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731856
1705731857
徐新六从怀里摸出个信封,递给杜月笙,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我要委托你做我的遗嘱执行人。月笙,从今天起,你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知道我底细的人。在别人眼里,我是圣人;在你眼里,我是什么,就不说了。总之,如果有一天我出了意外,你要出面帮我的外室和孩子拿到他们应该获得的遗产。”
1705731858
1705731859
“闲话一句。”杜月笙把信揣了起来,对他说,“新六兄,过了这个春节,我在高桥镇上的杜氏祠堂落成。我要回乡祭祖,请新六兄务必赏光莅临。”
1705731860
1705731861
徐新六允诺道:“我一定去。”
1705731862
1705731863
1705731864
1705731865
1705731867
人心至上:杜月笙 气盛之辈,多半内虚
1705731868
1705731869
1931年5月28日,汪精卫、唐绍仪、李宗仁与陈友仁等国民党反蒋派在广州宣布成立广州国民政府,叫板老蒋。
1705731870
1705731871
风声渐紧,一切迹象表明,大乱即将到来。杜月笙心知肚明,今年是绝对拖不过去了,不消三日五日,上海就会陷入战火之中。所以,他必须完成自己最大的心愿,加速杜氏祠堂的进程。
1705731872
1705731873
同年6月10日,杜氏祠堂落成。
1705731874
1705731875
杜月笙立即向所有认识、不认识的人发帖,邀请各界名流捧场,他要回乡祭祖。这是他生命中最大的辉煌,也是他最后的机会。
1705731876
1705731877
他15岁那年离开家乡,这次回去,已经44岁。
1705731878
1705731879
各方资料表明,杜月笙回乡,是高桥镇百年盛事。逾3万名流涌入狭小的高桥地带,再加上相同数目的军警政人员和看热闹的人群,早已是一片人海。
1705731880
1705731881
当时,上海《新闻报》报道称:剧场广可容数千人,但观者近万,几无插足地,加以天热场低,四围密不透风,观众挥扇观剧,莫不汗流浃背。全场空气,异常混浊,人气白热化,五字形容,最为恰当。
1705731882
1705731883
地方小,人如此之多,必然会出现混乱,不是一般的乱,而是乱到极点。
1705731884
1705731885
混乱之中,上海警备司令部的参谋长寻隙向台前挤去。这一挤,又挤出一场乱子,差一点葬送了赶来捧场的张啸林的老命。
1705731886
1705731887
原来警备司令部的参谋长,在人群中挤呀挤,挤呀挤,挤到了最前面。正要爬上台口,这时候张啸林出来,一脚踹了过来:“瞎了狗眼的东西,谁让你往台上爬的?给老子滚下去!”
1705731888
1705731889
参谋长大怒道:“某乃上海警……”话没说完,忽然感觉胸口一紧,领口已经被张啸林抓住。
1705731890
1705731891
只见张啸林那张大嘴凑近参谋长的脸,唾沫星子雨点一样狂喷:“警你妈了个×,叫你滚你不滚,老子打死你个王八蛋!”
1705731892
1705731893
台上坐着一排警备司令部的高级军官,见此情景急忙大喝:“张啸林你活腻了,他是司令部的参谋长!”
1705731894
1705731895
参……谋长?草莽之人,最是怕官;气盛之辈,多半内虚。张啸林吓得两腿颤抖不止,脸色青白不定。
1705731896
1705731897
参谋长顺势跳上台来,整一下领口:“你叫张啸林是不是?我认识你了,明天上午9点,你自己到警备司令部报到。”
1705731898
1705731899
“通”一声,张啸林吓得跌坐在地。
1705731900
1705731901
“三大亨”中,气场最大的是张啸林,但胆子最小的也是他。正因为内心虚怯,所以才表现得盛气凌人。三兄弟中,张啸林最怕官。上一次黄金荣打了卢筱嘉,杜月笙积极捞人,而张啸林却说什么也不肯管,就是因为他怕。
1705731902
1705731903
现在轮到他自己了,他已经吓得全身绵软,丧失了机能反应。
1705731904
1705731905
幸好张啸林身边的弟子见状不妙,赶紧奔去找杜月笙。杜月笙听了,顿时两眼一片漆黑。他和张啸林恰恰相反,属于那种内心狂野但外表如鼠、被人无视的悲哀类型。
[
上一页 ]
[ :1.70573185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