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746326e+09
1705746326
1705746327 305毫米弹摧毁了西京丸的舵机,桦山资纪只好派身强力壮的水手努力转动十二柄备用的人力舵轮,艰难走避。
1705746328
1705746329 与此同时,平远和广丙如猛虎下山,冲入战场,谁也不理,直奔松岛而去。
1705746330
1705746331 镜头切至广丙闷热的轮机舱内,满头大汗的二管轮(负责轮机,位次于总管轮和大管轮)黎元洪正忙碌地指挥锅炉兵作业。
1705746332
1705746333 凭借高速,广丙先于平远到达松岛左舷。
1705746334
1705746335 后来任北洋政府海军总长,因倒戈护法而名动一时的广丙管带程壁光,此刻正酝酿一套声东击西的战术。
1705746336
1705746337 猛烈的炮击转移了松岛的视线,殊不知广丙舰首甲板下的鱼雷室,两条鱼雷已蓄势待发。
1705746338
1705746339 可惜,鱼雷在当时属于尖端科技,技术还很不成熟,理论射程不到四百米,实战中更是要一百五十米内才有较高的命中率。
1705746340
1705746341 由于松岛和其后的千代田火力过于密集,一张可怕的火网死死地拦住了广丙前行的步伐,程壁光只好暂避锋芒,另寻战机。
1705746342
1705746343 平远倒是以舰首的260毫米克虏伯炮命中松岛,却因又是实心弹,只杀死了一个少尉和三个水兵。
1705746344
1705746345 松岛迅速反击,六门速射炮打出一招“满天花雨”,平远的260毫米炮被当场打残。
1705746346
1705746347 负伤累累的平远明显不敌松岛,携广丙悻悻地驶出了众人的视野。
1705746348
1705746349 两船都是半残,却遇到了更惨的西京丸。被定远重创的它,右舷水线出现了一道裂缝,只能靠木板临时堵漏,苦苦支撑。
1705746350
1705746351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平远果断出击。
1705746352
1705746353 桦山资纪紧闭双眼,开始懊悔自己要求跟随观战的愚蠢决定。
1705746354
1705746355 西京丸舰长鹿野下令以舰首对敌,让薄弱的舷侧躲离敌军炮火。忽然,瞭望兵大喊:“鱼雷艇!”
1705746356
1705746357 四艘跟随平远而来的鱼雷艇分别是福龙、左一、右二和右三。从如此山寨的名字不难看出,鱼雷艇要比鱼雷舰(广丙)小得多。
1705746358
1705746359 其中,左一、右二和右三在路过超勇失事地点时停下来搜救幸存海员,西京丸看到的是实力最强的福龙。
1705746360
1705746361 福龙者,福建之龙也,长四十二米,最宽处仅五米,吨位只有120,航速却达到惊人的24节。
1705746362
1705746363 不用羡慕。当你坐到福龙狭长低矮的空间里,以四十五公里的时速在海上玩儿漂移时,那感觉跟坐欢乐谷的太阳神车没啥区别。
1705746364
1705746365 艇首甲板下的狭小空间里,两个水兵负责发射鱼雷。这两人是看不见外界情况的,发射时机不由他们决定,而要等待来自司令塔的命令。
1705746366
1705746367 所谓的司令塔,也只能容纳两人,一个操舵的水兵,另一个便是留美幼童、福龙管带蔡廷干。
1705746368
1705746369 福龙装有三具鱼雷发射管,其中两具固定在艇首两侧,需要靠整船来瞄准,故指挥航向的蔡廷干事实上还担负着瞄准员的重任。
1705746370
1705746371 剩下一具安装在艇尾细细的中轴线上,倒是可以旋转,但操作时发射手必须把自己绑在鱼雷管上,耍杂技般悬空于艇外,冒着炮火高速前进。
1705746372
1705746373 留美期间,美国学生喜欢给他们的东方同学起绰号。性情刚烈、行事勇猛的蔡廷干被称为“火爆唐人”——冥冥之中似乎注定了他要登上这艘敢死艇。
1705746374
1705746375 艇首高昂的福龙破浪而行,时隐时现,宛若蛟龙,直指西京丸侧舷。
[ 上一页 ]  [ :1.70574632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