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754686
1705754687
日俄战争后,伊藤博文强迫朝鲜国王李熙签订保护条约,将军事和外交权统统交给日本。
1705754688
1705754689
朝鲜的法令和高官任免全部操于“统监”伊藤之手,用朝鲜文人的话说就是:伊藤博文每次进宫,对高宗(李熙)的态度比曹操对汉献帝还蛮横。
1705754690
1705754691
1909年,伊藤赴哈尔滨同俄国财政大臣会谈。朝鲜义士安重根埋伏在哈尔滨火车站,见伊藤下车,闪电般从人群中冲出,连开三枪,手刃了这个他口中“蹂躏朝鲜的奸贼”。不久,在旅顺监狱从容就义。
1705754692
1705754693
1910年,继往开来的日本侵略者连哄带逼地同李熙之子李坧(zhǐ,纯宗)签订了《日韩合并条约》。延续了500多年,同明清两朝相始终的李氏王朝成了历史书里的名词。
1705754694
1705754695
吞并朝鲜只是起步价。一向高标处世的日本迅速跟俄国签订防御同盟,相约维护各自在东三省的特权,阻止他国进入。
1705754696
1705754697
亡国危机惊醒了士绅阶层。
1705754698
1705754699
在江苏咨议局议长张謇的奔走串联下,汤寿潜(浙江咨议局议长)、谭延闿(湖南咨议局议长)、汤化龙(湖北咨议局议长)、蒲殿俊(四川咨议局议长)等纷纷响应,发起了一场蔓延全国的请愿运动,倒逼朝廷放弃所谓的“九年预备立宪”,速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
1705754700
1705754701
长沙教员徐特立在学校演说,称“不早开国会,不足以挽救危亡”。血脉贲张之下,情绪失控,竟摸出一把利刃,切断左手小指,写下“请开国会,断指送行”八个血淋淋的大字。
1705754702
1705754703
各省咨议局代表一到北京,便向都察院呈递了联名的请愿书,罗列速开国会的四大理由:
1705754704
1705754705
一、用旧的行政机构搞新的宪政,铁定玩儿不转;
1705754706
1705754707
二、一直以来,朝廷都搞秘密外交。割了多少地,赔了多少款,民众要翻墙才能获知。再等九年,老本都被卖光了;
1705754708
1705754709
三、没有国会和责任内阁,民愤全部集于皇室。反动统治阶级,你们真的睡得着觉吗?
1705754710
1705754711
四、一天到晚侮辱人民群众的智商,民智未开咨议局的成功你怎么解释?
1705754712
1705754713
体制内的开明派如东三省总督锡良、云贵总督李经羲、山东巡抚孙宝琦以及各驻外公使也陆续致电朝廷,要求政府顺应舆论。
1705754714
1705754715
顺天府丞甚至警告说:“欧洲政变多起于中等社会(士绅),史迹俱在。”
1705754716
1705754717
由此不难想见载沣何以要宽宥谋刺自己的汪精卫——与其扬汤止沸,不如借机作秀。
1705754718
1705754719
问题是前任统治者太会演戏,惟妙惟肖,早就把人民群众炼得火眼金睛,不肯轻易上当,非要动真格。
1705754720
1705754721
见第一轮请愿被上谕驳回,还被军机大臣泼了一身脏水(为求增其势力而已,并非出自民意),议员们不干了,商定各省咨议局在今年的常会上都只提“速开国会”一案,若再遭拒绝,则集体解散。
1705754722
1705754723
第二轮请愿随即展开,各地均出现大规模群众上街游行的场面。
1705754724
1705754725
北京青年赵振清和牛广生率领一干学生,为即将去资政院递请愿书的代表团送行。他们交给代表一封信,主题是学生们打算“以血购国会”。
1705754726
1705754727
正不知要闹哪样,赵振清和牛广生忽然拔刀出袖,意欲自杀,幸被代表们死死摁住。
1705754728
1705754729
牛广生趁人不备,毅然决然地割下自己左腿上的一块肉。众人惊魂未定,赵振清又割下自己右臂上的一块肉。
1705754730
1705754731
二人将鲜血涂抹于书信之上,代表们拭泪而去。
1705754732
1705754733
对请愿书上要求宣统三年(1911)开国会的主张,资政院的民选议员举双手赞成。
1705754734
1705754735
于是,所有议案都搁置,一开会就高呼“当此危急存亡之秋,除开国会无救亡之法”。溥伦见工作已无法开展,只好同意讨论速开国会案。
[
上一页 ]
[ :1.70575468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