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747296
1705747297
陈:“《原道》。”
1705747298
1705747299
张之洞连声道:“原道、原道……”
1705747300
1705747301
语未终,举杯送客。
1705747302
1705747303
陈三立得到的反馈是:陈锐不佳。
1705747304
1705747305
《原道》是韩愈为了扬儒抑佛而作,虽被奉为经典,但主旨异常保守(圣人出而救万民于水火)。
1705747306
1705747307
张之洞的思想显然不保守。他是保守中的前行者,前进中的保守派。
1705747308
1705747309
常年搞意识形态使他对西方的认识比一般的洋务派更深。体用分离让他敢在教育上实施改革,培育新式人才,舆论相对宽容。但一涉及政治现实,立刻勒马回缰。
1705747310
1705747311
因此,把两边各打一棒的张之洞(“旧者因噎而废食,新者歧多而亡羊”)其实需要的是完全能为己所用的良材。
1705747312
1705747313
一切假知识,比无知更危险
1705747314
1705747315
康有为看完《今古学考》,非常震惊,立刻跑回广州找到廖平,诉说自己如黄河泛滥延绵不绝的崇拜之情。
1705747316
1705747317
廖平面无表情地听他叨叨完,摸出两篇草稿,说自己已经推翻了原来的观点。
1705747318
1705747319
康有为抢过稿纸一看,标题是《知圣篇》《辟刘篇》。
1705747320
1705747321
治《公羊》的你伤不起。
1705747322
1705747323
在遥远的秦代,始皇进行了“书同文”的改革,尽废六国文字,统一使用秦国的隶书。
1705747324
1705747325
焚书坑儒后,“挟书之禁”的法令规定,民间私自藏书可罪至“族诛”。这就造成了文化断层。
1705747326
1705747327
到了汉初,从春秋战国流传下来的“古书”近乎绝迹——除非你扛着洛阳铲去盗墓。
1705747328
1705747329
就算真的挖出来两本,拿到孔夫子旧书网去晒,望着天书一般的六国古文,恐怕也没人敢买。
1705747330
1705747331
《公羊传》的情况比较特殊,虽被归在“今文经”里(用的隶书),但其思想渊源成形于战国时的齐国人公羊高。
1705747332
1705747333
此人据说是子夏的弟子。“孔门十哲”之一的子夏被普遍认为是孔子之后最早具有法家倾向的儒家学者。
1705747334
1705747335
而这,也深刻地影响了公羊高。
1705747336
1705747337
作为家学,公羊学一直口传心授。传至汉景帝时,公羊高的玄孙公羊寿将之付诸纸面,定稿出版,是为《公羊传》。
1705747338
1705747339
时至武帝,独尊儒术,释《春秋》的比比皆是,又以公羊派和穀梁派为泰山北斗,宛若少林武当。
1705747340
1705747341
当年华山论剑,穀梁派高手瑕丘江公败给了公羊派高手董仲舒。在武帝的钦定下,公羊学从此成为官学。
1705747342
1705747343
君之所向,天下趋焉。加之公孙弘以草民之身精研公羊,竟官至丞相,这对读书人的刺激实在太大了。一时间人手一本《公羊》,以求朝廷供养。
1705747344
1705747345
供养之所便是官办的太学,在里面混个“五经博士”当,外放内迁均可做大官。久而久之,潜心学术者寡,征逐名利者众。
[
上一页 ]
[ :1.70574729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