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746026
1705746027
每小队长舰位于前方,僚舰位于右后方四十五度角相距四百米处,避免误伤和碰撞。以定远—镇远小队为中轴,往左是致远—经远和济远—广甲小队,往右是来远—靖远和超勇—扬威小队。中轴一马当先,两翼依次靠后,呈一扇面,鱼贯而前。
1705746028
1705746029
弱点在右端的超勇和扬威身上。
1705746030
1705746031
采购之初,两舰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无防护撞击巡洋舰,英国人命名为“金牛座号”和“白羊座号”,正是取这两种动物头上长角之意。
1705746032
1705746033
可惜,所谓的“之初”已是十几年前,在19世纪末日新月异的军备竞赛狂潮中,吨位不足1400的超勇和扬威显然廉颇老矣,装甲和火力也远逊于致远、靖远。
1705746034
1705746035
当然你会说,人广乙才1000吨,也不影响她以小搏大。
1705746036
1705746037
问题是广乙的定位是鱼雷舰,而年久失修的超勇、扬威则是撞击舰。
1705746038
1705746039
速度是撞击的生命,但在这两艘行将报废的弱舰上,锅炉兵便是使出吃奶的劲铲煤,也只能将航速冲到7节。
1705746040
1705746041
这直接拖慢了北洋舰队的整体速度,以至于伊东佑亨紧张得掌心冒汗:这么慢,丁汝昌在玩什么诡计?
1705746042
1705746043
炮弹短缺、军舰老化在伊东脑海里近乎天方夜谭——除非他有机会到超勇、扬威热浪滚滚的轮机舱亲眼看一看清兵是如何挥汗如雨地作业的。
1705746044
1705746045
定远舰的甲板上已铺沙蓄水,防止火灾。易碎物品全部弃置,舢板一概卸走,因为高升号的遭遇告诉大家:如果你不幸落海,基本不用幻想日军施救,还要防止他用机枪扫射你。
1705746046
1705746047
被拆除的还有用来悬挂信号旗的横桁。
1705746048
1705746049
在没有对讲机的时代,原始的旗语号令即使日常指挥一支延绵数海里的舰队航行都显得力不从心,更遑论炮火纷飞烟雾弥漫的战场上。
1705746050
1705746051
因此,丁汝昌下达了三条守则后,便不再寄希望于脆弱的信号系统:
1705746052
1705746053
一、各分队必须同进同退,攻守相助;
1705746054
1705746055
二、战时舰首必须始终指向敌舰;
1705746056
1705746057
三、各分队必须跟随旗舰行动。
1705746058
1705746059
丁汝昌的策略是以不变应万变,旗舰本身的行动就是最高指挥。他要始终不渝地贯彻直插联合舰队军阵的战术。
1705746060
1705746061
可惜,左翼末端的济远—广甲分队在方伯谦的带领下,越开越慢,最后干脆躲到了镇远后面。交战伊始,北洋舰队便蒙上了一层不祥的阴影。
1705746062
1705746063
桅盘里,测距员手持六分仪,紧张地测算着敌距。
1705746064
1705746065
“一万米!”
1705746066
1705746067
“八千米!”
1705746068
1705746069
“六千米!”
1705746070
1705746071
飞桥上,刘步蟾戴好水兵递来的耳棉,闭上眼睛,鼻尖轻嗅着略带湿气的海风,思绪飞回到了普利茅斯大学的校园里。
1705746072
1705746073
彼时的他,喜欢读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崇拜伟大的探险家詹姆斯・库克。
1705746074
1705746075
从那时起,他的梦想就从未改变。希望有朝一日率领一支强大的海军,像16世纪的英国人全歼西班牙无敌舰队那样,痛击倭寇。
[
上一页 ]
[ :1.70574602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