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745026e+09
1705745026
1705745027 李熙又开始唧唧歪歪,解释派全权公使的“苦衷”:不全权不足以壮观瞻,尤恐受到轻辱,玷污了天朝。全权表达的不仅是小邦的敦睦之谊,更宣扬了天朝的怀柔之德。
1705745028
1705745029 清廷被李熙的东拉西扯搞晕了,同意其全权,但必须遵守三大纪律:
1705745030
1705745031 一、朝使初至各国,应先赴中国使馆报到;
1705745032
1705745033 二、遇有公宴,朝使应跟随于中国使节之后;
1705745034
1705745035 三、交涉大事,必先密商于中国使节,请示核准。
1705745036
1705745037 李熙又大耍两面派,表面上答应得好好的,扭头就不认账。
1705745038
1705745039 朴定阳到了美国,不仅不拜会清廷驻美公使张荫桓,还单独谒见美国总统,递交国书。
1705745040
1705745041 接到张荫桓的报告,李鸿章责成袁世凯查问。朝方耍无赖,说这是朴定阳的个人行为,并恳请俯准删去第一条,以顾全朝鲜国体。
1705745042
1705745043 清廷恼羞成怒,断然拒绝,着袁世凯压李熙撤回并惩处朴定阳,否则不再批准外派使节。
1705745044
1705745045 李熙一脸无辜状,说自己一开始也不知道,接到上宪(李鸿章)的诘问时非常“惊怖”,马上发电叱问该使。结果朴定阳说他到了美国后打探国情,得知如果由华使带往外交部,则美国将斥退国书。故冒罪违章,暂且完成使命,回国后再请罪。
1705745046
1705745047 转呈北洋的电报中,袁世凯点明李熙意在搪塞。
1705745048
1705745049 李鸿章大发雷霆,要求必须严办朴定阳。李熙借口朴在海外,回国后方能惩办,希望把大事拖小,小事拖了。
1705745050
1705745051 袁世凯建议李鸿章将计就计,以静制动。朴定阳不回,此案不结,则清廷不再批准朝鲜外派使节,着急的是李熙。
1705745052
1705745053 原本准备赴欧的赵臣熙已驻留香港观望了三个月,李熙果然急了。
1705745054
1705745055 袁世凯却当起了甩手掌柜。
1705745056
1705745057 不教了。
1705745058
1705745059 这一年来,李熙同学给袁老师的感觉就是:翅膀越来越硬,人越来越闷骚,成天一副“你可以指点我,但请不要对我指指点点”的表情。
1705745060
1705745061 人生苦短,有那么多美好的事情等着去做,袁老师不跟你那儿做恶人了。家里三个新纳的朝鲜小妾需要联络感情,大头和其中一个皮肤很白、黑发坠地、唤作金月仙的还联络出了次子袁克文。
1705745062
1705745063 正妻于氏身在老家,眼不见心不烦,最闹心的还是大姨太沈玉英。
1705745064
1705745065 为此,金月仙曾被沈玉英以管教之名绑在桌子上毒打过,落下了腿疾,终生郁郁寡欢。
1705745066
1705745067 爱情如蜉蝣,转瞬即逝,原是意料中事,可只有真正降临到自己头上时,才能咀嚼出其间的悲凉与落寞。
1705745068
1705745069 婚姻中最折磨人的不是冲突,而是厌倦。时间就像杀猪刀,把旷世之恋磨成了柴米油盐。
1705745070
1705745071 多少良辰美景,变成了断壁残垣;多少如花美眷,都付与了似水流年。世人都会老。是人,也就没有什么“一世的爱情”。上帝将浓浓的爱意渐渐冷却为悠远的亲情,乃是迎合人性中求稳的需要,孰知人类在求得安稳之后又想追求刺激。于是,安与不安,甘与不甘,拉锯了一生。
1705745072
1705745073 对袁世凯而言,理想远比爱情重要。在跟李熙耗着的同时,他和李鸿章身边的大红人、时任山东登莱青道(主管登州、莱州、青州三府的道台)的盛宣怀(1844—1916)结为异姓兄弟。
1705745074
1705745075 秀才出身的盛宣怀一手官印,一手算盘,深信“非商办不能谋其利,非官督不能防其弊”,利用政府的垄断资源,建立起一套官督商办的企业模式,并发下宏愿:
[ 上一页 ]  [ :1.70574502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