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75626e+09
1705756260
1705756261 北京。
1705756262
1705756263 肃亲王善耆越想越闹心:以北洋军的实力,若非袁世凯打打停停,武昌的革命党早就土崩瓦解了。
1705756264
1705756265 他真心觉得,如果革命成功,军功章的一半当属不对党人灭此朝食,倒将全国拖出一个狼烟四起之局面的袁世凯。
1705756266
1705756267 愤怒的善耆联合几个亲贵气势汹汹地质问名为佑我大清实则辛亥革命的袁世凯:
1705756268
1705756269 汉阳、汉口已复,武昌指日可下,为何与贼党言和停战?
1705756270
1705756271 袁世凯露出轻蔑的笑容:
1705756272
1705756273 武汉形势虽好,南京却已沦陷。党人势大,蛊惑国人,军心浮动,议和乃权宜之计。我以三年为期,必灭党人。如各位盲动,以天下为孤注,不妨代我行权,袁某自当让位!
1705756274
1705756275 一句话就把满大人们堵了回去。
1705756276
1705756277 从这帮人身上,袁世凯发现一个规律:整天把爱国主义挂在嘴边的,其实最不爱国。
1705756278
1705756279 证据就是由武昌起义引发的金融恐慌。
1705756280
1705756281 各地的大清、交通等国家银行均发生挤兑,始作俑者正是最先获得内幕消息的权贵。仅奕劻本人便一次性提款二十五万两,使本已枯竭的政府财政雪上加霜。
1705756282
1705756283 度支部又想举借外债,无奈列强已对清朝的统治权威产生怀疑,认为只有袁世凯才能把中国引入正轨,拒绝放贷。
1705756284
1705756285 更悲催的是,起义爆发后,各省督抚把持了地方财政,还经常巧立名目揩中央的油。
1705756286
1705756287 直隶说要“拱卫神京”,山东自称“京畿门户”;陕甘强调“屏护中原”,东三省则大谈“巩固根本”。
1705756288
1705756289 总之两个字:要钱。
1705756290
1705756291 其实真正缺钱的是前线。在给隆裕的奏折中,袁世凯建议将奉天行宫(今沈阳故宫)存放的旧瓷器运到北京变价充饷,以救眼前之急。
1705756292
1705756293 结果东三省总督赵尔巽正因他弟弟赵尔丰的事生朝廷的气,推三阻四,说运京售卖,种种不便,请改为就地批发——就差直说我要截留此款。
1705756294
1705756295 在袁世凯的授意下,段祺瑞、姜桂题等十多名高级将领联袂致电清廷,声明“言战必先筹饷”,而今财竭饷绝,皇室懿亲却拒绝与国家同休共戚,将数千万两白银(保守估计也有七千万两)私存于外国银行。若饷源不齐,将士愤激,恐怕会有不忍言之祸发生。
1705756296
1705756297 清廷赶紧降旨,让亲贵们认清形势,筹款助饷。但饶是如此,富可敌国的奕劻也只捐了十万两,余者更是杯水车薪。
1705756298
1705756299 此情此景,连日本驻华公使伊集院都看不下去了,对袁世凯感叹道:
1705756300
1705756301 我岳父(倒幕领袖大久保利通)遭暗杀前,已将全部财产捐给了事业,身上还剩不到50元。你们的显贵要是对他们的国家还有一丝热爱的话,在危机发生时,理应献出埋藏的财务,使政府阻止革命蔓延。但他们什么都没干,把财富看得比国家还贵重。
1705756302
1705756303 伊集院此言差矣。说不定人正是因为对现政权彻底绝望,才故意猛贪,想搞个休克疗法,推倒重来。如此深谋远虑,岂是都察院里的那些朝廷忠犬所能知晓?
1705756304
1705756305 长江以南是另一番景象。
1705756306
1705756307 天下未定,独立各省便玩儿起了“定于一”的传统游戏。
1705756308
1705756309 组建临时政府,结束自行其是的局面,确实有利于加速清廷的覆灭,但随之而来的则是生生不息的党争。
[ 上一页 ]  [ :1.7057562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