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756710
1705756711
川人彭家珍,当过新军队官和代理标统,时任京津同盟会军事部部长。
1705756712
1705756713
谋刺良弼前,他四处踩点,碰巧在金台宾馆的前台发现一张名片:陆军讲武堂监督崇恭。
1705756714
1705756715
仔细一问,原来这个军校校长来京办事,后又去了保定。
1705756716
1705756717
彭家珍灵机一动,揣起名片,回到住处。
1705756718
1705756719
他备好炸弹,穿上借来的军装,向同志们告别后,来到军咨府良弼的办公室。
1705756720
1705756721
门卫禀告说“崇恭”来访,良弼一愣,半晌才想起是自己留日时的同学。公务繁忙,他让“崇恭”晚上去自己家里见面。
1705756722
1705756723
大红罗厂街,良弼宅。
1705756724
1705756725
等到很晚,彭家珍才看到良弼的马车驶回。大门一开,院子里射出的光亮把主人映得一清二楚。
1705756726
1705756727
彭家珍迅速闪出,亲热道:“赉臣,我来了……”
1705756728
1705756729
良弼见其陌生,立刻警觉地倒退两步,想钻回马车。
1705756730
1705756731
彭家珍扔出炸弹。
1705756732
1705756733
巨响之下,良弼的左腿被炸断。一块弹片击中下马石反弹回来,打到彭家珍的后脑,当场致死。
1705756734
1705756735
失血过多的良弼在医院呻吟两日,不治身亡。临死前哀号道:“炸我者,知我者也。我一死,大清亡!”
1705756736
1705756737
的确,良弼在满清贵戚里的人望比溥伟高多了,彭家珍的壮举诚如孙文所言,是“小弹丸而收巨功”。
1705756738
1705756739
后来袁世凯当大总统期间,参谋部次长陈宧(yí)每月都能见到一个中年男子前来领钱,回回都是一千银元。打听一下得知,正是彭家珍的父亲。
1705756740
1705756741
宗社党瞬间作鸟兽散,溥伟和善耆连夜离京,躲到租界不敢露面。
1705756742
1705756743
那是个革命党的炸弹能使小儿止啼的时代。孙中山被清政府描绘成红毛绿睛的江洋大盗,身怀“明拳”“明足”和“明身”三样绝技,手下的好汉个个飞檐走壁,无孔不入,还自觉接受先进科技,手枪炸弹一应俱全。
1705756744
1705756745
隆裕也是看《七侠五义》长大的,登时大惊失色,唤来赵秉钧、梁士诒和胡惟德,号啕大哭道:“我母子的性命,都在你三人手中!你们回去好好对袁世凯说,务要保全我母子二人!”
1705756746
1705756747
北洋军头再次联合发难,由段祺瑞领衔上奏,严斥“二三王公反对共和,陷两宫于危险之地”。声称要率全体将士入京,同那几个败类“剖陈利害”,结尾还颇有画面感——挥泪登车,昧死上达。
1705756748
1705756749
满眼刀光的电奏撕破了最后一层面纱,隆裕终于同意逊位。
1705756750
1705756751
1912年2月12日,由张謇起草、徐世昌润笔的退位诏书公诸天下:
1705756752
1705756753
今全国人民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1705756754
1705756755
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宣布南北统一之方,即由其全权组织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
1705756756
1705756757
总期海晏清河,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悠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天下大治)之告成,岂不懿欤(岂不快哉)!钦此。
1705756758
1705756759
末尾的“岂不懿欤”是徐世昌加上去的,收煞得干脆巧妙,彰显了翰林出身的文字功力。
[
上一页 ]
[ :1.7057567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