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750736e+09
1705750736
1705750737 大头晓谕各府县,命团民“北上助战”。布告中说,真正的义和团都已经到京津一带去杀洋人了,有志于报效国家的拳民应赶紧行动,不可再在山东滞留。凡逗留者,必是打着团民旗号的乱民,一律严惩不贷。
1705750738
1705750739 半轰半送之下,山东的拳乱彻底消弭于无形。
1705750740
1705750741 位于上海的中国电报总局已经一宿没熄灯了。作为这个官督商办的企业的一把手,盛宣怀的眼中布满了血丝。
1705750742
1705750743 经过一整夜的思想斗争,他终于决定扣留朝廷的宣战电报。
1705750744
1705750745 盛宣怀嘱咐各地方电报局的负责人,对上谕只准密呈督抚,不许宣扬。
1705750746
1705750747 随后,他急电李鸿章,分析当前形势:“国家即将瓦解,须设法保全东南富庶地区。各省封疆应采取措施,联络一气。”
1705750748
1705750749 相同的电报也发给了张之洞和刘坤一,并提出方案:“上海租界由各国保护,长江内地归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保全中外商民。”
1705750750
1705750751 李鸿章接电后带头抗旨,称朝廷的宣战诏书是乱命,“粤不奉诏”,为“东南互保”的实施一锤定音。
1705750752
1705750753 张之洞和刘坤一多次同列强驻汉口与上海的领事磋商,承诺不会卷入战争,坚决保护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1705750754
1705750755 刘坤一甚至私下对英国驻南京领事说:“慈禧的政府完了,她已经无法继续维持帝国的秩序。”
1705750756
1705750757 6月26日,在盛宣怀的奔走联络下,南方诸省均派出代表,于上海同各国驻沪领事签订了保证南中国和平的《东南互保章程》。
1705750758
1705750759 明目张胆同慈禧对着干,显然属于高危行为。为此,张之洞再次上奏,不厌其烦地解释说:“论兵力,一国焉能敌各国,不败不止;论大势,各国焉肯输一国,不胜不止。”接着笔锋一转,说北方既已决裂至此,南方切不可再遭涂炭。否则饷源立绝,全局瓦解,则愈发不可收拾。
1705750760
1705750761 袁世凯没有参加互保,只是单独致电外国领事,表明和南方督抚采取同样的立场。
1705750762
1705750763 派兵将最后一批洋人护送到青岛后,大头长吁了一口气,一边在院子里踱步,一边冥想。
1705750764
1705750765 公元1900年,西历新世纪的第一年。
1705750766
1705750767 天厌大清。
1705750768
1705750769 从慈禧前无古人地同十一国宣战的那一刻起,亡国,就进入了倒计时。
1705750770
1705750771 可惜,南方督抚的集体忤逆再一次救大厦于将圮。
1705750772
1705750773 广州,雨后清新的空气里夹杂着声嘶力竭的蝉鸣。
1705750774
1705750775 离开北京的时日已久,李鸿章一时也很难判断帝国这艘大船的航向到底发生了多么严重的偏离。
1705750776
1705750777 催他北上的电报雪片般飞来,荣禄的语气已近乎哀求。
1705750778
1705750779 然而,当了一辈子“消防员”的李鸿章,这次的反应异常迟钝。
1705750780
1705750781 因为,香港总督卜力向他转达了兴中会的意思:推李鸿章当总统,以两广为基地,在南方建立一个新政府。
1705750782
1705750783 当幕僚刘学询带着兴中会的使者向李鸿章汇报联络孙文、策划两广独立之事时,这个为维持帝国稳定操劳了大半生的裱糊匠躺在深深的藤椅里,双目微合,做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动作——颔之。
1705750784
1705750785 兴中会未能得到肯定的答复,却收到李鸿章赞助的三万元经费。
[ 上一页 ]  [ :1.70575073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