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773802e+09
1705773802 [3]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第576页。
1705773803
1705773804 [4] 同上书,第659页。
1705773805
1705773806 [5]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第661页。
1705773807
1705773808 [6] 徐向前:《历史的回顾》第13章。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版,第494页。
1705773809
1705773810 [7]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第707页。
1705773811
1705773812 [8] 陈昌浩:1961年5月10日的谈话,《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第763页。
1705773813
1705773814 [9] 徐向前:《历史的回顾》第13章。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版,第497页。
1705773815
1705773816 [10]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第713页
1705773817
1705773818 [11] 同上书,第715页。
1705773819
1705773820 [12]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第721页。
1705773821
1705773822 [13]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第727页。
1705773823
1705773824 [14] 同上书,第717页。
1705773825
1705773826 [15]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第729页。
1705773827
1705773828 [16] 贺龙:1961年6月5日的谈话,载《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四),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版,第280页。
1705773829
1705773830 [17]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第666页。
1705773831
1705773832 [18]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第711页。
1705773833
1705773834 [19] 军事科学院编:《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分册。
1705773835
1705773836 [20] 李尚志:《长征人谱长征歌——记李伯钊同志》,载《人物》1984年第2期。
1705773837
1705773838
1705773839
1705773840
1705773841 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 [:1705770330]
1705773842 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 第18章 大军西去
1705773843
1705773844
1705773845
1705773846
1705773847 四方面军为何西渡黄河——蒋介石指挥国民党军围剿陕北根据地——中共中央开展统战工作——宁夏战役计划——四方面军强渡黄河——毛泽东命令阻击南线敌军——张国焘总部未能渡河——四方面军打算西进开辟新根据地——宁夏战役无法进行——山城堡战斗——朱德、张国焘到达保安与中央会合
1705773848
1705773849 一、四方面军会宁会师后,四方面军还没来得及休整补充,双方领导人也没见面,四方面军主力便匆匆向西北方向黄河岸边开进,伐木造船,准备渡河西进。
1705773850
1705773851 长征刚刚结束,按理说红军主力应当一致行动,巩固陕北根据地。为什么要急于分开呢?确实有些难以理解。过去的说法是:张国焘不愿意与中央会合,坚持其机会主义的逃跑路线,擅自决定四方面军西进。彭德怀回忆:1936年10月23日,他与张国焘在打拉池会面。“徐(向前)、陈(昌浩)第三天还未见到。拂晓,我到张国焘处质问:徐、陈为什么还未见到?张说:已令徐、陈率四方面军之主力及一方面军之第五军团从兰州附近渡过黄河北岸,向武威(凉州)前进了。他下达这个命令,也正是他电告我时。我把毛主席1935年12月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起的作用,当时东北军、西北军同我们的统战关系同他谈,他完全不听。王宏坤之陈锡联、谢富治师和张国焘司令部,大概是由于西北马家军和王均军的阻拦,未来得及过河。”彭德怀愤怒地说:“如果没有张国焘这个反革命捣乱,使四方面军主力进到凉州这个死胡同里,后又被青海马步芳军全部歼灭,把红四方面军主力两万多人送掉,则一、二、四方面军还可保存六七万人,红军是可能完全控制西北地区的。那么,我们对抗日战争的领导地位就要优越得多。东北军、西北军也就不致被蒋介石各个宰割,那样就会形成抗日联军控制大西北。”[1]他认为西路军的渡河和最后失败,完全是张国焘个人的责任。
[ 上一页 ]  [ :1.705773802e+09 ]  [ 下一页 ]