保住自己的帝国,那他至少可以有尊严地死去。他说,他是不会跟叛徒同行的。神的报应就在眼前,他愿交由亚历山大处置。现在已经没有时间继续争论,正在撤退的部队随时可能会被包围。贝索斯和纳巴尔扎涅斯此时只能确保大流士不会被亚历山大生擒。因此,他们和同谋者们用标枪刺穿了大流士,然后各自沿着不同的路线逃跑,纳巴尔扎涅斯前往叙尔卡尼亚,贝索斯回到自己的巴克特里亚行省,而其他人则向南逃窜,跑到了阿雷亚和德兰吉亚纳(锡斯坦)去。
1705697071
1705697072
这给亚历山大设置了一个大难题。如果波斯大王依然被囚禁着,那么撤退中的部队哪一支是负责看守他的呢?这完全没法判断。疲惫的马其顿军官们抱着一线希望,在被弃的辎重车队里穿梭。同时,载着大流士的货车已无人驾驭,拉车的公牛偏离了道路达半英里之远,正往有水源的河谷走去。它们停了下来,身上的累累伤痕还在流血,炎热的天气也使它们虚脱。有一个名叫波吕斯特拉托斯(Polystratus)的马其顿士兵,在农夫的指引下来到河谷中的泉眼边。他看见这辆货车停在那儿,觉得很奇怪,公牛没有作为战利品被聚拢起来,反而被刺伤了。接着,他听到了一个将死之人的呻吟。出于好奇,他走过去揭开了盖布。
1705697073
1705697074
大流士国王就躺在车上,仍然上着镣铐;他的御袍已被鲜血浸透,凶手的标枪还在插在胸膛里;他孤零零的一个人,只有一条忠诚的狗伏在他身旁。他用虚弱的声音要水喝。波吕斯特拉托斯用头盔盛了一些水给他。大流士紧握着这位马其顿士兵的手,同时感谢上苍,他不是完全孤独地死去,也没有被彻底地抛弃。随后,他那费力的呼吸渐渐沉寂了下去,生命就此终结。波吕斯特拉托斯立即把消息报告给了国王。当亚历山大最终站在对手残破的遗体前,看到大流士死于其中的肮脏难忍的环境时,他的悲痛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也是真心实意的。他脱下自己的御袍,盖在大流士的遗体上。在他的明确命令下,大流士被庄严地运回了波斯波利斯,以国王的身份安葬在了其阿契美尼德先辈的旁边。22
1705697075
1705697076
不过,亚历山大这种宽宏有礼的姿态尽管部分是出于个人的悲悯,但也有其他更加实际的动机在其中。大流士已死,因而也就无法让位给他,亚历山大仍然是以外国侵略者的身份来夺取阿契美尼德王位的。更糟糕的是,他现在要应对的是一个强悍得多的真正的阿契美尼德争位者——贝索斯(或者说阿尔塔薛西斯国王,就像他现在自封的那样)。这乃是最危险的变化。如果贝索斯得以重整西部的力量,亚历山大就仍处在大麻烦之中。事实上,他将不得不继续在东部行省作战,没办法通过一般性的协议让他们投降。换句话说,战争远没有结束。
1705697077
1705697078
自大流士去世的那一刻起,亚历山大唯一可能的策略便是,自己表现得似乎他就是波斯大王实际指定的合法继承人。他必须抓住贝索斯,不是将其作为王位的竞争者而是作为叛徒和弑君者抓住。他曾追击波斯大王到他死,而现在他必须迅速转变角色,变成波斯大王的复仇者。当占领帝国东部时,他必须是作为大流士的继承者。23但是,他最初所期望的乃是大流士本人的公开支持。因此,有几份材料记载了一个可疑的说法,24说波斯大王在弥留之际承认亚历山大是他的继承者,他郑重地请求亚历山大为他的死而向杀死并抛弃他的叛徒复仇。有的甚至暗示说,当亚历山大找到大流士时他尚未断气,亚历山大亲耳听到了这最后的至关重要的口谕。整个事件听起来更像是宣传部门临时编造的故事,宣传人员突然听说大流士已死,不得不在仓促之间尽量利用好这一坏消息。
1705697079
1705697080
失去了谈判筹码,亚历山大的反应非常迅速,而且符合他的一贯风格:他带着骑兵直追贝索斯而去。要是能赶在这个强有力的王位竞争者逃回巴克特里亚行省之前将其抓获并处死,那一切就可能变得顺利许多。不幸的是,贝索斯已经逃走很久了,于是追击很快就放弃了。亚历山大带着部队回到了附近的赫卡通皮罗斯城,在此休整了几天。这时,军营里开始出现传言——在这种情况下很好理解——传言说这就是远征的终点了,他们很快就都能回到马其顿去。波斯大王已死,同盟部队也已经解散了。原先的一厢情愿现在变成了坚定的信念。有一天早上,亚历山大醒来听到了货车的声音,它们正在装载,准备回国。
1705697081
1705697082
亚历山大早就在筹划漫长的东方征战,士兵们的这种心态引起了他相当大的警觉。他召集了全体指挥官,“满眼泪水地抱怨说他正在追求荣誉的半道上,现在却要被中途召回”。他们表示愿意竭忠尽力,但建议国王在向军队陈述时要讲究策略,要注意安抚士兵。他们说,如果他此时过于严厉,那有可能会当即引起兵变。结果,亚历山大所做的甚至更为有效:他把士兵们都吓傻了。他的整场演说都在强调其征服多么不稳固,波斯人又是多么不愿意接受马其顿的霸权。“他们克制是因为你们的武器而不是因为他们的天性;当我们在的时候,马其顿害怕我们,而当我们不在的时候,他们就会变成敌人。”马其顿也不应低估贝索斯。要是现在就回国,那该有多蠢;过几个月马其顿就会发现,这个叛变的总督竟越过了赫勒斯滂海峡,准备侵略希腊!除非他被制服了,否则士兵们的任务就不会结束。
[
上一页 ]
[ :1.70569703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