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748236
1705748237
这日,晴空万里,小站的操场上围满了官兵。
1705748238
1705748239
一军官出面请大师立下手状:设或身死,与人无尤。
1705748240
1705748241
准备就绪后,三十个士兵出列,持奥地利产的曼利夏步枪(步兵标配,1888年造,射速每分钟二十二发,弹仓五发装填,最大射程两千米)齐瞄。
1705748242
1705748243
一声令下,枪声大作,大师砰然倒地。在场之人无不惊呆,袁世凯却平静道:“此诈耳,绝无妨。”
1705748244
1705748245
遂命人检视,回报称:“目尚未闭,有笑容。”
1705748246
1705748247
大头笑道:“怎么样。”
1705748248
1705748249
等众人散去后,再次检查的情况则是“口角流血,胸有七洞”。
1705748250
1705748251
原来,第一次用手枪打时,袁世凯暗中嘱咐持枪者不要瞄准“大师”,但在第二次表演时却不作此安排。
1705748252
1705748253
于是,成功地用江湖骗子的血,祭了新建陆军的旗。
1705748254
1705748255
德先生、赛先生,无须五四青年抬大轿,袁世凯早已为之。
1705748256
1705748257
小站班底
1705748258
1705748259
西法操练非常辛苦,夏秋每月放假四天,冬春只有两天,其中一天还是发饷日。对于训练认真,考核成绩突出的官兵,均予以记名奖励,遇缺即补,在晋级上有优先权。
1705748260
1705748261
为了提高新军士兵的社会地位,大头上奏朝廷,获准减免军属的赋役。这是秀才以上功名者才配享有的特权。此外,他还从自己的月俸中拿出三分之一,专门奖掖学堂里成绩优异者。
1705748262
1705748263
各级部门,是个领导就爱标榜自己求才若渴、任人唯贤,可真正做到袁世凯十分之一者又有几人?一个单位做不到公平,则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终将被市场淘汰;一个国家做不到公平,则人心涣散,法度凌夷,终将陷于狼奔豕突的丛林世界。
1705748264
1705748265
不了解大头的志向,便不可能理解他“事无巨细,靡不躬亲”的狂热劲头。这确乎是袁世凯步入仕途以来所争取到的最大的机会,但若仅仅为了投机做官,犯不着如此玩命。
1705748266
1705748267
新建陆军是一张难得的白纸,没有旧军队里盘根错节的人事关系,所有人都从零开始,做起事来相对简单。
1705748268
1705748269
第一次拥有了可供自己尽情挥洒的舞台,大头激动的心情不亚于曹孟德收编了青州兵。
1705748270
1705748271
古之成大事者必先得人,而一谈到笼络人心,三顶帽子立刻就扣到了袁大头的脑袋上:结之以恩义,厚之以爵禄,威之以刑杀。
1705748272
1705748273
最早神经质般搞批斗的当属梁启超。
1705748274
1705748275
在他看来,曾国藩用人尚且要考察品行,李鸿章则纯以功名驱使。到了袁世凯就更等而下之,重才轻德,底下人卖命的唯一动机似乎只是为了利禄。
1705748276
1705748277
天天都有人感叹世风日下,并不稀奇,稀奇的是这话居然从梁启超嘴里蹦出来。
1705748278
1705748279
作为文化圈的实用主义者,梁启超并不讳言自己“以今日之我战昨日之我”的多变性,甚至以此为荣。他从不固守某一主义,明知康有为抄袭了廖平的观点,还说廖“其人不足道”。
1705748280
1705748281
这样的人,何苦要戴上面具假装道学先生?
1705748282
1705748283
事实上人与人之间很多时候就是一种功利的结合。你能为他人提供施展和成功的机会,就不怕没有人才追随;你的事业和局面越大,所能提供的机会越多,凝聚人才的能力也就越强。
1705748284
1705748285
然而,想把蛋糕做大,说到底还是要超越功利,因为这个世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也不是有权人的,而属于有心之人。
[
上一页 ]
[ :1.70574823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