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74343e+09
1705743430
1705743431 以陕西粮道为例。该厅局级每年花在请客送礼上的银子大约五万两,而进项却达六万两,这意味着有一万两可以中饱私囊。
1705743432
1705743433 依法收粮肯定不会有这么大笔横财,但中国历来有法制无法治。于是,无法无天的衙役在收粮时总会变着法儿的多收,简称“浮收”。
1705743434
1705743435 关于浮收,苏州府常熟县的一块石碑上有详细的记载,花样繁多,令人叫绝。国人的想象力只有在残害同类时才会被发挥到极致。
1705743436
1705743437 这些专业性很强的技术活有:淋尖、踢斛(hú)、侧拖、虚推……
1705743438
1705743439 以“淋尖”“踢斛”为例,当你交粮时,要把粮食倒进官府准备好的斛里。你倒着倒着,最后肯定有一部分超过斛口吧?超过斛口就呈尖锥形了吧?好,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1705743440
1705743441 衙役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准斛猛踢一脚!此时超出斛口的谷粒就会震落到地上。当你慌忙去捡时,衙役会大声叫喊:“别捡,那是损耗!”
1705743442
1705743443 由于常年干这个,衙役都轻车熟路,效率很高,踢出的部分就成了官吏一笔不菲的合法收入。
1705743444
1705743445 想逃税漏税?那是不可能的,这玩意儿从古至今都是富人的专利。针对个把实在穷得叮当响以至交不起粮的“刁民”,有知县想出了魔高一丈的损招:将欠粮作为衙役的工资,拿着白条去收租,充分调动衙役的工作积极性。
1705743446
1705743447 真可谓同为专制奴,相煎何太急?
1705743448
1705743449 当镜头切回来时,画面中的袁世凯披麻戴孝,跪在袁保恒的灵堂前。
1705743450
1705743451 日薄西山,吊唁者都已离去,落暮寒鸦平添了几分秋意。孝服宽大的帽子遮住了袁世凯的双眼,却遮不住他心底的万千疑问。
1705743452
1705743453 值吗?
1705743454
1705743455 堂叔的遗像满脸沧桑,却永远无法回答袁世凯的问题了。
1705743456
1705743457 袁保恒无疑是个好官,但好官的标准又是什么?
1705743458
1705743459 结果正义?只要达到目的,可以不问手段。问题是如果没有原则,底线一退再退,谁又能保证自己不打着正义的旗号谋取私利?多少以改革面目示人的官员最终锒铛入狱?
1705743460
1705743461 程序正义?劣币天天驱逐良币的官场从来与该词绝缘。在中国,有时制定程序的唯一目的似乎就是为了破坏它,每个人都一边咒骂一边百舸争流地挑战着既定规则。
1705743462
1705743463 对袁保恒来说,上报朝廷,下济万民就是好官。可这满人的朝廷当真值得一报?
1705743464
1705743465 顺治十二年(1655),清廷讨论如何处置满人所蓄汉奴逃跑的问题,汉官赵开心主张宽仁,顺治当场发飙:“谋国不忠,莫此为甚!”
1705743466
1705743467 康熙子承父志,隔三差五地敲打臣工:“子母炮”这种先进武器属于八旗军专用,其他人一概不得铸造。
1705743468
1705743469 政治高压使百官噤若寒蝉、浑浑噩噩,宁可阿弥陀佛,绝不冒犯天颜。
1705743470
1705743471 一直到曾国藩这代,闭着眼睛混不过去了。身处一线,战争是真刀实枪,割地是真金白银,“圣言”救不了世,李鸿章一句“孔子不会打洋枪”让儒生们无言以对。
1705743472
1705743473 外部的压力促使权力从满人转移到汉人,中央下放到地方,但谁都清楚这只是权宜之计。
1705743474
1705743475 满族统治者从不代表汉人利益早已老少皆知,问题是它连普通满人的利益都不代表。因为不准经商的规定,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被活活饿死的旗人不知凡几。
1705743476
1705743477 而指望根本没有国家概念的亲贵们代表国家利益就更不现实了。
1705743478
1705743479 总而言之,是“三个不代表”。
[ 上一页 ]  [ :1.7057434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