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747486e+09
1705747486
1705747487 所闻世是从襄公上溯的四个时代;所传闻世是再一次上溯,直至隐公的四个时代。
1705747488
1705747489 董仲舒指出:对所传闻世的坏人坏事,孔子批起来不留情面;对所见世则含蓄委婉。
1705747490
1705747491 并流露出变态的欣赏,说这是一种谨慎的处世态度,进能安邦,退能全身。
1705747492
1705747493 何休见董仲舒睁眼说瞎话,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貌似恶人最多的所传闻世定为“据乱世”,恶人稍少的传闻世定为“升平世”,无比和谐的所见世定为“太平世”。
1705747494
1705747495 这就指鹿为马了。
1705747496
1705747497 从春秋到战国,分明是越来越乱,怎么倒升平而太平了?
1705747498
1705747499 何休也知道漏洞很大,敷衍说所谓的太平世暂时是“文致太平”,其实还比较乱。孔子先把太平的构想画在纸上,以待来者。
1705747500
1705747501 由此可见,在今文家笔下,孔子是一个政治家,作《春秋》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变革;而在古文家笔下,孔子不过是一个史学家,述而不作,整理国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1705747502
1705747503 于是,问题可以简化为:尊重事实与尊重事理,到底哪一个更重要?
1705747504
1705747505 人人想改造世界,无人愿改变自己
1705747506
1705747507 东汉以降,公羊式微。五代之后,士大夫都去玩儿宋明理学了,搞经学的逐渐边缘化。而《左传》名为经,实为史,凭借其扎实的史学功底,影响反倒越来越大。
1705747508
1705747509 及至清朝,章学诚甩出一句“六经皆史”,把经学的地位大大降低了。
1705747510
1705747511 乾嘉学派寻章摘句的考据癖也是信仰崩溃之后的结果——倘或《春秋》真有那么多大义,则崖山之变、满人入关又作何解释?
1705747512
1705747513 然而,万马齐喑的局面还是被龚自珍和魏源打破了。
1705747514
1705747515 此二人重提公羊,发廖平之先声。
1705747516
1705747517 而廖平显然将今文家一惊一乍、耸人听闻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说走火入魔也不夸张。
1705747518
1705747519 《辟刘篇》就是一部阴谋论,说刘歆是史上第一骗,骗了中国人两千年,他探佚出来的那些以《左传》为首的“古文经”都是自己一手伪造的,整个一经学妖孽。
1705747520
1705747521 《知圣篇》又成了《达芬奇密码》,把孔子打造为预言帝,说《春秋》不可小觑,你要是把它当作鲁国的编年史来看那就白瞎了圣人的一番苦心了。《春秋》其实是现代世界的一种想象,郑国代表中国,秦国代表英国,而鲁国则是日本,鲁哀公就是明治天皇……
1705747522
1705747523 当疯子遇到神经病,历史便充满了喜感。
1705747524
1705747525 康有为先是故作惊疑状,责备廖平标新立异以求出名,又以一脸谆谆善诱的过来人表情,劝他焚毁草稿,以免惹祸。
1705747526
1705747527 真要信了康有为的话,才是自取其祸。
1705747528
1705747529 因为他转身就剽窃了廖平的观点,用半年时间赶出两部怪书——《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1705747530
1705747531 考诸经学史,再也找不到比这两本更离奇的考了。
1705747532
1705747533 第一本是“破”。按照廖平的思路,痛骂刘歆篡改六经。
1705747534
1705747535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求证,把流传下来的文献和出土文物两相比较即能得到答案。
[ 上一页 ]  [ :1.70574748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