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758999e+09
1705758999 谁知杨度冷言冷语道:“我帮忙不帮闲!”拒绝赴任。
1705759000
1705759001 于是,以当帝王师为毕生追求的杨度在郁郁不得志中把希望寄托到了下一代身上,成为袁克定的狗头军师。
1705759002
1705759003 雾中风景
1705759004
1705759005 1914年底,总统府军事顾问蒋百里上了一个条陈,建议在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的直接领导下成立一支模范军,给老气横秋的北洋军打打强心针。
1705759006
1705759007 夏寿田与袁克定立刻附议。
1705759008
1705759009 除了觉得提法比较高调,给改成“模范团”外(袁世凯自任团长),一切均按军事理论家蒋百里的倡议规划:
1705759010
1705759011 一、模范团的士兵从北洋各师的下级军官中抽调;
1705759012
1705759013 二、模范团的下级军官从各师的中级军官中抽调;
1705759014
1705759015 三、用五期练成十个师的模范军官。
1705759016
1705759017 当时全国的北洋军合起来还不到十个师,进展顺利的话,从第二期就开始担任团长的袁克定便能另起炉灶,培植自己的势力。
1705759018
1705759019 除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外,还有两个原因促使袁世凯力推模范团。
1705759020
1705759021 第一,如曾经看过剿办白朗起义相关电文的蔡锷所言,北洋军已不堪大用:
1705759022
1705759023 先后调动所有兵力的三分之二,费时近两年,械齐饷足,奖赏超乎常规,而白朗纵横出入豫、鄂、陕、甘,如履无人之境,谁说小站兵力足以威令天下?云南一个师,足够打败北洋十个师。
1705759024
1705759025 第二,割据一方的北洋军头已形成各自的利益集团,动不动就跟北京叫板。
1705759026
1705759027 二次革命时,段芝贵率第二和第六师南征。六师师长李纯打下江西后被任命为江西都督,二师师长王占元则因驻守湖北接应,什么都没捞着。
1705759028
1705759029 论资历,王占元比李纯老;论年纪,也比他大十来岁。心中不满,可以想见。
1705759030
1705759031 问题是王占元的反应令人费解,他把气撒到顶头上司、接替黎元洪任湖北都督的段芝贵身上,整日给领导穿小鞋。
1705759032
1705759033 段芝贵也不是吃素的,收集了一堆黑材料,暗中参了王占元一本。
1705759034
1705759035 奈何王师长情报工作搞得比较扎实,破获了段芝贵的密电,看完后气鼓鼓地打电报向袁世凯辞职。
1705759036
1705759037 王占元的兵跟他十几年,你批一个“同意”试试?
1705759038
1705759039 袁世凯一面派人到湖北调和矛盾,一面升王占元为湖北军务帮办,以平其怒。
1705759040
1705759041 疗效只持续了一时。
1705759042
1705759043 由于段芝贵频繁往来于北京和湖北,离鄂期间的工作由王占元暂代。结果“干殿下”痛苦地发现,每次回来王师长的态度都比之前更为骄横。
1705759044
1705759045 而且,王占元扩了权,第三师师长曹锟就必须得扩,毕竟人在清末当镇统时王只是个协统。于是,曹锟捞了个“长江上游警备司令”的头衔。
1705759046
1705759047 由此引发的连锁效应是,对两个重要岗位上海镇守使(军分区司令,位同前清总兵、民初师长)和松江镇守使也不得不有所表示。
1705759048
[ 上一页 ]  [ :1.70575899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