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747636
1705747637
1894年6月,这个广东香山人写就《上李傅相书》,跑到天津,找同乡郑观应代呈。
1705747638
1705747639
郑观应转递给盛宣怀,在推荐信中写道:
1705747640
1705747641
其说贴近现实,非狂士大言欺世者比。
1705747642
1705747643
盛宣怀阅后,在信封上写下“孙医生事”和“陶斋(郑观应别号)”六个字便转了出去。
1705747644
1705747645
结果可以想见,石沉大海。
1705747646
1705747647
每天投书的多达几十上百,李鸿章岂能一一尽阅?对他而言这只是百分之一的闪失,对孙文来说却意味着百分之百的转变。
1705747648
1705747649
11月24日,夏威夷首府檀香山。
1705747650
1705747651
卑涉银行华人经理何宽的家中,二十多人一齐起誓:
1705747652
1705747653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倘有二心,神明鉴察!
1705747654
1705747655
反清组织兴中会宣告成立,杨衢云任第一任会长。
1705747656
1705747657
在袁世凯看来,热兵器时代,靠搞暴动是搞不垮政府的,能倒逼其改良就算不错了。至于康有为,鼓动人心而已。意见领袖从来只有两条出路:被体制招安或被粉丝埋葬。
1705747658
1705747659
他要的是兵权。这是最难的,但也是最可靠的。
1705747660
1705747661
因为,对付以阴鸷文化立国的清廷,只能用慢药杀之。
1705747662
1705747663
还在前线办军需转运时,袁世凯便给负责后路转运的盛宣怀写了一封用心良苦的信,说我患痰喘病久矣,随溃军奔逃没有意义,道义上又难以请求退至后方,辜负相国(李鸿章)的提携。如果你能帮忙婉言请示,免去世凯的差事回后方,则不胜感激。现在战事颓唐,你要是筹到了款项,最好招募学徒、延聘教习,为将来改革军制做准备。如果认为我的话有道理,弟愿任监督,必将有以报答。
1705747664
1705747665
袁世凯想卸职练兵,可盛宣怀哪有力量决策此事?话显然是说给李鸿章听的。
1705747666
1705747667
结果被冷冷地拒绝了。
1705747668
1705747669
西法练兵,德籍顾问汉纳根早就向李鸿章提过。后者属意的人选显然不会是背着自己找翁同龢请托的袁世凯,而是时任广西按察使的淮系官僚胡燏(yù)棻。
1705747670
1705747671
胡素以谈洋务闻名于政界,曾托好友王修植代拟练兵条陈。
1705747672
1705747673
翰林院编修出身的王修植文思敏捷,对西方军制颇有研究,当时正受李鸿章的委派办理北洋水师学堂。
1705747674
1705747675
他以英国公使的练兵说帖为蓝本写了两稿,将润色好的二稿交给了胡。
1705747676
1705747677
胡燏棻加了一些痛斥军队百弊丛生的套话便上交督办军务处,李鸿藻看后非常激动。
1705747678
1705747679
冷静了片刻,他首先想到的问题便是经费。
1705747680
1705747681
清廷财政最大的弊端在于没有一个统一而有效的中央财政体系。
1705747682
1705747683
西方国家,税收先汇入中央,再根据预算拨到地方。大清国则无比混乱,税收虽由各省征得,却因种种临时性的需要,零碎地划给底下的道府,借给平级的他省或直接上缴朝廷。
1705747684
1705747685
无序的分食法则既导致了惊人的浪费,又使军队这个最需要巨额经费喂养的猛兽长期处于饥饿状态。
[
上一页 ]
[ :1.70574763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