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697188e+09
1705697188 ③ 我们发现,此时亚历山大拿出了巨额的赏赐(Diod. 7.64.5-6;Plut. Alex. 34, 39;QC 5.1.45),由此可以推断他在劝说军队放弃巴比伦的温柔乡和重新上路时必定遇到了一些困难——尤其因为他们的进军方向是往东而非往西,是深入亚洲而非返回家乡。每个马其顿骑兵得到了 600 德拉克马——将近一年的薪水,其他士兵各有份额。全部花费超过了 2000 塔兰特,不过巴比伦的财宝足以支付这笔费用。——原注
1705697189
1705697190 ④ 波斯大王的母亲、女儿们和儿子被留了下来:在亚历山大未来即将进行的游击战中这些人会是一个很大的累赘,而且当最后到达目的地时,他们有时也会给他带来很多麻烦。他找来一些教师教他们希腊语(Diod. 17.67.1;QC 5.2.17-22),免得他们无所事事。——原注
1705697191
1705697192 ⑤ Parsa, Persepolis 的别称
1705697193
1705697194 ⑥ 作者误引作“Day of Wrath”,根据作者提供的出处,原文为“Race of Wrath”。这一短语出自《巴列维书》,在该书中反复出现。
1705697195
1705697196 ⑦ 这个山口可能在达什特-伊-卡维尔和苏尔赫山脉之间,它向东延伸,通过北部的岔路可以通往菲鲁兹库哈和古都克山口,然后朝东北折向阿拉丹后面的达姆甘:参见 J. F. Standish, G&R, 17 (1970), 17-24。——原注
1705697197
1705697198 ⑧ 有关亚历山大的行军速度参见 C. Neumann, Historia 20 (1971), 196-8,诺伊曼(Neumann)赞同塔恩和哈蒙德(Hammond)而反对米尔恩斯(R. D . Milns, Historia 15 (1966), 266);后者认为 36 英里的行军速度“从生理上说是不可能的”,而从拉格到卡斯比亚关口的 52 英里的冲刺是“很荒谬的”。诺伊曼引述从古至今一些非常有趣的行军速度(安提柯,每 24 小时 44 英里;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每 24 小时 46 至 54 英里;克劳福德将军,可能每 24 小时 52 英里)。参看 C. L. Murison, Historia 21 (1972), 409 n. 32。——原注
1705697199
1705697200 ⑨ 即中文史料中的和椟城,今伊朗的达姆甘。
1705697201
1705697202 ⑩ 另一个相同事件参见下文第 369 页。——原注
1705697203
1705697204 ⑪ 唐·恩格斯先生在一次未发表过的交流中提出,亚历山大此时到达的不是穆尔加布河而是库什克河,离苏西亚(图斯)约 180 英里;阿里安(Arrian,3.25.6)说,阿尔塔科亚纳离亚历山大调头去处理反叛的萨提巴尔扎涅斯的地方有 600 斯塔狄昂(70 英里),“这说的就是在库什克河的一个地方,而不是更北的穆尔加布河”。恩格斯先生颇为有力地证明,亚历山大“可能绕过了达什特—伊—科尔的南缘,顺卡沙夫河而下到达捷詹河(奥科斯河),从那里再到库什克河……如果亚历山大从图斯出发朝正东方向前进,那么在他到达穆尔加布河之前就只有一条捷詹河,该河流在 100 英里之外,其中有 50 英里要穿越达什特—伊—科尔。因此,他更有可能会选择南部的路线。”这很有可能,但目前证据还不够充分。——原注
1705697205
1705697206 ⑫ 德雷福斯事件(Dreyfus Affair),是 19 世纪末发生在法国的一起政治事件,事件起于法国的一名犹太裔军官德雷福斯被误判为叛国,法国社会因此爆发严重的冲突和争议。德雷福斯于 1906 年获得平反,随后还授予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1705697207
1705697208 ⑬ 出自英国诗人克拉夫(Arthur Hugh Clough,1819—1861)的《最新十诫》(The Latest Decalogue)。
1705697209
1705697210 ⑭ 这可能会煽动军队,但也触怒了亚历山大,因为他一直在努力消解早先一直存在的归国念头。——原注
1705697211
1705697212 ⑮ 至少有一位现代学者为这种老套的宣传伎俩所骗:参见塔恩的第一卷第 63—64 页(Tarn, vol. I, pp. 63-4)和巴迪安的论述(Badian, TAPhA 91 [1960], 334-335)。——原注
1705697213
1705697214 ⑯ Disciplinary Company,希腊文作ἀτάκτων τάγμα,字面意思是无纪律的一队士兵。
1705697215
1705697216
1705697217
1705697218
1705697219 马其顿的亚历山大 [:1705693784]
1705697220 马其顿的亚历山大 第九章 探寻大洋
1705697221
1705697222 等到亚历山大重新上路时已经是冬天了。如果只是单纯想追击贝索斯而没有别的目的,那么他本可以向北折回到他之前离开穆尔加布河(或库什克河)时的位置,然后再朝扎里亚斯帕进军。相反,他转向东北方向,并穿越了阿拉霍西亚,这意味着他将不得不翻越兴都库什山脉。他选择这条漫长而艰辛的路线的主要原因,似乎是因为南部行省仍旧不安分,其中就包括阿拉霍西亚省。的确,离心的倾向一直在蔓延。他刚刚出发就收到了后方再次叛乱的报告,这次又是萨提巴尔扎涅斯领导的。亚历山大立即派了一支讨伐军去阿雷亚解决叛乱,其指挥官密提勒涅的厄里吉奥斯在一对一的对决中亲自杀死了萨提巴尔扎涅斯,从而赢得了极大的声名。
1705697223
1705697224 虽然叛乱平息了,但阿雷亚依旧麻烦不断。一位可靠的马其顿人随后取代了它原来的波斯总督。亚历山大还任命另一位马其顿人梅农做阿拉霍西亚的总督,并设立一个新的军事据点以增强他的权威,这个据点可能就在现代的坎大哈附近。很显然,这整个地区远远没有臣服,更谈不上可靠。
1705697225
1705697226 公元前 329 年 2 月,亚历山大到达坎大哈,并于 4 月初开始翻越兴都库什山脉。在东阿富汗高原地区的冬季行军过程中,他的军队深受冻疮、雪盲和慢性疲劳之害,最后一项可能是高海拔缺氧所致。1在喀布尔附近,国王让他们做了一次短暂的休整。接着,在设立了第三个驻防城镇后(该城名为高加索的亚历山大里亚),他率领军队翻越哈瓦克山口(海拔 11600 英尺),并沿着索尔赫阿卜河往北朝德拉普萨卡(昆都士)进军。据说,他们翻越山口只用了 17 天——这是相当了不起的成就,需要事先在营地中做好最细致的规划和储备工作。在北兴都库什山脉,贝索斯采取了焦土政策,一切储备要么被毁掉,要么被当地居民藏在坑洞中。这给马其顿人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但并没有挡住他们前进的步伐。① 
1705697227
1705697228 贝索斯本人带着 7000 名巴克特里亚军队和一些强悍的索格底亚那② 战士——后者由两位强大的封臣斯皮塔美涅斯和奥克西亚特斯(Oxyartes)统领——正在阿奥尔诺斯(塔什库尔干)自信地等待着亚历山大的到来。从喀布尔到乌浒河谷至少有七个山口:贝索斯理所当然地认为,马其顿人会选择海拔最低的那个。但一向出人意料的亚历山大并没有这么做。哈瓦克山口不仅是七个中最东边的(正因如此他选择了这个山口),而且也是海拔最高、积雪最厚的。他的军队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通过了该山口,而位于西面 80 英里远的贝索斯突然发现自己被侧翼包抄了。于是,他决定完全放弃巴克特里亚,撤退到乌浒河对岸,以索格底亚那作为防御基地。2
1705697229
1705697230 当他宣布这一计划时,大部分巴克特里亚骑兵当即逃走,回到了他们自己的村落。不过,正如后来所证明的,贝索斯的策略既非怯懦,也不愚蠢。巴克特里亚主要由多缝隙、多岩石且人迹罕至的山区组成,几乎没有可用于战斗的地形。而在乌浒河对岸,情况就大为不同。索格底亚那(布哈拉和突厥斯坦)以平原和沙漠为主。而当地居民是彪悍而独立的游牧民族,几乎在学会走路之前就会骑马了。这两点结合在一起,可以完美地用来实施一种打了就跑的消耗战(参看 Fuller,p. 117),骑兵游击队可以突袭行进中的队列,当受到追击时又可以退回到茫茫草原中。
1705697231
1705697232
1705697233
1705697234
1705697235 在德拉普萨卡做了短暂的休整后,亚历山大占领了塔什库尔干和巴克特里亚的首府——也是琐罗亚斯德的出生地——扎里亚斯帕,而且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然后,他留下年老的阿尔塔巴佐斯做新征服的行省的总督,自己则继续朝乌浒河进军。现在是 6 月份,一个干旱的季节,而他的行军路线却要穿过一个酷热缺水的沙漠,原本饱受冻疮之苦的将士们突然发现他们面临着中暑的威胁。夜间行军没那么难受,因为在夜里气温下降了很多(从超过 38℃降到了 21℃甚至 15℃)。即使这样,在这场折磨人的长途行军中许多人还是掉了队,而且人数很多,以致亚历山大最终在日落时分到达乌浒河时不得不为他们点上烽火:否则,这些人在黑夜中可能就找不到他的营地了。
1705697236
1705697237 经过这次经历,塞萨利人(由于帕美尼翁被杀,这些人已经很难驾驭了)集体抗命,许多腓力的老兵也仿效他们。现在离家乡已有 4000 英里之远,他们受够了。国王无可奈何,只好遣散他们,并付予解雇金和津贴。这次意外的遣散行动使得亚历山大的一流部队严重不足。更糟糕的是,由于脱水之后过量饮水,许多人竟因此丧命,减员人数甚至比任何一场战斗都多。因而,亚历山大赌了一把,第一次大规模地在地方征募“蛮族”辅助军队。他的冒险非常成功——至于其他马其顿人怎样看,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 上一页 ]  [ :1.70569718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