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75771e+09
1705757710
1705757711 可惜,作为坚定的理想主义者,宋教仁一概拒绝,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1705757712
1705757713 袁世凯倒也不生气。进入民国后,他经常对周围人说的口头禅是“办共和”。地方大员来京请训,也喜欢问“你们那儿共和办得怎么样”。虽不好听(又不是办洋务),但说到底,共和还是靠人而不是口号办出来的。
1705757714
1705757715 为了得人,别说宋教仁这样不给面子的,便是像瞿鸿禨、岑春煊和康有为等多年的政敌,也能拉下脸主动示好,邀请其参政议政。
1705757716
1705757717 怀柔与妥协弥合了各派间的裂痕,最大限度地团结了不同阶层,却也使得袁世凯愈发固执地认为中国的共和只能靠自己来办。
1705757718
1705757719 他在总统府特设了“军事处”,由亲信唐在礼负责,绕开财政,专事收买。接受过该处糖衣炮弹考验的不胜枚举,如黎元洪、王芝祥、孙毓筠、柏文蔚、陈其美……
1705757720
1705757721 一次,同唐在礼闲聊时,袁世凯吐露了心声:
1705757722
1705757723 他们(南方党人)来,我是欢迎不暇的,但要在我们的圈子里。
1705757724
1705757725 最天真的人,有时是最高明的
1705757726
1705757727 北京的夏天烈日炎炎,孙文的火车磨蹭到下午五点过才到,把前来接站的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内阁代总理赵秉钧以及各部总长热得汗流浃背。
1705757728
1705757729 欢迎仪式备极隆重。鼓乐声中,孙文走下火车,同政府官员简单寒暄了几句,坐上一辆朱漆金轮的马车,在三十个骑兵的开道下,从正阳门直入外交部街,下榻于袁世凯特意命外交部改建的迎宾楼。
1705757730
1705757731 翌日,孙文出席国民党成立大会,高票当选理事长,却坚辞不就,暂由宋教仁代理。
1705757732
1705757733 接下来的二十多天,孙文和袁世凯会谈十三次,每次都在六个小时以上。这是两大政治巨擘的首次见面,也是二人绝无仅有的一段蜜月期。
1705757734
1705757735 袁世凯极为谦恭,夸奖孙文“光明正大,毫无私意,所恨相见之晚”;孙文则对外宣称“维持现状,我不如袁,规划将来,袁不如我。为中国目前计,此十年内,似仍宜袁氏为总统,我专尽力于社会事业。十年后,国民欲我出来服役,尚不为迟”。
1705757736
1705757737 由于会晤只有梁士诒在场,具体的谈话细节已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孙文提出:袁世凯再当十年总统,练兵百万;自己则专任修路,把全国铁路延长至二十万里。
1705757738
1705757739 袁世凯求之不得——只要你不搞政治,别说修路,就是修火箭也全力支持。
1705757740
1705757741 他立刻委任孙文为“全国铁路督办”,月薪高达三万元,并把当初慈禧回銮时乘坐的豪华专列拨给他,以便巡视四方。
1705757742
1705757743 背地里却对人开玩笑说孙文是个“大炮”。
1705757744
1705757745 的确,终其一生一里铁路也没修成,而二十万里的目标,要到一百年后方能实现。
1705757746
1705757747 不久,黄兴抵京,袁世凯在总统府摆了晚宴,政府要员悉数到场。
1705757748
1705757749 先是袁世凯讲了几句开场白,无非竭诚欢迎招待简慢等客套话。接着是孙、黄讲话,都未涉及政治,黄兴还夸袁世凯是民国第一流人物。
1705757750
1705757751 轮到军事处副处长傅良佐发言时,由于想出出风头却又不善言辞,所言从恭维孙文自然而然地转为恭维袁世凯,继而牵扯到政治,批评了国民党几句,把气氛搞得不伦不类。
1705757752
1705757753 袁世凯很不高兴,当场打断道:“我们今天欢迎孙先生、黄司令,不要说那些题外的话。”
1705757754
1705757755 所幸孙文面无愠色,不以为意。
1705757756
1705757757 宴后,黄兴半开玩笑地动员袁世凯加入国民党,后者没有接招,而是推荐赵秉钧加入国民党,为其去掉总理前面那个“代”字扫清了障碍。
1705757758
1705757759 离京前,孙、黄联合袁世凯、黎元洪发表了共同纲领,确定了八条大政方针。四大巨头捐弃前嫌,调和歧见,对内以安人心,对外昭告列强,于外交承认和金融贷款都是利好消息。
[ 上一页 ]  [ :1.7057577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