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756546
1705756547
读法兰西革命史,如能早顺舆情,何至路易之子孙,靡有孑遗也。民军所争者政体,而非君位;所欲者共和,而非宗社。我皇太后、皇上何忍九庙之震惊,何忍乘舆之出狩,必能俯鉴大势,以顺民心。
1705756548
1705756549
讲路易子孙被杀得片甲不留颇具针对性,隆裕肝胆俱裂。
1705756550
1705756551
正得意间,意外发生了。
1705756552
1705756553
这天,早朝散后,袁世凯出东华门,坐马车来到王府井大街。
1705756554
1705756555
突然,三颗炸弹从道旁茶叶店的楼上扔下,两匹大马登时肠穿肚烂。袁世凯从翻倒的马车中爬出,在亲兵的掩护下逃离。
1705756556
1705756557
这场由京津同盟会(汪精卫出狱后在天津成立的同盟会分会)策划的刺杀并未得到南京的授权(汪还曾电阻)。因此,当袁世凯全城搜捕抓获凶手后,汪精卫的电报随之而到:
1705756558
1705756559
议和期间,北方同志的一切行动均已停止。此事当为匪类所为,请依法办理。
1705756560
1705756561
其实,“匪类”帮了袁世凯一个大忙。在此之前,皇族亲贵整天对大头指指点点,说他是王莽、曹操。而炸弹一响,非议自然全成了“无耻谰言”。
1705756562
1705756563
袁世凯就坡下驴请了病假,把梁士诒、赵秉钧和胡惟德推到前台去磨。
1705756564
1705756565
内阁会议。
1705756566
1705756567
见已不是大臣但还属于王公的载沣和奕劻也出席了会议,恭亲王溥伟顿觉国事尚有可为。
1705756568
1705756569
宗社党创始人溥伟是奕訢的长孙,经常教育周围人:“有我溥伟在,大清国就不会亡。”
1705756570
1705756571
不要觉得狂,人毕竟曾离神器只有一步之遥。
1705756572
1705756573
慈禧临终前,病榻之侧的载沣叩头请辞监国之位。老太婆情急之下道:“如觉力不胜任,溥伟最亲,可引以为助。”
1705756574
1705756575
闻听此言,溥伟按捺着内心的狂喜,静待任命。
1705756576
1705756577
然而,等张之洞拟写的懿旨颁布时,溥伟才傻了眼:有摄政王监国之命,却无自己只言片语。
1705756578
1705756579
权力的赛场上,失去了一次机会等于失去终生。怒火冲天的溥伟叱问张之洞,为何没有皇太后要他助政之语。
1705756580
1705756581
张之洞不软不硬地回敬道:
1705756582
1705756583
摄政王以下,吾等均为朝廷助政之人,又安可尽行写入懿旨?
1705756584
1705756585
败下阵来的溥伟只好在禁烟大臣的闲差上打发时光,却于清廷垂亡之际再次找准了自己的定位——顽固派领袖。
1705756586
1705756587
彩色的画面幻化成一团火红,镜头拉远,原来是一个太监拿着铜火钳在拨弄炉里的炭火。远处一座神龛前摆放着一尊三足加盖的铜香炉,上面的镂空处正向外冒着氤氲的烟。
1705756588
1705756589
群臣列坐一个钟头了,唯彼此闲谈,无一人提及国事。
1705756590
1705756591
溥伟忍无可忍,蓦地诘问赵秉钧道:“总理大臣(袁世凯)邀我等会议,究竟议论何事,请宣布出来。”
1705756592
1705756593
赵秉钧:“革党势大,各省响应,北军不足为恃。袁总理想设临时政府于天津,与他们开议,或和或战,再定办法。”
1705756594
1705756595
溥伟:“朝廷以慰庭为钦差大臣,复任命为总理大臣者,是以为他能讨平贼乱。今设政府于天津,岂北京不足恃而天津足恃吗?且汉阳已经收复,正应乘胜痛剿,却罢战议和,这是什么道理?”
[
上一页 ]
[ :1.70575654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