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723095
1705723096
问事儿挽须,索果孙牵裳。
1705723097
1705723098
各以所食力,市得酒与浆。
1705723099
1705723100
一盏持劝爷,一盏持劝娘。
1705723101
1705723102
三四五六盏,彩袖舞郎当。
1705723103
1705723104
大妇织罗绮,中妇织流黄。
1705723105
1705723106
小妇无所作,挟瑟上高堂。
1705723107
1705723108
二老笑相谓,此乐与天长。
1705723109
1705723110
各赐一蟠桃,渥丹如朝阳。”
1705723111
1705723112
五卅惨案发生后,先生非常愤慨,除与朱启钤、李士伟、顾维钧、范源濂、张国淦、董显光、丁文江诸氏发表一共同宣言外,尚有《为沪案告欧美朋友我们怎样应付上海惨杀事件》、《沪案交涉方略敬告政府》、《赶紧组织会审凶手的机关啊》、《答北京大学教职员》等几篇文章(均见《饮冰室合集》目录),兹录其共同宣言中一节于下,以见一斑:
1705723113
1705723114
“要使得目前紧张的局面不再增加,我们希望两方面应该注意以下的步骤:(一)希望北京有关系的外国使馆赶紧训令上海领事团通告工部局,对于徒手的市民不再用武器,并且不靠武器的力量处置目前严重的局面。(二)希望上海市民始终保持稳健同有秩序的态度,不拿他们生命肢体再冒危险,而且不令将来有责任的机关用和平手段来解决时,增加困难。(三)双方当局应该立刻派公正的中外代表共同组织委员会,会同自由调查杀伤人的实在情形,来决定责任究竟在谁人身上,并作一个报告,作为解决这件事的根据。同时应该承认如果杀伤的行为照世界公认的法律原则的公断不是必要的,那么对于此案应有充分的处分。为使前项步骤得达我们所希望的效果起见,深望驻京有关系国的使馆,希本坦白的心来应付上海的现状,将此项惨案的责任问题,留待上文提议的公平自由调查的办法来确定。”(《梁启超等对于沪案之意见》六月《申报》)
1705723115
1705723116
六七月间,先生颇好作词,一月中所成甚多。以下录其二十二日致胡适之书并附词一首:
1705723117
1705723118
“顷为一小词,送故人汤济武之子游学。(此子其母先亡,一姊出家,更无兄弟,孤孑极矣。)即用公写法录一通奉阅,请一评,谓尚要得否?(下阕庄语太多,题目如此,无法避免,且亦皆心坎中语也。)”(民国十四年六月二十二日《与适之足下书》)
1705723119
1705723120
沁园春
1705723121
1705723122
送汤佩松毕业游学
1705723123
1705723124
可怜!阿松:
1705723125
1705723126
万恨千忧,
1705723127
1705723128
无父儿郎。
1705723129
1705723130
记而翁当日,
1705723131
1705723132
一身殉国,
1705723133
1705723134
血横海峤,
1705723135
1705723136
魂恋宗邦。
1705723137
1705723138
今忽七年,
1705723139
1705723140
又何世界?
1705723141
1705723142
满眼依然鬼魅场!
1705723143
1705723144
泉台下,
[
上一页 ]
[ :1.70572309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