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745476
1705745477
晚走二十分钟,袁世凯必死于化装成东学党的日本人之手。
1705745478
1705745479
因此,大头对于日本,常怀国仇家恨,任何关于他勾结日人出卖中国利益的谣言,余不信也。
1705745480
1705745481
四天后,日本策动朝鲜宫廷政变,建立亲日政府,唐绍仪走避英国使馆。
1705745482
1705745483
一年后,闵妃被日本人暗杀。三年后,大院君抑郁而终。朝鲜宣布独立,改国号为大韩帝国。
1705745484
1705745485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1880年,袁世凯踏上朝鲜半岛的两年前。
1705745486
1705745487
这年八月,朝鲜派金宏集访日,解决自四年前《江华条约》签订以来若干悬而未决的问题。
1705745488
1705745489
著名诗人黄遵宪时任中国驻日使馆参赞,在会见金宏集时将自己所著的《朝鲜策略》传给了他。
1705745490
1705745491
这本书以问答的形式普及了公法关税等常识,鼓励朝鲜开化自强。金宏集万分感动地将书带回朝鲜,呈给李熙。
1705745492
1705745493
十几年后,李熙终于实现了独立的宏愿。然而,对于他和他的国家,悲剧才刚刚拉开序幕。
1705745494
1705745495
1894年7月20日,日军进攻牙山,叶志超、聂士成不敌,退守平壤。
1705745496
1705745497
在此之前,李鸿章见势不妙,已急调左宝贵(1837—1894)和马玉昆等四路清军驰援朝鲜,进驻平壤。叶志超作为败军之将,竟谎报军情,称“牙山大捷”,把光绪高兴得一激动委任他为平壤两万驻军的总帅。
1705745498
1705745499
上谕送达平壤,众将皆惊,叶志超最惊。
1705745500
1705745501
盖因清朝的军制比较弱智。
1705745502
1705745503
陆军以“营”为基本作战单位,下辖四哨,每哨八队,每队十人,另有一护卫营官的亲兵哨,辖六队。故每营有官兵共计五百人。
1705745504
1705745505
这还比较正常,不正常的是营官之上的“统领”。
1705745506
1705745507
仅仅相差一级,统领竟然统率五六个甚至十几个营,然后几个统领再归一个大帅管。
1705745508
1705745509
营官不过是下级指挥官,能冲锋呐喊,小股侵扰即可。而统领却是独当一面的大将,必须有控制战局的能力。
1705745510
1705745511
像叶志超这样从营官升上去的统领,守个牙山已力有不逮,现在又跃迁为几路大军的总帅,这不是架在火上烤吗?
1705745512
1705745513
左宝贵和马玉昆都是老资历了,又分属不同的系统。别提组织大型会战了,镇不镇得住场子都难说。
1705745514
1705745515
叶志超慌了,四处乞辞,希望皇上另择高明。
1705745516
1705745517
他提出的人选是李经方。
1705745518
1705745519
李经方本是李鸿章四弟的儿子,过继给了他当长子。叶志超显然是想借这张虎皮来震慑平壤诸将。
1705745520
1705745521
问题是李经方一介文官,从未上过前线,对此深有体会的张佩纶力劝李鸿章不可。
1705745522
1705745523
李鸿章如何不知?他一直中意的人选是淮军宿将刘铭传(“英姿飒爽如铭传,或有法制耳”)。以其资历人望,守平壤必能不负所托。
1705745524
1705745525
可惜,刘铭传既对官场失望,又对清廷绝望,且两耳聋、左眼瞎,已成半个废人,无法出山。李鸿章只好回复叶志超:
[
上一页 ]
[ :1.70574547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