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758276
1705758277
刚届而立之年的范旭东则站在天津塘沽的海滩边,望着冰雪般无边无际的盐坨,激动地对同伴说:“一个化学家,看到这样丰富的资源,如果还没有雄心,未免太没志气了。”
1705758278
1705758279
即使有一个当过赵秉钧内阁教育总长的哥哥(范源濂),范旭东也没有选择走捷径,而是学以致用地创办久大盐厂,打响了精盐品牌“海王星”,结束了国人只能吃氯化钠含量不足50%的粗盐(西方早已实现氯化钠不到50%的盐不许做饲料)的历史。
1705758280
1705758281
始于民初,一直持续到北伐战争前的这轮“下海热”,被史家称为“第二次工业化浪潮”。
1705758282
1705758283
与上一轮由政府和附庸其上的官商主导,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洋务运动所不同的是,这一轮是民营资本崛起的盛宴,投资大多集中于民生领域,提供消费类商品,主角则是以盈利为动力的新兴企业家。
1705758284
1705758285
而推动这一转变的,正是不断出台经济法规、完善市场机制的袁世凯。
1705758286
1705758287
其实长期以来,这个追求完美的处女座男人对法律的重视都被严重低估。
1705758288
1705758289
在就任正式大总统的宣言书中,袁世凯透露了他对共和的理解:
1705758290
1705758291
共和者,采大众意思,制定完备法律,而大众严守之。若法律外之自由,则共耻之!此种守法习惯,必积久养成,如起居之有时,饮食之有节,而后为法治国。
1705758292
1705758293
为此,他主持修律,废除了大清刑律中残忍的酷刑;又颁布《文官考试法》,设定的科目对考生的法学和经济学基础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1705758294
1705758295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可以公开宣称司法独立的人,正义无反顾地往人治的路上迈进。
1705758296
1705758297
当治国变成一种神圣的使命,当对秩序与稳定的渴望和对分裂与灭亡的恐惧缠绕在一起时,坚信中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走出一条新路的袁世凯舍弃了依法治国,选择了以法治国。
1705758298
1705758299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1705758300
1705758301
把角色演成自己,把自己演到失忆
1705758302
1705758303
大位既正,受够了国民党鸟气的袁世凯开始磨刀霍霍。
1705758304
1705758305
他向亲信吐槽道:“两年来,我非驴非马,忍人所不能忍,受人所不堪受,衰朽如此,更何希望?唯欲救国救民,保全大局,不使我同胞子孙作他人之牛马奴隶耳。”
1705758306
1705758307
问题是想让解散国民党从程序上看起来更合法,则必须有熊总理的副署。
1705758308
1705758309
但这种明摆着开历史倒车的事,文人秉性的熊希龄未必肯干。
1705758310
1705758311
不打紧,袁世凯手头捏着他的把柄。
1705758312
1705758313
当初唐绍仪内阁散伙时,财政总长熊希龄也因借款失败自请辞职,被袁世凯委以热河都统(热河省的都督)。
1705758314
1705758315
熊都统性本爱丘山,一到任便被承德避暑山庄的美景吸引,故不住衙门,径自搬入山庄办公。
1705758316
1705758317
若只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倒也罢了,可熊希龄待着待着就派人清点起庄里的宝物来,还慷公家之慨把一面乾隆用过的折扇送给驻防热河的北洋老将姜桂题。
1705758318
1705758319
由于馈赠过于贵重,姜桂题不敢隐瞒,立刻密报,文物上缴。
1705758320
1705758321
袁世凯特意等到熊希龄入京组阁,方才派人赴热河明察暗访,搜集材料,汇编成册。
1705758322
1705758323
而拿到黑材料后,又故意引而不发,一直捂到需要将熊希龄一军时。
1705758324
1705758325
这天上午,袁世凯约熊希龄到总统府议事。熊方到,即有外国公使前来谒见。
[
上一页 ]
[ :1.70575827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